左手功能,右手情绪 。
鲸商 ( ID:bizwhale ) 原创
作者 | 三轮
随着 85 后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成 " 河南首富 ",以及 LABUBU 爆火出圈,似乎文创 IP 正以 " 情绪载体 + 社交货币 + 身份符号 " 的三重形态,深度嵌入 Z 世代的生活肌理。
有意思的是,传统消费领域还在哀叹 "Z 世代钱包收紧 ",而文创潮玩赛道以盲盒、手办、联名款为武器,在年轻消费者中掀起 " 情绪消费 " 风暴。
像泡泡玛特凭借 MOLLY 成为国内头部 IP 潮玩霸主,后起之秀 52TOYS 带着猛兽匣冲刺港股 IPO,他们共同点是让 18 岁以上的消费群体,在情绪价值上得以满足。
那么,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是否也存在 IP 文创的 " 隐形冠军 "?
确有实例,一正文化(以下简称一正)凭借文具 IP 化、创意化、玩具化,从一块橡皮擦逐渐成长为全球正版 IP 文具领先品牌,在 4 — 10 岁儿童文具产品领域默默耕耘了 20 年,却鲜为人知。" 小而美 " 的垂直创业范本,验证那俗语——入窄门,成大业。
但面对行业新挑战,仅以 IP 做引擎还不够,文具品牌的综合竞争力体现在爆款打造、渠道整合、功能与情绪价值相结合的创新等方面,好文具能给孩子的学习增加乐趣,把学习压力尽情地释放。
IP 成品牌 " 连接器 "
从古老的竹简刻刀到现在的个性书写工具,文具这片领域一直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相关报告分析预测,2025 年,中国学生文具市场规模达 1812 亿元。其中智能化、环保化、IP 联名化产品占比达 37%,较 2020 年提升 25 个百分点。
这场产业狂欢背后,得益于政策红利,如教育部 " 双减 " 政策后,艺术、编程等素质教育相关文具需求激增,素质教育投入占比从 2020 年的 15% 提升至 2025 年的 28%。并且,新时代父母对儿童教育愈发重视,从而带来了教育消费升级,多重红利都推动行业驶入爆发式增长的快车道。
然而在繁荣表象之下,传统文具行业正深陷同质化内卷的泥沼:价格战硝烟弥漫、创新动能匮乏、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加之用户洞察滞后、渠道效率低下等结构性顽疾,整个产业亟待破局者撕开新的增长裂口。
2004 年,药学跨界创业者徐亮志洞察到文具界的需求,他决定先从小赛道切入,橡皮擦就成了他创业的第一选择。经过十年摸索沉淀,徐亮志团队凭借橡皮擦完成了从 0 到 1 的积累,撕开了行业突围的第一道口子。
2015 年,消费市场掀起创意经济热浪。徐亮志带领团队推出了经典款 " 胡萝卜笔 ",这款产品推出的第一年就获得了 1000 多万支的销量。一正作为首创者,不得不面临大量模仿者。所以徐亮志深谙 IP 联名的重要性,他认为:" 文具产品不具备优秀设计和 IP 属性,就只能止步于初级加工厂,无法主动占领市场。"
一番摸索下来,徐亮志得到最大的收获—— IP 运作中,商业化效率与试错成本的高低,定生死。
所以,到了 2019 年,徐亮志调整策略,推动公司同日本三丽鸥公司合作,获得 Hello Kitty 等 IP 授权。后续又与奥特曼、小马宝莉、变形金刚、侏罗纪世界、漫威、蜘蛛侠、冰雪奇缘、chiikawa、名侦探柯南等大热 IP 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这种 IP 矩阵布局背后,是品牌对消费心理的精准拿捏——在版权意识觉醒的当下,不少消费者购买玩偶、谷子、手办都更愿意买正版。而热门 IP 有极强的个性烙印与情感标签,不仅能降低消费者的决策门槛,更能通过情感共鸣构建长效品牌忠诚度。
况且现在的文具产品都能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单靠产品功能创新很难维持竞争优势。如果能把功能之外的情绪价值 " 填满 ",就能在红海竞争中建立差异化优势。
不过,IP 联名绝非简单的贴标贴图游戏,而是一场需要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共创。
这对一正提出新的要求,其对大热 IP 的敏锐度首当其冲。一正往往会选择全球化程度更高,常年火爆的 IP 进行合作。上文提到的酷洛米、奥特曼、小马宝莉即在此逻辑下合作。毕竟儿童心智可记住的大热 IP 不多,很多新 IP 迭代快速,大量曝光后又黯然离场的现象为常态,这样就无法 " 稳住 " 消费者。合作持续稳定的全球大热 IP 也能更好的双方持续共创,基于市场需求,逐年迭代和创造更多丰富产品满足学生消费者。产品的创新也能承接每年成长上来的新的喜爱者,这是一个更可持续的事业。
当然,如何与版权方进行高效沟通也是重中之重。因为很多 IP 合作款的审核流程十分严格,他们会把不同批次的样品问题归类,从而让流程更加漫长。这需要设计师充分了解版权方设计 IP 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交给版权方第一批样稿时就能规避掉基本传统问题,逐渐降低沟通成本,缩短审核时间。
为了招聘更多优秀设计师,近 10 多年来,一正在杭州、韩国首尔两地组建了近 70 人的设计团队,成立创新设计中心。为稳固产品品质,一正斥资自建 14 万平方米的智能化文具工厂,将 IP 内核深度渗透至产品全生命周期,从材料工艺、结构设计、精巧构思,到功能场景,都实现创意表达与实用价值的有机融合。凭借这套成熟的 "IP 创意设计 + 工厂 " 双轮驱动模式,让一正在爆款打造能力上愈发成熟。
(一正文化爆款产品之一)
可见,在 IP 文创赛道,一正并非首批开拓者,而是凭借扎实的 IP 运营功底实现弯道超车,逐步登顶行业头部。当 IP 势能转化为品牌溢价后,如何构建全域渠道网络,正成为其持续领跑的关键。
渠道整合推动文化 " 破圈 "
如何让媒介触点覆盖更多消费者、场景,正成为一正文化的核心战略之一。
传统文具经销商较依赖基础文具,但利润薄、差异化弱,凭借品牌文创 IP 才能实现产品溢价突破。
但还远远不够。传统文具经销商更大的痛点在库存积压和串货漏洞,破局之法仍在渠道整合优化。一正除了和名创优品、胖东来、三福等合作,还覆盖线下超 80000 家零售终端客户。
而随着品牌知名度提升,渠道数量激增难免产生串货、盗版等问题。
一正投入了百万资金,配合研发团队,将所有产品都做了溯源码追踪,便于企业对产品全链路的掌控。长此以往,不仅保证各渠道健康经营,让 B 端渠道更好地区域化管理货品,同时保证 C 端消费者买到正版 IP 产品。
从事文具批发生意 30 年的文具销售商林先生感受颇深,他向鲸商表示:" 目前整个文具行业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市场上大家卖的产品长的都差不多,所以大家只能通过打价格战来竞争,导致经销商没有利润,甚至市场上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并且,现在传统单一功能性文具已经满足不了 10 后、15 后的需求,消费者更想要能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文具产品,所以只要是同时具备 " 满足功能需求 + 精神需求 " 的产品,就能成为主流。
此外,众所周知,线上渠道分流导致线下获客成本攀升,企业不得不打造线上内容矩阵,构建 O2O 融合模式。
目前一正在天猫、抖音、小红书等主流渠道都有布局。其中小红书账号有 50 万粉丝,为主要内容渠道,抖音单款爆品的销售达到 100 万单,整体店铺中超过 10 万订单量的产品,超过 5 款,成为文具文创领域的 IP 单款爆品数量隐形冠军。
不过,线上线下产品会呈现不同的用户倾向,产品策略呈现出场景化区隔。比如奥特曼相关产品,线下受众以儿童为主,设计就需要做更逼真灵动的皮套版,线上反而需要略微卡通化一些,因线上主要是家长购买。这种基于消费场景的审美变化,是对 " 人货场 " 重构深刻理解。
回到产品本身,其创新设计更具巧思。比如 " 肥皂橡皮擦 ",就抓住了用户的情绪触发点。因为橡皮擦通常体积较小,功能就是擦干净。肥皂本身就具有清洁属性,结合逼真的设计就会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
市面上众多橡皮擦包装基本上是 "12 支装 ",因为小孩极容易丢橡皮,家长多买就能节约时间。但肥皂橡皮擦体积较大,确保便捷的同时不容易丢还耐用,这类针对用户需求的设计出场就成了爆款。
再比如小马宝莉款橡皮擦,结合盲盒玩法,让 " 紫悦 " 橡皮擦成为珍惜款,15 个里面才出 1 个。孩子们为集齐小马家族,就会变成 " 拆盒小侦探 ",在校园里掀起一场收藏热潮。
这些故事足以看出,一正的核心能力在于构建了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链路优势,这在行业可谓独树一帜。
而接下来的文创内容则根据产品本身特色,再通过视频、图片进行可视化情景传播。彼时,创意有趣的产品,能获得大量 KOL、KOC 主动推荐。
随着小红书、抖音等渠道的曝光度增加、粉丝量暴涨,一正的 IP 破圈势能,有助于反哺线下业务,让消费者第一时间在线获取新款 IP 产品创意故事,同时参与新品的体验测试;而一个 IP 粉丝群体的逐渐形成,拥趸自发二次创作内容,把 IP 产品不同场景的互动、接触增加。
由此可见,IP 线上整合传播与多渠道整合销售,二者不可分割,是保障一正在文具行业的长跑竞赛中,构建的核心竞争力。这仍需企业以用户需求为原点、以内容创意为杠杆、以技术赋能,构建全链路护城河。
减法 " 哲学 " 构建 " 长期优势 "
何为长期优势?
徐亮志认为要做到 " 价值链垂直整合 "。当行业已卷到无创新就无法打动消费者时,比拼的更是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与控制的能力。
一正团队的生产负责人曾多次去海外做产业研学、市场调研,学习其精益求精的工厂管理经验、产品创新理念。
徐亮志也坚信,细微之处的精进往往蕴藏着巨大价值,让工厂效率提高,不良率降低,方可逐渐形成品牌优势。他说:" 如果通过 5 年 8 年的努力,把 95% 的良品率提升到 98%,并非易事,但净利润多三个点,单品效率也提升了,所以用心做经营管理,把端到端都进行提升是值得的。"
除了供应链的长期主义,一正还准备在文具大乱斗的当下进行产品 " 品类聚焦 "。以往,一正文化每年开发 1000 多个 SKU,因 5 年前做文具市场比较粗旷,稍微带一点创新就能起量。
今时不同往日,徐亮志谈谈到 7-11、Costo 都在单品爆款上有所积累,那么国内品牌也可针对销量高、技术好的产品进行单品管理。从 " 广撒网 " 到 " 精深耕 " 就需要品类聚焦,而 " 笔 " 是文具里相对具有技术壁垒的品类,比如:如何通过 AI 技术辅助设计,以及如何在生产工艺上更确保安全,都是接下来要提升的方向。
另一方面,现在的儿童都讨厌 " 说教式 " 营销,所以文具品牌要深化 IP 趣味,要做出顺应人性化的产品。徐亮志认为接下来 3-5 年都是市场出清的过程。结合儿童消费市场需求变化,他觉得应该聚焦在人性化、体验强的产品上。
徐亮志判断:未来,AI 教育的快速发展会对传统功能性文具的需求造成持续的下滑。但一些有关素质教育的 DIY、画画、逻辑开发、手工等符合儿童探索、玩乐天性的产品,或许会成为新的增长极。
总之,品牌不只是商业符号,还是文化载体,在引导消费潮流的同时,也能影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一正文化要成为 " 全球创意学生用品第一品牌 " 以及 " 文具界的泡泡玛特 ",要持续以垂直整合为矛,以创新深耕为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属于自己的长期增长路径。IP 商业化效率高低决定成败,垂直价值链整合构建竞争壁垒,这就是一正文化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读者入群
媒体转载、寻求报道及商务合作
添加时,请备注姓名 + 职务 + 公司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