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 2024 年 12 月,我国的微短剧用户规模已高达 6.62 亿,在整个网民群体中占比 59.7%。与之相应的,微短剧的市场规模也高达 504 亿元,已超越同年电影票房总额。
但就是这样一个让所有人垂涎的市场,或许要在 2025 年迎来自己的 " 版本大更新 " 了。
快手关停短剧小程序
据悉,近日新腕儿短剧社群通知显示,快手今后将关停短剧小程序相关业务,且相关小程序任务也将直接下架。
在此之后,新腕儿短剧社工作人员曾向快手短剧相关人士求证 " 关停信息 " 真伪,并得到了上述通知属实的回应。
事实上,本轮关停决定并非快手第一次对 " 短剧类目 " 出手。
像是快手黑板报就曾发布公告,表示快手在今年 5 月、6 月分别拦截、整改、下架了违规微短剧近百部、百余部,且先后处置了 60 余个、90 余个违规账号。而针对此后快手官方决定关停小程序相关业务的决定,相关文章则将原因放在了 " 免费短剧兴起,付费短剧势微 "" 发展原生端 " 的身上。
从这一思路看,快手此举并非部分网友认为的 " 彻底放弃短剧赛道 "。而更像是借机将精力分流,从而达成平台内容质量升级、短剧生态专精运营这两大目标。
毕竟短剧的野蛮生长期已经结束,当下用户不仅对 " 内容质量 " 这四字愈发看重,还对个别低质量、为爆点不顾叙事逻辑的内容产生了厌恶之情。
正如此前某短剧因 " 为皇上诞下 99 个儿子,把儿子摞在一起进宫面圣 " 而被网友、媒体抨击剧情过于猎奇那样。快手作为短视频平台,想要真正在短剧赛道中吃下蛋糕,就必须将内容质量放在首位。
这对于单一的 " 小程序部门 " 而言,显然是无法承载的工作量。所以我们也不能排除快手会在关停小程序后,另起门户推出专用的 " 短剧应用 " 这一可能。
腾讯上线短剧小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除快手外,近期腾讯在短剧赛道中也有自己的新动作。
据悉,近日腾讯在推出 " 火星观剧 " 这一短剧小程序后,还上架了一款叫做 " 短剧 " 的小程序,并将 " 全网口碑免费好剧 " 这句话当作了自己 Tag。
从应用界面上看,该小程序不仅有口碑榜、总榜、飙升榜这类排名推荐机制。它还为不同喜好的用户准备了甜宠、热血、古装、玄幻等多个细分板块,以此帮助用户尽快找到符合自身观剧预期的内容。
有意思的是,腾讯在短剧小程序里特意准备了 " 分享 " 按钮,以此最大限度缩减用户之间推荐优质内容的难度。从这里看,腾讯的做法显然是希望借助微信的海量用户池,让短剧小程序在不同的用户层级间达成社交裂变,进而让自身凭借 " 免费 + 强社交 " 的双重 Buff,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短剧赛道中抢占市场份额。
不得不说,腾讯这次走了一步妙棋。
只因为它的优势不仅仅在于社交、免费,还在于强悍的 IP 储备。
众所周知,腾讯和阅文集团的关系颇深。而在今年的 3 月 31 日,阅文集团旗下的短剧厂牌阅文短剧,则宣布自身将展开业务升级。在公开旗下优秀网文 IP 的同时,号召业内编剧、制作人共同推进短剧的精品化进程,以此为整个行业带来正向增益。
对腾讯而言,阅文短剧的计划不仅为它提供了大量优质故事素材,还可以让原著粉、短剧粉借助社交通路,反哺自身短剧小程序的流量,进一步升级其行业影响力。
短剧市场未来会有何变化
截止到 2024 年 12 月,我国的微短剧用户规模已高达 6.62 亿,在整个网民群体中占比 59.7%。与之相应的,微短剧的市场规模也高达 504 亿元,已成功超越同年的电影票房总额。
倘若以宁波市民为观察对象,我们便可发现高达 81.15% 的受访市民有观看经历,且受访者的日均观看时长多集中在 10-30 分钟。即利用午休、通勤、睡前闲暇时光等碎片化时间阅剧、赏剧," 短时高频 " 仍是短剧用户的主要使用特征。
另在消费、内容偏好层面,有 31% 受访者曾为短剧内容付费,其月均消费金额多集中在 10-50 元之间。而那些拥有 " 剧情紧凑 "" 强情感共鸣 "" 契合碎片化使用习惯 " 的内容,也往往更受观众们的欢迎。另由于短剧的核心用户多为 Z 世代、上班族,充足的网络娱乐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也让整个短剧生态愈发注重内容质量、内容创新,进而避免低质同质化内容削弱用户粘性,降低整个平台的生命力。
联系到上文的快手、腾讯,双方能分别推出相应的内容模块,本身就证明了相关市场的潜力。而它们之所以会采用不同的策略形态,则可能是所选路线出现了差异。
就像我们之前的猜测,快手关停短剧小程序,不排除是想精细化运营,并在积累高质量内容后推出独立的短剧程序。而腾讯再次推出短剧小程序的原因,则可能是希望借助 IP、用户池等优势,在短剧市场生态暂未定型之时,让自身于赛道中站稳脚跟,分得一杯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