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热剧 06-22
郑中基离婚大战升级!法庭撕破脸,14年婚姻竟败在8000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 月 17 日的香港家事法庭外,狗仔队的长焦镜头对准了一辆黑色商务车。当郑中基携 78 岁的父亲郑东汉走出法庭时,这位昔日的 " 风流才子 " 罕见地红了眼眶——这是他与妻子余思敏第 5 次对簿公堂,这场持续 14 个月的离婚拉锯战,终于撕开了最后一层体面。

一、从豪门童话到法庭修罗场

2011 年巴厘岛的那场婚礼,郑中基牵着余思敏的手许下 " 一生一世 " 的誓言时,恐怕不会想到 14 年后,他们会在法庭上为每月 8000 港元的赡养费争执不下。这场被港媒称为 " 娱乐圈务实婚姻范本 " 的结合,最终败给了人性的复杂与现实的残酷。

导火索始于 2024 年的经纪人风波。郑中基与女经纪人何庆湘的亲密传闻甚嚣尘上,尽管他在 8 月宣布终止合作,却被曝私下仍藕断丝连。余思敏曾陪他赴美戒酒疗愈,试图修复关系,却发现丈夫的康复方案与自己的生活理念背道而驰。知情人士透露,两人在子女教育规划上的分歧,最终成为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赡养费争议:8000 块背后的豪门博弈

这场离婚案的舆论焦点,始于港媒曝出的 " 每月 8000 港元赡养费 " 传闻。尽管郑中基在 6 月 18 日的声明中明确否认,其父郑东汉更透露实际金额为六位数(10 万港元起),且包含子女教育、保姆等费用,但公众的质疑声仍未平息。

法律专家指出,香港《婚姻法律程序与财产条例》规定,赡养费需根据双方经济状况及婚姻期间生活水平裁定。郑中基作为年收入过亿的艺人,若仅支付 8000 港元,显然不符合 " 合理公平 " 原则。余思敏的律师团队已向法庭提交子女就读国际学校的账单——仅学费一项,每年就高达 28 万港元,这还不包括马术、钢琴等兴趣班开支。

更耐人寻味的是,郑东汉被传希望孙子孙女归郑家抚养。这种 " 家族意志 " 与法律 " 子女最大利益 " 原则的冲突,使得抚养权争夺成为这场离婚案的另一战场。目前,双方已实行 " 时间各半 " 的临时抚养安排,但子女的心理状态令人担忧—— 13 岁的女儿 Emma 在社交平台删除了所有家庭合影,10 岁的儿子 Evan 则在采访中沉默不语。

三、情史轮回:从杨千嬅到余思敏的悲剧重演

郑中基的三段感情史,如同同一出悲剧的不同幕次。1999 年与杨千嬅的初恋,因他醉酒闹事、疑似劈腿张柏芝而告终;2006 年与蔡卓妍的隐婚,最终以 " 各玩各的 " 收场;如今与余思敏的 14 年婚姻,又因经纪人绯闻和健康问题分崩离析。

心理学专家分析,郑中基在亲密关系中存在明显的 " 逃避型人格 ":每当伴侣陷入舆论风波,他的沉默总让女方独自承受压力。从杨千嬅被迫分手时的体面,到余思敏在法庭上的隐忍,这种模式从未改变。更致命的是,他的边界感模糊——从早年绯闻到如今经纪人纠葛,始终未能给伴侣安全感。这种性格缺陷,或许才是他情路坎坷的根源。

四、公众舆论:当明星婚姻成为全民谈资

这场离婚案在社交媒体引发两极分化的讨论。有人指责郑中基 " 渣男 ",认为他辜负了余思敏的牺牲;有人则质疑余思敏 " 吃相难看 ",认为她索要天价赡养费。更有人翻出郑中基 2000 年醉酒闹事、2010 年隐婚离婚的旧账,感慨 " 浪子终究难回头 "。

社会学家李玫瑾指出,公众对明星婚姻的过度关注,本质上是将私人情感关系简化为经济博弈的投射。当郑中基在声明中写下 " 希望保留家人最后一丝体面 " 时,这场风波已超越娱乐新闻范畴,折射出当代社会对亲密关系的价值焦虑。

五、结语:当体面崩塌,谁来守护孩子?

6 月 18 日的声明中,郑中基强调 " 将共同承担子女抚养责任 ",余思敏则通过友人透露 " 专注照顾子女 "。但法律程序的漫长,注定让这场离婚成为两个孩子成长路上的阴影。正如婚姻咨询师苏雅所言:" 父母的战争中,孩子永远是最大的输家。"

从红馆舞台到法庭走廊,郑中基的故事仍在继续。这场离婚案最终如何收场,或许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当明星夫妻在公众面前撕开最后一层体面时,能否真正把孩子的利益放在首位——毕竟,在这场豪门博弈中,最不该受伤的,是那两个无辜的孩子。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