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06-25
设置起售门槛竟然是违法行为?你遇到过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羊肉串 "6 串起售 "、奶茶 "2 杯起购 "、包子 "25 元起购 "…… 经常在餐馆吃饭的消费者,大都遇到过商家的起售门槛。正因为习以为常,在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公布的反食品浪费典型案例中,诸如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对某包子铺 "25 元起购 " 开出整改通知,上海虹口区监管部门叫停餐饮店 " 羊肉串 6 串起售 "" 特色生蚝一打起售 " 的强制规定,江苏张家港奶茶店因 "2 杯起购 " 被责令整改,等等。这才让人意识到,设置起售门槛竟然是违法行为。

从法律层面看,设置起售门槛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七条: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而限制起售数量,正是商家诱导甚至强制超量点餐的典型表现。此外,起售门槛还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比如只想简单吃早餐的顾客,可能因 "25 元起购 " 被迫凑单;而当顾客一个人面临 "2 杯起购 " 的尴尬,要么浪费一杯,要么 " 灌个水饱 " 喝两杯,又花钱又闹心。

商家设置起购门槛,往往是为了提高客单价、简化运营流程。在外卖场景下,设置起送门槛或许还能理解为覆盖平台抽成和配送成本,但在堂食、自提等场景中,包子是一屉一屉蒸的,羊肉串是一把一把烤的,无论消费者点 1 串、6 串还是 1 笼,商家大多通过批量制作满足订单,工作量并无显著差异。当商家的经济理性与法律产生冲突,当起售门槛导致食品浪费时,商业逻辑应当让位于法律效力。

长期以来,由于对起售门槛问题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宣传不够到位,公众对此类行为存在集体性 " 盲区 "。不少商家直到被查才意识到习以为常的操作竟然违法,然而很多消费者压根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权一直受到侵害。从这个角度看,监管部门的介入并非 " 管得过宽 ",而是 " 姗姗来迟 "。反食品浪费法已实施多年,线上线下居然还有这么大一个漏洞,说明宣传好落实好反食品浪费法需要再加把力。

公布典型案例释放了深入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的信号。考虑到商家对法条不熟悉,又是首次违法,监管部门仅对违法商家采取了警告等温和的处罚方式。同时,此举推动商家寻找更健康的盈利模式——比如用小份菜、灵活拼盘、单杯优惠替代强制消费,既满足多元需求,又避免食品浪费。

刘辛未摄

那么,外卖起送价要不要改呢?确实,外卖商家设置起送价格更为普遍,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有时候消费者就想吃碗米线、买个面包,也得凑单。《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鼓励商家合理设置起送价格,这意味着监管并未 " 一刀切 " 禁止设置起送价,但平台需引导商家在合法框架内优化规则。反食品浪费法是法律效力更高的上位法,考虑到合法性与可行性,平台不妨鼓励商家探索 "0 元起送 + 阶梯式配送费 " 模式。现在平台上已有商家可以 0 元起送,说明这一模式是可行的。

去年全国餐饮市场收入近 5.6 万亿元。这个万亿元级市场,承载着百姓的酸甜苦辣,维系着城市的热气腾腾。我们鼓励餐饮消费,但拒绝浪费,更不能被起售门槛逼着浪费。胃口好,能吃 6 串羊肉串甚至更多,是消费者的自由,但 "1 串起点 " 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是商家必须遵守的规矩。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违法行为 面包 上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市场监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