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早知道 06-26
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多家机构抢滩该万亿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今日热门

整体而言,在经历此前两日的放量大涨后,市场此时的追价意愿降低,更多资金选择进行高低切的尝试。故后续应对上除了聚焦热点题材的前排核心以外,一些新晋启动低位补涨细分同样值得关注。

【后市分析】

今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均全线收跌,而量能小幅萎缩依旧能够维持于 1.5 万亿之上。指数维度而言,在连续两日的放量上涨后,短线遭遇一定的震荡整固也在情理之中,后续仍先将 5 日线设为短线防守,在将其有效跌破以前震荡上涨结构或有望延续。

从盘面的角度来看,今日热点围绕着互联网金融、军工、固态电池、数字货币等几大方向所展开。但上述题材近期经历了不俗的涨幅后,整体的位阶已然不低,并且短线获利盘也有所累积,故后续盘中震荡幅度可能会进一步增大,应对上更多留意低吸套利机会。此外,随着中报业绩预告陆续披露,一些相对低位的绩优板块同样也是后续关注的重点。

【明日主题前瞻】

【今日导读】

> 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多家机构抢滩该万亿市场

> 浙肿、阿里发布全球首个胃癌影像筛查 AI 模型

>vivo X Fold5 行业首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技术

> 微软、字节、腾讯等持续加码该细分领域

> 能量密度提升是电池发展长期趋势,这类材料市场需求或被大幅激活

>IMF 副总裁李波谈稳定币: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实施有效监管

> 机构:英伟达市值有望扩张到 6 万亿美元,得益于新一波 AI 应用黄金浪潮

> 该 AI 大模型应用成果发布会将举行,机构称这一细分领域是 AI 落地重要场景

【主题详情】

  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多家机构抢滩该万亿市场

据报道,近日,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多家银行抢滩万亿元民生市场。记者注意到,在跨境支付通 " 开闸 " 后,已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了详细的业务规划与指引。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无论是推动 CIPS 功能提升和范围扩容,还是通过自由贸易区试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都需要跨境清算行业的协同发展,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对政策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多维政策目标有利于共同打开跨境清算企业需求空间,支持相关企业上下游转型升级,推升跨境支付行业整体景气度。开源证券指出,全球跨境支付规模保持持续增长,根据亿欧智库数据,2024 年全球跨境支付交易额达到 194.6 万亿美元,相较于 2023 年保持平稳增长,而预计到 2032 年全球跨境支付交易额有望保持 6.4% 的 CAGR 成长至 320 万亿美元,未来在跨境支付场景稳定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市公司中,拉卡拉跨境支付网络覆盖全球超 100 个国家,为跨境电商客户提供全球代收付、外汇管理等一站式跨境资金服务。东港股份服务的政务、金融客户对跨境支付及数据确权等方向有明确需求。公司现有区块链模块具备智能合约、数字身份等基础能力,可为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场景提供技术支撑。新国都于 2024 年 4 月获得香港海关颁发的 MSO(Money Service Operator)牌照,目前正在拓展跨境支付业务,包括在香港地区的跨境支付业务。

  浙肿、阿里发布全球首个胃癌影像筛查 AI 模型

据媒体报道,浙江省肿瘤医院联合阿里巴巴达摩院召开发布会,发布全球首个胃癌影像筛查 AI 模型 DAMO GRAPE,首次利用平扫 CT 影像识别早期胃癌病灶,并联合全国 20 家医院,在近 10 万人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中大幅提升胃癌检出率。相关论文 24 日已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自然 · 医学》(Nature Medicine)。

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AI 在医疗大模型、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领域不断有技术和产品的加速落地。如联影医疗推出的 " 元智 " 医疗大模型,迈瑞医疗发布 " 瑞影 · AI+" 解决方案,华大智造推出的融合一系列 AI 工具的全新的自发光半导体测序仪—— DNBSEQ-E25Flash 等。随着 AI 的不断演进,预期其在医疗领域将更好弥补人力局限、不断突破技术边界,最终实现医疗的 " 精准化、高效化、普惠化 "。建议关注 AI 医疗相关标的。

公司方面,塞力医疗是智慧医疗与 SPD 精益管理领域的领先企业,专注于医疗供应链的精益化管理和 AI 驱动的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的 " 海思灵曦 "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数智平台深度融合华为昇腾算力与 DeepSeek 大模型,整合超 10 年临床数据及权威医学共识,构建 " 预防 - 干预 - 康复 " 全链条闭环,覆盖 AI 辅助诊断、AI 数字疗法、科研队列三大核心场景。创新医疗参股的全诊医学是一家专注从事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研发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旗下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全诊 AI 系列产品已在部分优势三甲医院实现安装使用。

  vivo X Fold5 行业首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技术

据媒体报道,6 月 25 日晚,vivo X Fold5 发布,记者了解到,该机行业首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技术,可实现 -30 ℃电池正常供电,另外,该机还行业首发第四代硅负极技术,能量密度至高达 866Wh/L。

根据 EVTank 预测,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614.1GWh,市场规模超 2500 亿元。华西证券认为,电池技术的升级迭代始终是终端需求扩大的核心推动力,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以及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确定性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随着电池技术的成熟以及产业链配套的完善,固态相关新产品有望陆续发布、产能建设不断落地、终端性能预计持续获得验证,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加速。材料、电池、设备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望实现迭代升级,看好具备技术优势、订单率先落地以及实现放量的公司。

公司方面,久日新材参股公司天津普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具有材料、极片、单体、模组、系统等新型纳米材料全产业链的开发、设计与生产能力,形成六大类主营产品,包括纳米材料、干法电极、超级电容器、钛酸锂电池、储能产品和充电桩,在固态电池领域具体从事固态电极和固态电解液的研发。腾远钴业的钻盐产品可以应用于固态电池和软包电池等领域。

  微软、字节、腾讯等持续加码该细分领域

媒体报道,近日,在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期间,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指出,企业家重要职责是创新,而当前创新的主要抓手之一就是人工智能。他表示,智能体技术正推动人工智能从 " 会说话 " 向 " 能干活 " 跨越,这种变革不仅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逻辑,也将重构人类与技术的协作关系。周鸿祎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智能体成为主角。

上海证券认为,海内外 AIAgent 商业化持续演进,市场空间广阔。B 端,微软、谷歌、Salesforce、Zoom、百度、阿里、腾讯、字节等持续加码,推动 AIAgent 商业化落地。C 端,国内外 Agent 惊艳涌现。OpenAI 发布 AI 代理 Operator、DeepResearch;智谱发布 AutoGLM 和 GLM-PC 两大系统,覆盖移动设备和桌面端,推出 AutoGLM 沉思;Anthropic 发布 Computeruse 功能。AIAgent 市场空间广阔。根据 MarketsandMarkets 预测,全球 AIAgent 市场将从 2024 年的 51 亿美元增长到 2030 年的 471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44.8%。

上市公司中,汉得信息在 2023 年的基础上,2024 年加快发展,加大了智能体的研发及商用推动,上半年即实现了约 2500 万的营收(在 2024 年中报中有披露)。公司和诸多大模型合作伙伴一起研发各个业务场景的 AIagent 应用。鼎捷数智推出鼎捷多模态大模型及 Agent 开发及运行平台(IndepthAI),升级零代码自驱动、工作流设计器、API 插件系统等功能模块,赋能企业及 ISV 伙伴快速构建 AIAgent 应用。

  能量密度提升是电池发展长期趋势,这类材料市场需求或被大幅激活

机构指出,硅碳负极,巧妙地将硅的高能量密度与碳的优越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结合起来,为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升开辟了新天地。

硅的高理论比容量赋予了硅碳负极巨大的能量潜力,而碳的加入则缓解了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增强了材料的结构完整性。这种复合材料不仅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还优化了电化学性能,使其在追求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寿命的电池技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硅基负极材料凭借超高理论比容量等优势,正加速渗透消费电子、动力电池、低空经济等领域,该材料的产业化进入 " 多点开花 " 阶段。2024 年以来,多家主流手机厂商发布或升级采用硅碳负极技术的电池,并推动相关技术从旗舰机型向中低端机型渗透。国金证券指出,能量密度的提升是电池发展长期趋势,负极环节对应趋势则为硅负极,CVD 硅碳的应用大幅加速硅负极产业化,在手机等消费类市场硅负极已迈过 0-1,25 年预计进一步放量,在车用市场 25 年有望实现产业化 0-1,建议关注硅负极企业及上游的多孔碳、硅烷气、粘结剂、导电剂等环节。

上市公司中,硅宝科技硅碳负极产品已通过多家工具电池和 3C 电池客户的测评认证,2024 年度,公司硅碳负极产品已累计实现百吨级销售。中科电气主营业务包括锂电负极业务和磁电装备业务,其中锂电负极业务针对硅基类负极(包括面向固态电池的硅碳负极)有持续投入,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且有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翔丰华积极关注固态电池领域需求,与业内权威专家、战略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开展负极材料核心技术攻关与工艺优化,持续研发投入,推动硅碳负极产品迭代,努力提升产品性能。目前公司硅碳产品已移交客户测试,后续将根据客户导入节奏和市场需求,规划批量生产线及产能布局。

  IMF 副总裁李波谈稳定币: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实施有效监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李波在 2025 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稳定币的发展既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对稳定币实施有效的监管。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许多关于稳定币的实践探索和监管尝试,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答,且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达成更多共识。

此前,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对稳定币的定调始终围绕风险警示与主权保护,核心是防止美元通过稳定币进一步渗透全球金融体系。东吴证券信息技术团队认为,健全的公链是落实稳定币的必要条件。公链有别于联盟区块链与私有链,是充分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能够更好地发挥稳定币的交易媒介属性,因此稳定币需要健全的公链作为支撑。

上市公司中,四方精创是国内国际多个区块链技术组织的成员,近年更参与了多个应用 web3 技术的金融基建项目。公司具备参与包括公链在内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格尔软件与陕西师范大学设立了 " 格尔软件陕西师范大学密码研究实验室 ",合作推进研究区块链应用、软介质密码模块、安全授权体系、大数据实体认证与权限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机构:英伟达市值有望扩张到 6 万亿美元,得益于新一波 AI 应用黄金浪潮

LoopCapital 表示,过去几年推升英伟达股价的人工智能趋势未见减弱迹象,而且可能会推动这家芯片制造商的市值超越其他公司,最终达到 6 万亿美元,这一估值比该公司目前的 3.6 万亿美元高出 65% 以上。分析师称,我们正进入下一波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黄金浪潮,而英伟达则处于又一轮强于预期的需求前端。

近期,北美算力基础设施厂商业绩频繁超预期,算力需求呈现全球蔓延趋势。天风证券孔蓉认为,当前 AI 资本开支与应用渗透正处于同步放量阶段,投资节奏无需过度悲观,华福证券电子团队认为,此前 Marvell 上调数据中心资本开支预期,ASIC 市场需求强劲,在各大云计算厂商加速 ASIC 芯片研发与迭代,其配套的 PCB、CCL、光模块等零部件需求或将迎来结构性增长。

上市公司中,沪电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 PCB 制造商之一,产品以通信通讯设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汽车电子为核心应用领域,已与国内外众多客户展开多领域深度合作。生益电子长期专注并深耕于印制电路板行业,产品以通讯网络、计算机 / 服务器、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的印制线路板为主,也具备 800G 光模块的技术能力,且已经给部分客户供货。

  该 AI 大模型应用成果发布会将举行,机构称这一细分领域是 AI 落地重要场景

6 月 30 日,由天立国际主办的天立启鸣 AI 学伴大模型应用成果发布会将在北京举行,本次发布会以 "AI 教学,未来已来 " 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示该模型的创新应用成果、技术突破及规模化应用成效,探讨 AI 技术如何重塑教育生态,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国信证券表示,受益于技术进步,2025 年初至今 AI 教育产品加速推新,传统教育品牌亦加快开发自研 AI 教育产品。AI 题材及高教估值修复主线,教育作为 AI 落地的重要场景,2025 年 AI 技术迭代进步有望持续带动提升的资金关注度。市场空间方面,长江证券研究所报告显示,"AI+ 教育 " 行业的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到 2027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600 亿元,到 2030 年市场规模将接近 1800 亿元。

上市公司中,豆神教育已完成某现阶段流行的通用型 AI 工具的本地化部署,并自训练蒸馏出了专属 70B 版本的模型作为基座,并配套充足且稳定的算力服务。公司计划打造基于教育场景的 AI 硬件,如有学习陪伴等功能的随身智能体、具身智能的桌面学习机器人、AI 护眼屏、AI 学习座舱等,目前公司合作打造的随身智能体已在售。昂立教育正在系统研究 AI 技术赋能教育模式更新和管理效率提升。创业黑马加入 HW 生态后,以 HW 技术认证为基础,公司已将传统培训业务全新升级,通过收编新团队、开拓 AI 教育、HW 开发工程师体系认证等数智化培训业务,将覆盖从大学生、普通员工到高管的各个阶段成长周期管理,成为 HWAI 工程师最重要的培训大本营。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支付通 跨境支付 稳定币 固态电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