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歌手 2025》," 大魔王 " 单依纯只拿了第五。
开头两期她几乎以绝对优势击败一众资深前辈连续夺冠,成为节目史上首位首发双冠的歌手,续写了自己的大魔王叙事。
正当大众满怀期待,对她倾注 " 天后幼年体 " 的想象时,单依纯却突然反转。
她走出观众的舒适区,爆改李荣浩的《李白》,舞台上小腰一晃,眼神玩味,把那句 " 区区三万天,试试又能怎?如何呢?又能怎 " 反复吟唱得如同咒语般让人上头。
于是,单依纯以一种浑然天成的 " 迷人疯感 ",在 48 小时内催生 16 个热搜话题。全网掀起 " 如何呢又能怎 " 爆改疯潮,就连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也默默将这句歌词设为个性签名。
随后几期,单依纯依然带来一首首不太讨好的歌曲,排名不出意外地持续下滑。直到这期,直接跌出前三,落到了第五名。
出道五年以来,单依纯和她的舞台一样,始终存在很多变量,总是以一种不可测的方式重塑观众对她的想象,争议也从未断过。
不熟悉她的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五年前那个稚气未脱的 "00 后天才少女 "。而熟悉她的人,又撕裂为泾渭分明的两派:
有人批判她是活在热搜里的 " 预制菜天后 ",唱歌全是技巧没有感情;有人被她在舞台上爆发的硬核实力彻底击中,恨不得为她献上一首 " 下一站天后 "。
而这一次,当众人欲将其奉上神坛,她不讨好、不伪饰,而是主动选择一种独特的音乐语言,超脱这个极度标准化的舞台,成为她自己。
这让人开始重新追问:除了实力歌手,除了天才少女,除了养成系天后,单依纯还可以是谁?
单依纯是那种被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人,不仅给了她一副天赋满格的好嗓子,还让她早早成名。
都说七岁看老。受 " 越剧迷 " 母亲的影响,单依纯从小就热爱音乐,小学三年级学了点童声后就在家自学唱歌,直到高三决定艺考,才临时找了老师突击训练流行唱法。
2020 年,18 岁的她 " 不小心 " 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浙江音乐学院。趁着暑假,这位 " 没怎么学过唱歌 " 的准大一新生又 " 顺道 " 登上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
满脸稚气的单依纯就像武侠小说中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女,盲选阶段一首《永不失联的爱》让一潭死水的华语乐坛再次激动,一晚登上四次热搜。
原唱周兴哲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夸她,李健抢着收进战队,谢霆锋提前预言她将夺冠,就连一向毒舌的乐评人丁太升也罕见示弱,说她是 " 老天送给华语乐坛的礼物 "。
只是,这个 " 礼物 " 当初差点没拆开。
《中国好声音 2020》单依纯
单依纯一开始并不想参加比赛,她觉得自己还不够好,但浙江卫视的音乐制作人王滔很欣赏她,劝她:" 你就当去交朋友,去见识广阔的世界。"
单依纯这才抱着 " 体验生活 " 的心态参加了海选。
结果,体验生活的单依纯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中国好声音》史上最年轻的全国总冠军。媒体称她为 " 幸运女孩 ",可真正的幸运,是她明明可以靠天赋通关,却愿意在台下修炼内功。
这场盛大的出道之后,单依纯并未被荣誉冲昏头脑,而是开启双面人生:一边是浙音的学生,脚踏实地地系统接受声乐训练;一边是艺人,奔走在商演、综艺与录音棚之间。
这种双重身份非但没有撕裂她,反而让她迅速完成从 " 好声音冠军 " 到 " 华语新星 " 的过渡。
她为大热电影和电视剧唱主题曲和推广曲,两度登上春晚舞台,在万人体育场连开三场演唱会 …… 逐渐成为同代新人中 " 独孤求败 " 般的存在,被形容为 " 年轻一代只有两类:单依纯和其他歌手 "。
单依纯 2025" 纯妹妹 " 巡演
年仅 23 岁,单依纯就已背负 " 下一个天后 " 的预言。
韩红在综艺中对她爱不释手,中国香港天后叶倩文称她为 " 歌神 ",李克勤感慨道:" 两年前还是小女孩,如今已是天后。" 陶喆和她合作后更是直言:" 下一站天后 "。
关于单依纯的 " 天后幼年体 " 叙事也延续到了《歌手 2025》的舞台。
五年后再次登上音乐竞技场的单依纯,早已褪去稚嫩,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明媚。她首期竞演带来的原创歌曲《珠玉》,技术难度堪称地狱级,乐评人称其为 " 华语声乐十级天花板 "。
单依纯却以举重若轻的松弛感完成演绎,直播镜头下真假音衔接流畅,声线美如 " 大珠小珠落玉盘 "。被击中的观众甚至感受到一种神性,评价其为现实版的 " 昆山玉碎凤凰叫 "。
她用一种 " 唱歌如同呼吸 " 的自然状态,击败了林志炫、陈楚生等资深前辈,几乎毫无争议地拿下第一期冠军。
第二期,单依纯也没让观众和乐评人失望。她如王菲附体般,凭借一首空灵入耳的《天空》蝉联夺冠。惊艳全场的单依纯,被网友忍不住调侃道 " 收手吧,阿纯 "。
《歌手 2025》单依纯
在这个 " 绝望的文盲 " 和 " 数字小姐 " 横行的娱乐至死时代,人们渴望看到一个真正的强者。
在观众眼中,拥有 " 天使吻过的声音 "、专业音乐学院毕业、年少成名的歌手单依纯,理所应当成为这个 " 强者 "。
于是,纷纷给她贴上 " 小王菲 ""00 后自己的那英 " 等标签,期待她出手 " 整顿娱乐圈 ",想象她成为华语乐坛失落多年的下一位天后。
但单依纯偏偏不按剧本走。
第三期,她极具实验性地改编了李荣浩作品《李白》,节奏魔性洗脑,歌词更是剑走偏锋。
一句融入游戏术语的 " 我本是辅助,今晚来打野 " 开口即入魂,而后反复吟唱的 " 区区三万天,试试又如何?如何呢?又能怎 " 更是成为全场最为尖锐的记忆点。
台下观众还没从《天空》的空灵中抽身,台上已换了一个人。
昏暗的舞台灯光下,单依纯卸下端庄仙气,一双狭长的丹凤眼擦上闪光眼影,每个呼吸都打着节拍,每个毛孔也在摇摆,姿态慵懒、乖张,甚至有些疯魔。
这场 " 迷人的疯癫 ",也不可避免地撕裂了舆论场。
有人锐评 " 拉低歌词文学性 "" 低级抽象 ",有人猜测她在舞台上对李荣浩 " 公报私仇 ",热搜词条更是不留情面地指出 " 单依纯疯了 "。
但对于厌倦了流水线式精致表演的观众,那句重复念白却充满真实的情感肌理,表达了一种对抗世俗的态度。
而单依纯,只说了一句:" 这是艺术。"
这首歌,更像是她向世俗眼光发出的呐喊。她用独特的音乐语言,将自己与世界对她投射的想象解绑。
正如这句不太悦耳的 " 区区三万天,试试又能怎?如何呢?又能怎 ",是一个年轻艺术者对标签、期待与表达规训的抵抗。
单依纯不是要成为谁,而是要继续唱下去,用她自己的方式。
单依纯的 " 野心 ",和她的声线一样透明。
她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不是在《中国好声音》,而是在 2015 年的全民 K 歌。
那年单依纯 13 岁,对说唱、R&B、古风等多种曲风信手拈来,唱功已然老练。她给自己打上 " 大魔王单依纯 " 的标签,邀请大家听她唱歌。似乎那时的她,已经预见了自己的未来。
单依纯的每一步几乎都精准地踩中时代节拍。
从全民 K 歌的 150 多万人里脱颖而出,获得与李健同台合唱的机会,到参加音乐竞演综艺;从短视频上出圈的翻唱曲目,到爆款原创曲目《纯妹妹》和《珠玉》,都是踩着内地流行文化的浪潮上岸。
也正因为这种 " 对得太准 " 的路径,她被质疑是平台制造的 " 预制菜天后 "。而靠翻唱出圈、欠缺原创作品,成为人们对她攻击的靶点。
面对质疑,单依纯未做解释,而是选择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音乐进行回应。
在改编版《李白》中,她一遍遍地唱道:" 你看我多乖多聪明多么听话,世俗的眼光。" 字句之间,有自嘲,有不屑,也有若有若无的疲惫。
其实,单依纯看上去很乖,骨子里却是 " 又能怎?如何呢 " 的洒脱劲儿。
同为艺人的沈月也曾在采访中透露单依纯私下反差很大、精神状态美丽,是 " 刻板印象中的 00 后 "。
这些描述在各种镜头下都有迹可循,她几乎是当下娱乐工业体系中的异类:不演敬业、不搞 " 话术 "。
在综艺中,她不抢镜头、不急着插话;在颁奖典礼上,她会不小心捅娄子;私底下,她又会在身材管理和吃甜食解压之间果断选择后者。
睡觉倒是单依纯在镜头前做得最积极的事情。不管是在后台沙发还是录制现场,她都能两眼一闭,鼻孔朝天地安然入睡,像是把娱乐圈当成了自家卧室。
哪怕在紧张氛围拉满的《歌手 2025》,其他歌手在镜头面前或深呼吸,或默念歌词,只有单依纯,松弛感满满地靠在椅背,爱谁谁地两眼一闭。
仿佛在这个每一秒都充满张力的竞技舞台上,她是唯一不在意镜头、不焦虑输赢的人。
这并非是她有意立人设。
当记者好奇地问她:" 总是很困,是不是在熬夜搞创作?" 如果是其他艺人,早就拿起苦情艺术家剧本开始 " 表演 ",但单依纯只是淡淡地回一句:" 只是舍不得睡觉罢了。"
在遍地是人精的娱乐圈,单依纯很少说一些滴水不漏的场面话,她的回答常常出乎意料,甚至有些 " 扫兴 "。
当其他艺人苦心孤诣立起 "10 天不睡觉 "" 两个月每天只睡 30 分钟 " 的敬业人设,她已经把 " 我唱歌就是为了赚钱 " 说得光明正大。
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张大大问单依纯想拥有的超能力是什么。大多数艺人会说出一些想象力丰富又有点感人的答案。
单依纯却说:" 分身术。可以同时唱五个音乐节,赚五份钱。" 轻巧又务实,冷静得让人发笑。
这种务实和 " 清醒 ",其实从她出道之初就已显现。
在《中国好声音》上,当李健问她是否立志做职业歌手时,她才刚开口,便又打住,眼神一飘,脱口而出:" 诶,我现在这样算是出道了吗?" 像是自我调侃,也像是真心发问。
这个世界不讨厌 " 野心 ",但不真诚地装饰野心让人厌恶。单依纯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她不遮掩,也不炫耀。她的野心,在不紧不慢的节奏中长出锋芒,直指人心。
有趣的是,这种反人设的 " 活人感 ",现在反倒成了一种极稀缺的存在。
如今的单依纯,在舞台上气场全开,从容掌控全场节奏,举手投足间尽显成熟歌手风范。
这让很多初见单依纯的观众认为,她和她的音乐伯乐、导师李健一样,是实力支撑表达的技术流,评价其唱歌太执着于技巧,缺乏感情。
但很多人忘了,单依纯早期的歌声灵气逼人、情感饱满,甚至有一种超脱年龄的成熟。
她参加《中国好声音》时,曾选了一首远超她的年龄和思想深度的《Forever Young》,这首歌的歌词也有一种成年人历尽世事后的自省。
18 岁的单依纯不仅驾驭了这首歌,还注入了自己的灵魂。虽然少了原唱艾怡良历经沧桑的感觉,但她把这首歌唱得千回百转,演绎得舒缓而隽永,呈现了这个年纪难得的深沉。
这种超越年龄的音乐表达,就连李健也惊叹道:" 一个十八岁的人唱的这么好,我常常会怀疑你的身世。"
单依纯和李健
单依纯的身世确实有点故事。
由于成名之路太过水到渠成,再加上敢想敢言的性子,很多人误以为单依纯家庭优渥,是一个从小被富养长大的女孩。
实际上,单依纯是不折不扣的草根出身。她当初参加《中国好声音》,除了 " 体验生活 ",还有一个非常实际而迫切的原因:赚钱帮家里还 5 万元学费贷款。
早在 2010 年,一篇题为 "20 名贫寒少年惊喜看世博 " 的新浪新闻报道,就事先揭开了单依纯的过去。
报道中,年幼的她凭借出色的绘画成绩,赢得了一张上海世博会门票,而与她同行的,都是来自浙江省的贫困家庭的孩子。
幼年单依纯
除了经济上的贫困,儿时的单依纯也没有获得足够的父爱和母爱。
她曾在节目中向偶像袁娅维坦言,自己对家庭没有什么眷恋。谈到这里时,镜头前向来笑得没心没肺的单依纯,罕见地露出了带有几分落寞的笑容。
父母在她 8 岁时便离异了,后来母亲组建新家庭,将重心放在了弟弟身上,单依纯从此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母亲每次来看望她时轻吟的越剧,成了她最难忘怀的记忆。
但好在母亲发现了她的天赋,也全力支持她的音乐梦想,甚至毅然贷款 5 万元送她去学习声乐。
单依纯和妈妈
亲情的缺失,成了单依纯下意识忽视的软肋,一旦触碰,就会情绪决堤。在一档节目中,单依纯演绎歌颂母爱的《萱草花》后,收到了一封来自母亲的信:
" 你完整了我的人生,也很抱歉,妈妈没有能力为你铺路到天边,反而是你滋养着我的灵魂。你一个人在外面,苦的时候,累的时候,会怪妈妈吗 …… 妈妈其实不看你飞得高不高,但很在乎你飞得累不累。人生总会遇到很多的不容易,但总有那么多人深深爱着你。"
读到这里时,单依纯泪流满面,因为她感受到了那份不曾得到过的爱。
这一幕,让很多粉丝和观众理解了单依纯身上那份脆弱与倔强交织的独特气质。原来,成熟且充满力量感的天才少女背后,藏着一个缺爱的小孩。
6 月 20 日,身着一袭极简黑裙单依纯在《歌手 2025》的舞台,带来了一场风格冷冽、充满氛围感的演出。
这一次,单依纯改编了张惠妹的《一个人跳舞》,将这首原本抒情的流行曲改编得更时髦、更现代,没有传统舞曲的热辣和激情,更多的是一种氤氲迷幻氛围感。
她一边低唱 " 我一个人跳舞,从清晨到日暮 ",一边扭动身躯,不疾不徐,像是在梦里独行,有一种介于孤独与迷醉之间的自在。
微博博主 "real 干大滋 " 形容她 " 把一个千万观众的节目舞台唱成自己拉上窗帘的卧室 "。
但这首风格另类、情绪内敛的歌曲,让她的排名首度跌出前三,落在了第五。
有人惋惜地评论道:" 从初舞台的巅峰状态到如今每况愈下,小单玩脱线了。" 热搜甚至直接点名音乐制作人常石磊,劝单依纯远离他。
也有人视单依纯为无冕之王:" 这是全场唯一跟得上时代的编曲。"
或许,真正懂单依纯的,不是曾经带她出道的李健,而是始终鼓励她自由表达的常石磊。
常石磊谈单依纯
单依纯依然是那个肯拼命的单依纯。在《歌手 2025》前采中,被问到对《珠玉》有没有信心时,单依纯没有随口应和,而是表示 " 先让我练个 18 天再说。"
她只是走出了观众的舒适区。观众眼中的 " 另类 ",正是她想做的事情。她曾表示," 希望做一些大家接受度没那么高的音乐 "。
单依纯也清楚地知道,这条路不会轻松。排名的下滑、争议的声音,都是她为自由付出的代价。
可她依然坚持,用一首又一首 " 不讨好 " 的作品,拓宽属于自己的声音边界。
五年过去,单依纯早已不再是那个会因为发挥失常而泪洒舞台的新人,舞台对她而言,也不再是一个必须赢得所有掌声的竞技场。
如今的她,站在舞台中央,更在意的是:能不能在千万双眼睛的注视中,唱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声音。
单依纯仍在进化中,哪怕方向看起来孤独。
部分参考资料:
1、知著网|《当表达不 " 悦耳 ":单依纯新一轮自白后,再看 < 李白 >》
2、南风窗|《单依纯,毫无悬念》
3、时尚芭莎|《歌手治不了单依纯》
4、毒眸 | 《单依纯,下一站天后?》
5、凤凰 WEEKLY | 《有多少中年男人,悄悄崇拜单依纯?》
6、耳帝 | 《< 歌手 2025> 第六期观感》
图片来源:
网络、公开资料、视频截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