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06-27
看完雷军发布会,高盛上调小米、宁德时代目标价,预言“当下的AI眼镜就是2017年的TWS耳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昨晚小米发布会杀疯了,YU7 预售表现创纪录,AI 眼镜开拓生态新边界,高盛全面看好小米表现。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在最新的多篇报告中唱多小米,将小米目标价从 65 港元上调至 69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预计 2024-2027 年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7% 和 40%。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YU7 预售远超市场预期,从配置来看全面超越同级竞品,其创纪录表现将巩固小米在高端汽车市场的领导地位。高盛将小米 2025-2027 年电动车交付量上调 1-6%。

AI 眼镜则开启小米生态新篇章,高盛认为小米入局标志该行业进入主流品牌竞争阶段,AI 眼镜有望复制 TWS 耳机爆发式增长轨迹,中国智能眼镜市场 2025 年预计达到 290 万副,小米 AI 眼镜预计占据 10% 的市场份额。

此外,YU7 的成功也为宁德时代带来直接利好,宁德时代作为主要电池供应商将直接受益。高盛预计麒麟电池的渗透率将在 2025 年下半年重新开始增长,将显著提升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因此维持宁德时代 A 股目标价 323 元和 H 股目标价 343 港元的预测,分别较当前股价有 27.8% 和 5.7% 的上涨空间。

YU7 超预期热销巩固高端市场地位

小米 YU7 电动 SUV 于 6 月 26 日正式发布,首小时订单量达到 28.9 万辆,远超市场预期,这一强劲表现将巩固小米在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领导地位。

高盛表示,预售远超市场预期,YU7 定价保持了高度竞争力:

YU7 发布 3 分钟内即获得 20 万订单,其中锁单量达 12.2 万,1 小时内订单总数攀升至 28.9 万辆,这一表现远超此前预期的 24 小时内 15 万订单目标,显示消费者对小米高端 SUV 产品的强烈需求。

YU7 标准版、Pro 版和 Max 版零售价分别为 25.35 万元、27.99 万元和 32.99 万元,与预期的平均售价 28.5 万元基本一致。相比 SU7 在 2024 年二季度至 2025 年一季度含税平均售价 26.2 万元,YU7 定价保持了高度竞争力。

进一步来看,YU7 技术亮点突出,全面超越同级竞品。高盛表示,YU7 在尺寸空间、驾驶性能和续航支持方面均优于竞品,将与特斯拉 Model Y、理想 L6 等现有高端 SUV 展开直接竞争。

YU7 系列在技术规格上实现多项突破,标准版搭载 96.3kWh 电池包,CLTC 续航里程达 835 公里,成为 100kWh 以下电池包纯电 SUV 中续航最长的车型。Pro 和 Max 版本分别提供 760/770 公里续航,在四驱纯电 SUV 中排名第一。

与 SU7 系列仅 Max/Ultra 版本配备 800V 平台不同,YU7 全系标配 800V 架构。Max 版本可在 12 分钟内完成 10%-80% 充电,15 分钟充电 620 公里。动力系统方面,全系搭载升级版 HyperEngine V6S Plus 后驱电机,最大功率 288kW,扭矩 528N · m。

此外,高盛认为 YU7 的强劲需求将支持产能扩张计划,基于强劲需求,高盛将 2025-2027 年电动车交付量上调 1-6%,预计分别为 41.1 万辆、80 万辆和 117.4 万辆。

AI 眼镜开拓小米生态新边界,行业有望复制 TWS 耳机爆发式增长路径

同时,小米 AI 眼镜的首次亮相标志着公司生态系统边界的进一步扩展,预计将在快速增长的中国智能眼镜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高盛预计,2025 年小米 AI 眼镜出货量约 20 万副,相当于中国智能眼镜市场 10% 的份额。中国智能眼镜市场 2025 年预计达到 290 万副,其中智能音频眼镜 216 万副,为小米提供了巨大增长空间。

小米同时发布了 AI 眼镜作为下一代便携 AI 终端,标准版售价 1999 元。技术规格方面,重量仅 40 克,电池续航 8.6 小时,比 Meta Ray-Ban 轻 20% 且续航时间长 40%。搭载骁龙 AR1 处理器和 12MP 摄像头,软件集成功能包括实时 10 种语言翻译、多模态问答、无缝支付以及人车家生态系统控制。

标准版售价 1999 元人民币,电致变色版本分别售价 2699 元和 2999 元,定价策略具有竞争优势,有望加速消费者接受度。

高盛研报还指出,AI 眼镜正站在 2017 年 TWS 耳机的历史节点上,有望复制后者的爆发式增长轨迹。随着小米 AI 眼镜发布,这一新兴品类迎来关键转折点。

中国 AI/AR 眼镜市场预计将以 56% 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从 2024 年的 47.9 万台增长至 2030 年的 696.2 万台,市场规模达到 13.39 亿美元。这一增长速度与 TWS 耳机在 2017-2023 年间 64% 的年复合增长率高度相似,显示 AI 眼镜正处于技术普及的临界点。

除小米外,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亚马逊和苹果都将在 2025-26 年推出 AI 眼镜产品,形成强劲的新品管线。Meta 计划 7 月发布 Oakley Meta 眼镜,售价 399-499 美元;字节跳动 Vision+ 定价 270 美元,预计 4Q25-2026 年发布;苹果智能眼镜预计 2026 年面世。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预计,多数供应链公司的 AI/AR 眼镜业务收入占比在 2025 年将低于 5%,但随着市场快速增长,这一比例有望显著提升,为相关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Yu7 将带动宁德时代高端电池渗透率回升,产品结构改善有望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YU7 的成功发布为宁德时代带来直接利好。

据高盛分析,小米 YU7 车型的正式发布为宁德时代带来了产品结构改善的重要契机,高盈利能力的麒麟电池渗透率有望在 2025 年下半年重新回升。小米已成为宁德时代最大的高端电池客户,这一战略合作关系将显著提升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

小米也已迅速成长为宁德时代的重要客户。数据显示,小米在宁德时代 2025 年第一季度国内电动车电池装机量中的占比达到约 10%,相比 2024 年第二季度的约 4% 大幅提升,与宁德时代前两大电动车电池客户特斯拉和吉利的差距正在缩小。

高盛表示,YU7 发布将推动宁德时代高端电池麒麟产品渗透率在下半年恢复增长:

数据显示,自 2024 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在宁德时代装机量中的占比已超过 20 个百分点,从 2024 年第一季度的 50% 上升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约 70%。而麒麟电池的渗透率则从 2024 年第一季度的约 15% 降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约 10%。随着小米 YU7 等搭载高端电池的车型陆续推出,这一趋势有望得到扭转。

高盛进一步表示:

产品结构的改善将成为宁德时代单位利润扩张的关键驱动因素,预计公司混合单位毛利润将从 2025 年的 152 元人民币 / 千瓦时提升至 2030 年的 169 元人民币 / 千瓦时。这一改善趋势在市场中尚未得到充分认识,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

基于不变的估值方法,高盛维持宁德时代 A 股目标价 323 元人民币和 H 股目标价 343 港元的预测,分别较当前股价有 27.8% 和 5.7% 的上涨空间。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高盛 ai 宁德时代 suv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