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十三行 06-27
都说超越新国标,吉利用6针穿刺告诉你什么叫电池的“遥遥领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  汽车十三行    ID:wzhauto2023  ·

   

6 月 24 日,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以 001 号测试车身份,在中汽中心完成行业首个动力电池与油箱同步穿刺试验。这场试验采用了 6 根钢针的极限测试,其中 4 根刺穿电池、2 根刺穿油箱,较新国标单电芯针刺试验的破坏难度提升 4 倍,直接复现路面尖锐物同时刺穿油电系统的极端工况。

实测数据显示,车辆触发热失控后 5 分钟内完成报警、报警 2 小时车内温度低于 48 ℃,全程无起火爆炸且 50 毫秒内拉弧断电,全面超越国标要求。

今年 3 月,工信部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简称 " 电池安全新国标 "),该标准相较于此前要求,不仅增加了快充循环后的短路安全,还将热扩散测试从 " 报警 + 逃生 5 分钟 ",提升至 " 整车不起火、不爆炸、烟气不得伤人 ",也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标准,该标准将在 2026 年 7 月 1 日实施。相较于目前行业普遍声明自己已经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吉利银河却是以行业首次油电同刺展现自己的安全底气。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深陷价格博弈、营销话术与服务比拼的激烈竞争,安全这一根本属性在行业内卷中渐趋边缘化,甚至被部分企业视作可选择性投入的 " 附加项 "。但对吉利银河而言,此次试验绝非博取关注的营销演示,而是为用户筑牢安全防线的实际行动。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心中仍存多重疑问: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此次安全试验与过往相比有何突破?其安全试验的创新逻辑究竟为何?吉利银河为何选择此时开展这场 " 油电同刺 " 测试?支撑其顺利通过测试的技术内核又是什么?

首破行业" 油电同刺 " 星舰7 EM-i树插混市场安全新标杆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插混车型以 80% 的增速成为新能源市场 " 增长极 " 时,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正以一场颠覆行业认知的安全试验,重新定义细分市场的安全阈值。

乘联会数据显示,插混车型凭借 " 可油可电 " 的灵活属性,已成为家庭用户购车的主流选择,但伴随市场扩容,消费者对电池起火、燃油泄漏等安全隐患的担忧与日俱增。2025 年《新能源汽车消费趋势洞察》显示,85.67% 的消费者将安全性列为购车决策第一要素,远超价格的 71.59% 和能耗成本 68.85% 消费者群体占比。

在此背景下,6 月 24 日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于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以 001 号测试车身份完成行业首次动力电池与油箱同步穿刺试验。试验采用 6 根钢针,其中 4 根刺穿动力电池、2 根刺穿油箱,以模拟路面尖锐物同时破坏油电系统的极端工况,较电池安全新国标要求的 " 单电芯针刺 " 难度提升 4 倍。实测数据显示,车辆在触发热失控后 5 分钟内完成报警信号传递,报警 2 小时内车内最高温度低于 48 ℃,且全程无起火、爆炸,车门也及时解锁响应,这组数据不仅全面超越国标,更刷新了插混车型在极限场景下的安全纪录。

事实上,此次 " 油电同刺 " 试验仅是吉利银河安全体系的冰山一角。其搭载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早经 8 针同刺、真弹枪击、36 吨坦克碾压等极限测试验证,电池包通过中汽中心 6 大 " 魔鬼 " 串行试验,具体包括动态海水腐蚀浸泡、高原极寒、高频次刮底、26 吨超重往复式碾压、单包侧柱碰、烈焰炙烤。另外市场反馈印证着安全实力的价值:这款基于 GEA 原生架构打造的 A 级插混 SUV 上市 7 个月以来,截至今年 5 月底,累计销量已经超过 8 万辆,其中有 6 个月月销保持破万的成绩稳居细分市场销冠,成为 10 万级电混 SUV 中 " 安全与销量双标杆 " 的现象级产品。

星舰7 EM-i安全标准早于新国标电池安全13 个月落地

2025 年 3 月,工信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 " 不起火、不爆炸 " 从推荐性指标升级为强制性要求,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已携行业首个 " 油电同刺 " 试验成果提前响应。

这场于 6 月 24 日在中汽中心完成的极限测试,以 4 根钢针穿刺动力电池 +2 根钢针穿刺油箱的极端工况,较新国标单电芯针刺试验的破坏点增加 4 倍,直接复现路面尖锐物同时刺穿油电系统的高危场景。

这场试验的时间选择暗藏深意:新国标虽将于 2026 年 7 月 1 日实施,但吉利以 " 安全冗余 " 理念主动将测试周期提前 13 个月。试验中,液压针缓缓刺入车辆底部,在电池短路与油箱泄漏的双重破坏下,车辆触发热失控后 5 分钟内完成报警,报警 2 小时内车内温度始终低于 48 ℃,且全程无烟气进入乘员舱。可以说,星舰 7 EM-i 的表现不仅全面满足新国标,更在报警响应速度、温度控制等维度实现越级安全。

在插混市场 " 内卷 " 加剧的大环境中,吉利的选择实则是对行业痛点的精准破局。据中汽研分析,插混车型电池起火时喷射物温度可达 800-1000 ℃,远超燃油蒸汽 280-450 ℃的燃点,以至于在电池安全事故被放大,插混车型油箱安全事故被人遗忘,油电系统协同安全成为行业空白。

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试验通过 " 油电同刺 " 的创新试验,对于油箱穿刺试验这是行业首次,要知道油箱一旦遭遇穿刺,最直接的风险是燃油泄漏,对于乘用车来说,一旦汽油易燃物与空气混合后,若遇到电火花、高温部件或明火,极易引发起火甚至爆炸,尤其在电池同时被刺穿的极端场景下,油电系统风险叠加,将对车内人员构成致命威胁。而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通过 " 油电同刺 " 中对油箱穿刺的试验,首次验证了插混车型油箱在极端穿刺工况下的安全性:不仅能有效遏制燃油泄漏,更能与电池系统形成协同防护,避免 " 油火 + 电火 " 的连锁灾难,这一突破直接填补了行业对插混车型油电系统联合防护的验证空白,为用户在极端事故中筑起了 " 双保险 "。

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首次建立插混车型的极限安全测试范式,其技术价值不仅在于验证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 " 军工级 " 防护,更在于推动行业将安全标准从 " 单一电池防护 " 升级为 " 油电系统协同防护 "。对此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吉利以超前试验倒逼技术迭代,为新国标实施提供了关键参考样本。"

吉利GEA 架构——星舰7 EM-i的安全技术基因

在插混车型安全标准尚未完全明晰的行业过渡期,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以 GEA 原生新能源架构的 " 油电隔离 " 设计,构建起从底层架构到顶层验证的全链条安全体系。

GEA 架构独创 " 六横四纵 " 油电保险舱框架,采用 DP980 高强钢打造的六条横梁与四条纵梁,可将碰撞冲击力分散至框架结构,关键部位钢材强度达 1500MPa 以上,整体车身刚性提升 30%,大幅降低碰撞变形风险。同时,架构通过 140mm 油电黄金安全距离、5 大专属布置通道,实现油路、高压线、排气管等通道独立,从物理层面杜绝油电系统的相互干扰隐患。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安全焦虑,同时树立行业安全标杆。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从源头做起,其所搭载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历经 100+ 项全场景极限工况测试,如用 8 根 5mm 钢针同时穿刺,实现电芯穿刺不爆炸;以及挤压力超国标 1.8 倍的 36 吨坦克碾压;再到 6 大 " 魔鬼 " 串行试验,其 CTB 电池包采用 " 田字格 " 框架专利设计,整体模态提升 2 倍以上;配合吸能型腔,电芯与箱体预留超大空间,为电芯形成全方位的防护盔甲。

值得注意的是,电池包内置的快速泄压防爆阀可在热失控瞬间 0.01 秒内开启,将内部压力迅速释放,配合星睿智算中心 102 亿亿次 / 秒的云端算力监控,实现电池故障的 7 × 24 小时实时预警。

这种安全基因的背后,是吉利 " 安全是第一优先级 " 的造车理念具象化。从 2021 年牵头制定国内首个新能源底部防护团体标准,到如今以 1562 项安全专利位列车企第一,吉利将安全冗余理念贯穿研发全流程,其电池测试标准中,23 项超新国标要求,如浸水试验时长达国标 48 倍的动态海水环境测试,外部火烧测试时间延长 50%。

吉利银河对于安全的极致苛求,恰是精品车在技术精度上的具象化呈现。可以说,吉利用持续迭代的安全技术证明:精品车的 " 精 ",在于将用户看不见的安全细节做到极致,让 " 安全冗余 " 成为品质自信的最佳注脚。在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身上,安全与精品车概念形成深度共振,该车以安全为内核,重新定义了 A 级插混 SUV 的 " 精品 " 标杆。

—— END ——

目前已入驻平台

新浪财经|富途牛牛|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

凤凰|腾讯|搜狐|网易|易车|知乎|百家号

商务合作

  邮箱   | wzhauto2023@163.com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汽车十三行所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 吉利银河 动力电池 报警 安全隐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