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行业最受争议的品牌,完成上市。
6 月 26 日,周六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两个交易日后,股价已从开盘的每股 26.7 港元涨至 40 港元以上,市值超过了 173 亿港元。
" 黄金热 " 之下,这家拥有超过 4100 家门店的连锁珠宝品牌商吃到红利。此前,作为珠宝行业公认的前五大品牌(周六福之外,还有周大福、老凤祥、周大生、中国黄金)之一,它是唯一一家没有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三次尝试 A 股 IPO 失败之后,周六福创始人李伟蓬、李伟柱两兄弟此次终于在港股完成夙愿。
但在 20 多年的发展史中,周六福和 " 李氏兄弟 " 的灵魂人物李伟柱一直饱受争议。
最大的争议点自然是其 " 重加盟、轻直营 " 的商业模式,这在极其讲究品牌历史沉淀和信誉度的珠宝首饰领域,被认为是 " 异类 "。但无法否认的是,周六福是入行最晚的,也是拓店 4000 家最快的品牌商,后来居上势必对应着一些非常规手段。
李伟柱的营销天赋也是 " 双刃剑 "。媒体但凡提到周六福,都会拿 " 周大福山寨版 " 打趣它。周六福以 " 周 " 姓开头,但创始人并不姓周。创立初期,港资品牌在国内市场盛行。不得不说,李伟柱取的这个名字," 双押 " 周大福和六福珠宝两个品牌,在其最核心的目标市场——三、四线城市中,有很强的 " 引导 " 性。
这也让周六福在一个传统行业中势如破竹。行业内直到现在都在流传,早期周六福为了 " 包装 " 品牌所使用的一些套路,就包括把品牌描述为拥有 " 百年历史 ",但周六福官方对外从未回应过此事。
无论如何,成长于国产消费品牌崛起的时代,李氏兄弟实实在在地抓住了机会,并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径。基于加盟模式,他们不断从需求端反推和修正漏洞,让公司运营更稳健。这对于众多同样以加盟为主导路径的新消费品牌来说,无疑是一本 " 教科书 "。
" 擦边 "
1977 年,李伟柱出生于广东汕头潮南区的一户农家,童年浸润在泥土的气息和父辈的辛劳中。
以至于他在之后的采访中,总是会提到 " 勤劳 " 和 " 接地气 " 对其商业哲学的影响。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之后,主修经济,上学期间就开始利用假期跑批发市场打工。这段经历,也让他很早就对 " 贸易 " 有了概念。
李伟柱来源:
刚毕业,他在老家的一家银行任职,也是工作期间接触到了一些珠宝商,让他萌发了自己开店卖珠宝的想法。
2004 年,中国最大的黄金珠宝交易集散地——深圳水贝村,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初建成,李伟柱认为时机成熟,带着攒下的积蓄,毅然辞职 " 南下 " 创业。
周六福的品牌公司在那一年成立,由 " 李氏兄弟 " 中的哥哥李伟蓬、陈创金共同出资 100 万元,次年陈创金将其持有的 50% 股权转让给李伟柱,两兄弟正式成为实控人。截止上市递表前,两兄弟持股比例还高达 93.69%。
李伟柱的起步是靠贴牌和代工,他开了一家珠宝镶嵌工厂。李伟柱能吃苦,只租了一个小摊位,雇了三名员工,他夜宿办公室、啃泡面。结果还算不错,他很快赚得第一桶金。
彼时行业受 2003 年非典影响较大,价格波动使得很多同行都被迫转行,他却一直在琢磨出路。他发现纯代工模式利润薄,而那时的港资品牌周大福、六福珠宝等,却凭品牌溢价,受冲击并不大。
这是他创立周六福的初衷," 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做自己的品牌!" 日后他提到。
李伟柱脑子活,对市场需求很敏感。
比如被投资者调侃为 " 周大福山寨版 " 的这个品牌名。那时国内消费者对港资珠宝品牌有着极强的信任感,公司最早的品牌名叫 " 周天福珠宝 ",跟周大福已经很像了。2012 年,李伟柱干脆把公司改叫 " 周六福珠宝 ",既跟周大福有关,又跟六福珠宝有关。
坊间有个广为流传的趣事:2016 年,周六福在香港开业时请来了当红明星刘嘉玲,刘还曾有疑惑," 刚开始也以为是周大福或者六福珠宝,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周六福。"
公开资料显示,2015 年六福珠宝还以商标侵权起诉过周六福。2021 年,它又拉上周大福联手将周六福送上被告席,法院最终判决后者赔偿 500 万元。截至 2024 年,用于首饰珠宝类的 " 周六福 " 商标,仍未在香港、澳门地区完成注册。关于以上诉讼及品牌注册信息,周六福并未公开回应。
李伟柱日后也被问到过 " 山寨 " 一事,他坦言,只是在对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
珠宝 " 普惠 "
周六福的商业策略也总是 " 反常规 "。
跟当时港资珠宝品牌主攻一、二线城市不同,虽然用着 " 类港资 " 的品牌名,但李伟柱聚焦中低价位产品,主打 " 农村包围城市 "。
尤其是他把加盟模式在珠宝行业用到了极致。他曾对外讲过该策略的灵感源自麦当劳,在大学兼职时他研究过这个 " 快餐巨头 "。2008 年,他推出加盟制,在当时的珠宝首饰行业中,加盟并不算稀罕事,但像周六福这样门槛低,扶持大的品牌商并不常见。
周六福此后打出的口号为 " 零风险加盟 ":加盟商首年的加盟费只有 2 万元,并且总部承诺承担亏损。叠加团队毛细血管式地下沉,在三、四线城市,如此低的门槛就可以拥有一家金店,可以想象诱惑性有多大。
公开资料显示,2010 年,其门店就突破了 500 家,2020 年更是超过了 3600 家,成为从零到 4000 店拓展最快的国内连锁珠宝品牌商。而在 2017 年时,它的直营门店只有 2 家,到 2024 年底,在 4129 家门店中,97% 以上为加盟店。
李伟柱喜欢讲 " 去精英化 ",这跟传统金店追求 " 高大上 " 的风格截然相反。他把周六福定位为 " 普惠 ",目标是将珠宝从奢侈品变为百姓饰品。在周六福管理层的对外发言中,会特意提到消费者群体中工薪族的比例。
这也极大影响了他的管理风格。在公司,他让员工喊他 " 老李 ",反对办公室等级,常在内部提到:" 我最怕西装领带,舒服才是真奢侈。"
加盟模式初期,李伟柱坚持每周下店和加盟商喝茶聊天,听店主 " 诉苦 "。
2015 年,一家加盟店亏损,他亲自蹲点三天,发现当地消费者偏好小巧饰品。他因此立即调整了产品线,店铺在一个月内就扭亏为盈。在此后的采访中,他会举这个例子来说明 " 细节决定生死 ",以及他 " 俯身看社会 " 的价值观。
2024 年,周六福在招股书中提到了金价上涨,直言 " 黄金价格的大幅上涨对终端消费者感知负担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导致购买黄金珠宝的意愿有所降低 "。李伟柱的解法是加大价位段在 1000 元到 2000 元的 K 金系列产品权重。
而在新冠疫情期间,周六福是在线上投入资源最早最多的珠宝品牌商之一,这也是李伟柱 " 敏感嗅觉 " 的具体体现。招股书提到近三年线上销售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 46.1%,2024 年的收入占比已达到 40%,两项指标均居全国性珠宝企业首位。周六福提到,电商渠道成为缓冲金价波动的重要阵地。
" 得益于电子商务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优势,周六福在年轻消费群体中逐渐站稳脚跟。与此同时,让更多年轻消费者能够了解和体验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更是极大提升了周六福的品牌影响力。" 李伟柱说。
一定程度上讲,在近 20 年的珠宝首饰行业中,周六福在商业模式上总是走得最靠前的那一家。
加盟 " 副作用 "
不过,也正是因为它的 " 特立独行 ",在资本路径上屡屡碰壁。
2019 年 4 月,周六福首次递表深交所主板,后因保荐机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IPO 中止。李伟柱不死心,隔年 9 月更换保荐机构再战,未获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对其加盟模式收入占比超过 80%、多起商标权纠纷、应收账款增长较快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2022 年 6 月第三次申请 A 股上市,最终 2023 年 11 月主动撤回。三次 IPO 失败,耗时六年,背后则是资本市场对于加盟模式的严苛审视:快速扩张虽带来规模,但经营稳定性和成长性是硬伤。
据媒体报道,李伟柱也对外反思过,这不是 " 挫折 ",是 " 校准 "。他此后不断修正周六福的商业模式,包括关闭低效加盟店等,而且将视角转向香港资本市场。周六福在去年 6 月递表港股时给出的解释是:" 考虑到港股上市后可取得境外资本及进入海外市场,亦能让公司更广为市场接受,因此公司决定赴港 IPO。" 最终挂牌成功。
来源:AI 生成
以门店数量来看,周六福在过去五年内,基本排名第四,前面的三大品牌均已突破 5000 家门店,排名第一的周大福更是在全球拥有约 7000 家门店。
而且,以直营店为主的周大福,在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的 2025 财年中,营业额虽然同比下降 17.5%,仍达到了 896.56 亿港元,归母净利润也有 59.16 亿港元。在它面前,周六福就像一个 " 小学生 ",它在 2024 年的收入为 57.18 亿元,净利润为 7.06 亿元,收入规模都不及周大福的利润规模。
在 2020 年之后,面对着已遍布全国、快速起势的加盟店体系,李伟柱进一步调整了周六福的加盟模式,让整个产品和采销链条更 " 轻量化 "。
比如他在 2022 年,就停掉了自有工厂,全部委托代工,批量采购成品再转销。它授权供应商及成品供应商自行采购其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周六福不负责其原材料采购。甚至加盟商也被允许不从周六福采购商品,而从授权供应商那里购买,货品只需满足质检机构的检测,合格后,加盟商即可从周六福处提取产品,并使用 " 周六福 " 品牌进行销售。
在周六福的收入源中,因此多了一个 " 产品入网费 "。加盟商只要从授权白名单里的供应商进货均可,无论采购产品多少,按照不同区域规定,每年均需缴纳几十万元的费用。周六福一年能多收数亿元,且毛利超过 90%,还免去了库存压力。
但这带来的就是市场相对 " 混乱 "。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不同区域的周六福加盟店,首饰售价差异显著,单克价差超过百元。在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涉及周六福的投诉超过 4000 条,主要是质量、未提供发票、隐瞒克重、诱导消费、欺瞒消费者等问题。
至少目前看,李伟柱给周六福搭起了一个 " 架子 ",让他有机会以最小的代价给全国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但距离周六福成为一个真正的 " 品牌 ",他还需要解决诸多珠宝首饰行业加盟体系天生具备的 " 副作用 ",毕竟这是一条从未走通过的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