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珍妮
6 月 30 日,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渝中区软信领域重点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 2025-2027 年 ) 》。
根据《行动计划》可知,到 2027 年,软信重点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载体面积突破 20 万平方米,产值突破 120 亿元。其中,人工智能产业预计达到 60 亿元。征集发布区级优秀软件产品 50 个,培育市级优秀软件产品 10 个。围绕智能生产、智能政务、智能生活三大场景探索开展场景示范项目 10 个,构造产业标杆应用场景 5 个。
《行动计划》主要围绕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 4 个软信领域重点新兴产业明确了 13 项重点行动、30 项重点任务。
其中,在培育元宇宙方面,该部分提出了产业创新领航、产业强链补链、场景融合推广 3 项重点行动、8 项重点任务,策划了 1 个专栏。
产业创新领航行动包括强化元宇宙技术集成创新、丰富元宇宙终端产品产出 2 项重点任务,聚焦元宇宙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包括加大核心节点企业招引力度、鼓励弱链节点企业做优做强 2 项重点任务,从元宇宙产业链角度出发,针对强链、弱链环节分别明确招引和培育任务。
场景融合推广行动包括打造虚实融合文旅场景、推广沉浸交互消费场景、加快建设城市治理场景、探索打造智慧教育场景 4 项重点任务,重点探索元宇宙技术、产品与服务和文旅、消费、城市治理、教育等场景的融合应用。
元宇宙创新行动重点项目专栏谋划了元宇宙 + 区块链技术集成创新、弱链节点引育补强、" 渝中宇宙 " 虚实文旅建设 3 个项目。
今年年初,重庆市渝中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关于《渝中区软信领域重点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 年)(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当时《行动计划》就培育元宇宙方面,有如下表述:
打造虚实融合文旅场景。鼓励洪崖洞、解放碑、十八梯等景区、特色街区、美术馆、博物馆运用全息投影、裸眼 3D、数字人讲解、XR 导览等技术,打造虚实交互的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集成运用地理位置服务(LBS)、高精度视觉定位等卫星互联网技术,将地理位置、信息点(POI)数据与数字空间进行精准叠加,开发 AR 伴游、VR 云游等沉浸式旅游服务产品,拓展 VR 全景旅游新模式,加速推进 " 城市全域 AI 私人伴游 "、" 智能人体感知的 XR 骑行系统 " 等项目落地实施。
推广沉浸交互消费场景。深化智慧商圈建设进程,支持大坪时代天街、解放碑——朝天门商圈等有条件的商业综合体引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探索元宇宙融合新模式。遴选一批虚拟试穿、数字人导购、虚拟直播等数字消费应用场景,打造实数融合、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消费元宇宙体验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帕斯亚科技等传统游戏公司结合元宇宙技术,探索开发元宇宙游戏,提升传统游戏交互体验。
渝中区作为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软信产业)的重要区域,产业基础雄厚,拥有各类软信企业 4400 余家,从业人员达 6.8 万余人。凭借良好的产业生态,渝中区不断加快构建区域软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早在 2022 年,重庆就已积极布局相关产业发展,启动了《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 满天星 " 行动计划》。同年,还发布了《重庆市渝北区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 - 2024)》,积极鼓励创办 " 元宇宙现代产业学院 "" 元宇宙产教融合基地 ",以推动元宇宙产业朝着集群化方向发展。2024 年,《重庆软件天地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 - 2027 年)》出台,明确渝中区将迭代构建以人工智能、智慧能源、元宇宙、数据服务、卫星互联网、金融科技为重点的高成长性未来产业。
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2024 年渝中区成果显著,引育软信企业 600 余家,吸纳中高端人才 2800 余人,软件业务收入突破 400 亿元。在 " 满天星 " 行动计划年度综合排名和应用场景开放方面,均位居全市第一。
同时,渝中区联合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知名院校开设课程,培训区块链复合型人才 400 余人,联合字节跳动、西门子等龙头企业开设产教融合班,年培训数字人才超 4000 人。
此外,近年来,渝中区紧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聚焦数字文化旅游、游戏电竞、动漫及衍生产业、数字营销和智能营销、数字创意设计等重点业态赛道,强化市场主体引育,推动数字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在文旅领域,渝中区涌现出多个创新项目。
去年 10 月 1 日对外开放的 " 刘慈欣 · 云端科幻宇宙 " 体验馆,是重庆首个沉浸式元宇宙体验馆。该项目巧妙融合山城独特的立体风貌与未来科幻文学,借助重庆魔幻立体的地理格局和赛博朋克的城市风格,运用全息投影、VR 虚拟现实、AR 增强现实等多种交互数字艺术,打造出多维而浩渺的沉浸式空间。
龙湖时代天街的《奇遇三星堆》VR 空间,将中国文化历史 IP 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神秘的古蜀国,亲身感受那段隐秘而辉煌的历史,领略华夏文明之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一梦入大唐》VR 大空间,采用最新的 NOLO SONIC2 空间计算设备,带领游客探秘尚未考古发掘的昭陵,观赏大唐名将的精彩打斗场面,饱览长安古城的盛景。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 2023 - 2025 年 ) 》提出明确目标,到 2025 年,重庆市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要达到 1000 亿元,建成国内极具影响力的元宇宙产业集聚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
该计划提出打造文旅元宇宙,鼓励景区、度假村、特色街区运用数字人讲解、XR 导览等技术,发展虚拟导游、虚拟讲解等新型旅游服务,开发 AR 伴游、VR 云游等沉浸式旅游服务产品,拓展 VR 全景旅游新模式。支持重庆图书馆、重庆美术馆、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重庆大剧院、三峡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融合数字智能技术,加快推动全息影像、增强现实、5G + 8K 等技术在图书阅读、文物展示等领域的深度应用。鼓励虚拟演艺赛事发展,引导全息投影、体感交互等技术与赛事、演唱会、音乐会等相结合,打造虚实融合的 " 超级现场 " 沉浸体验。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End
企业热点
AI 大脑与双手?谈 DeepSeek 与 Manus 的博弈
大空间情报
2024-2025 年 LBE VR 大空间市场观察(综合篇)
行业解读
报告精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