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2025 年的夏天,在纽约一家咖啡馆,一位年轻的软件工程师用手中的万事达(Mastercard)信用卡轻轻一刷,购买了 0.25 枚以太坊。他既没有登录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Binance 或 Coinbase,也无需复制粘贴复杂的钱包地址,只是在一个名叫 Swapper Finance(兑换者金融)的小程序上点击几下,几秒种便完成了资金结算、资产上链的交易。
这不是极客的实验,而是支付行业在现实中推进的范式转变。
2025 年 6 月 24 日,万事达宣布与 Chainlink(区块链预言机网络,旨在弥合链下数据与链上智能合约之间的差距)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传统支付网络正主动上 " 链 ",在不拆解合规架构的前提下,将 DeFi(去中心化金融)纳入自身轨道。
现在,一个用户无需理解区块链即可体验链上经济价值、推动 Web3.0(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第三代互联网)从 " 极客工具 " 向 " 大众金融基础设施 " 转型的支付裂变时刻已至。
万事达上 " 链 "
2025 年 6 月 23 日,支付巨头万事达(Mastercard)首席产品官 Jorn Lambert 发表署名文章,强调 " 稳定币不会破坏支付系统的稳定性,反而强化它 "。文中披露,截至目前,万事达已经与 MetaMask、Crypto.com、OKX、Kraken 等头部加密货币平台合作,使用户能在全球 1.5 亿商户接受点直接使用稳定币消费。与此同时,平台还允许数十家加密货币交易所接收其信用卡购币,为创作者与自由职业者提供稳定币形式的收入结算渠道。
但真正引爆加密货币圈的,是 6 月 24 日万事达发布的另一份新闻稿。
在这份官方声明中,万事达确认与 Chainlink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推出名为 Swapper Finance 的支付服务,支持用户通过万事达信用卡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直接购买链上加密资产。
这项服务集成了多个合作方:Chainlink ——提供预言机服务,保障链下到链上数据的安全可信;ZeroHash ——负责法币与加密资产的合规转换;Shift4 Payments ——处理卡支付通道;Swapper Finance ——作为用户入口;Uniswap、XSwap 协议——作为底层流动性来源。
通俗而言,Chainlink 就像区块链的 " 翻译官 ",把现实世界的数据安全地传到链上,让智能合约能自动执行;ZeroHash 是加密世界的 " 合规工具箱 ",帮助传统机构(比如银行)轻松接入加密货币服务,不用自己从头搭建系统;Shift4 Payments 为美国老牌支付处理商,这次负责把万事达卡的刷卡交易转换成加密货币购买指令,让刷卡买币成为可能。
这一通道的打通,标志着稳定币已从边缘支付工具进入主流消费渠道,也代表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关键桥梁首次具备用户可用的产品形态。
Chainlink 联合创始人 Sergey Nazarov 公开表示:" 此次合作不是实验,而是实际可用的系统,将帮助传统银行卡用户无缝接入链上经济。"
换句话说,全球 35 亿张万事达卡持有人将首次可以直接使用信用卡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上购买加密资产,包括:比特币、美元稳定币(如 USDT、USDC)。这一流程完全走通 " 法币 →卡组织→链上资产 " 的路径,无需中间商参与。
Sergey Nazarov 表示:"Chainlink 的初衷正是实现这种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融合。这是一次复杂且多层次的合作,得益于 Chainlink 社区的帮助,最终促成了这一合作。"
Zerohash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Edward Woodford 表示:" 很高兴能与 Chainlink 和万事达卡一起成为 Swapper Finance 平台上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Zerohash 灵活的加密货币和稳定币基础设施支持无缝、合规的币币兑换。Zerohash 提供的基础设施,通过无缝合规的入驻,简化了访问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流程,消除了智能合约和低延迟链上交易的复杂性。"
有分析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支付主权结构的成形信号:支付巨头不再在 " 法币与加密资产 " 之间游移,而是正面将区块链纳入自己的金融网络主干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内地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所以内地用户的万事达卡不能直接用于购买加密资产。
连接与重构
" 我们并没有摧毁旧有规则,而是搭建了一座桥梁。" 万事达产品总监 Jorn Lambert 表示。
这座桥梁,连接的是大众日常支付场景与加密资产之间的地带——一个长期游离于主流金融网络之外、被认为 " 难以监管 " 的世界。曾经,用户若想购买加密货币,必须注册交易所账户、完成 KYC(了解你的客户)认证、上传证件、绑定银行卡……过程烦琐。现在,只需一张万事达信用卡," 链 " 上资产便触手可及。
这套新系统背后的多方合作,共同构成一条无需中心化交易所、却受传统金融监管框架保护的 " 刷卡上链 " 路径。
万事达反复强调 " 合规 "" 可控 " 和 " 消费者保护 ",而这正是他们构建这条路径的技术与监管护栏—— " 链 " 上行为可视," 链 " 下身份合规,流通路径透明。
更关键的是,这一系统完成了对传统金融框架的 " 非侵入式整合 ":它没有破坏旧秩序,而是用熟悉的支付接口,悄然嵌入一个崭新的数字资产世界。曾经只能通过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流通的稳定币,现在正被卡组织直接接纳为可兑换资产。
在万事达连接的最新网络中,每一个稳定币背后,都是不同机构对 " 合规数字货币 " 的理解和部署: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Group 与 Coinbase 主推 USDC(美元稳定币)、Paypal(贝宝)推出 PYUSD(贝宝美元稳定币)、金融科技巨头 Fiserv 聚焦 FIUSD(富达美元稳定币)、数字化资产解决方案提供商 Paxos 则推出 USDG(全球美元稳定币)。这些资产不再是去中心化金融玩家的 " 圈内货 ",而是可被全球刷卡网络识别、处理、结算的 " 日常货币 "。
这也是 Web3.0 真正破圈的时刻:无需理解去中心化金融架构、无需配置钱包、无需跨链,只需 " 输入卡号—选择金额—确认支付 " 三步,便可实现链上交易。
万事达称这一结构为 "Multi-Token Network"(多代币网络)。有分析称,这不仅是网络升级,更是一张全球支付地图的再绘——支付卡组织、法币网关、链上资产清算、智能合约验证、去中心化流动性协议,在此被重组为一条合规、安全但去中心化的资金通路。它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接口标准正在形成:主流金融系统主动适配区块链逻辑。
就这样,一夜之间,万事达完成了从 " 刷卡消费 " 到 " 刷卡入链 " 的角色跃迁。这并非某种科技炫技,而是金融结构层面的一次悄然重构。
如此,央行法定数字货币(CBDC)是否也要打开类似 " 可编程接口 ",避免被排除在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之外?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指出,现代主权国家与中央银行的建立伴随着货币从非国家化到国家化的进程,其存在的基础也是主权信用与法律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非主权的、局部应用的私人货币完全消失,其基础可能是不同层面的信用保障。在此过程中,各国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是第一轮改革尝试,作为货币中心化拥抱去中心化技术的形式探索,其实质仍然是 " 基于账户 " 而非 " 基于 Token(通证)",因此难以与加密货币世界相兼容。
在他看来,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是第一轮中心化对去中心化技术的制度回应,其架构仍以 " 账户制 " 为主,难以与原生加密世界的 Token 模型真正互操作。而作为第二轮尝试的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 ",正是将 " 账户制 " 与 "Token 制 " 之间的鸿沟转化为 " 接口 " 与 " 网关 " 问题,成为当前货币政策下的技术中介与妥协产物。
天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伟表示,未来的数字货币竞争将不仅是支付效率之争,更是 " 生态连接能力 " 的竞争。当全球同行在开放区块链上探索支付与金融创新的同时,中国内地科技与金融机构多受限于联盟链与产业链场景的边界。这种策略固然稳妥,但在下一代金融科技浪潮中,可能形成关键的技术与经验 " 代差 "。
因此,香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积极拥抱 Web3.0 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已成为内地金融科技力量接触全球前沿的 " 试验田 " 与 " 桥头堡 "。王伟建议,可借鉴 " 中心化机构治理 + 去中心化技术执行 " 的模式,在香港合规框架下探索更具兼容性的产品与机制。万事达卡的做法也正表明,监管与 Web3.0 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可通过分层设计、将 KYC/AML(反洗钱)等合规要求嵌入技术流程中的 " 智能接口 ",形成 " 主权可控 + 技术自洽 " 的现实路径。这或许是未来传统金融业融合 Web3.0 的方向。
万事达与 Chainlink 的声明中强调 " 合规 "" 数据安全 "" 链上透明 " 等关键词,表明他们很清楚 " 稳定币若要被广泛接受必须在传统支付标准下运行 "。
即便如此,万事达和 Chainlink 的 " 破圈 " 也许很难定义:金融业是正在被代码悄悄重构,还是主流金融在收编加密资产。
金融业正在经历 " 链改 " 而非 " 被颠覆 ",最终是否会形成一种混合型金融服务生态:底层是区块链技术作为新金融基础设施;中间层是合规框架下的加密资产纳入主流体系;应用层则由传统金融机构主导。
万事达与 Chainlink 的合作,可能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式:它用支付网络的稳定性与合规性,接驳链上的流动性与可组合性,构成了一种 " 中心化监管 + 去中心化通路 " 的新范式。这或许是数字金融演化的路径之一:不是去中心化颠覆中心化,而是中心化体系借助去中心化工具优化自身边界,以兼容的方式达成控制力与创新性的动态平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