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车圈内有一条比较炸的消息:
网传包括比亚迪、腾势、方程豹、深蓝汽车、极狐汽车等在内的多家车企,将从明天( 7 月 1 日)起,启用全新购车政策;
现有的报价方案和政策即将全部作废!
这消息一出,网友炸锅了:
" 不大可能取消价格优势的,毕竟大部分人买就是图便宜。 "
" 主要是半年销售任务完成了。 "
" 感觉是逼单的促销手段。 "
" 好戏在后头呢。 "
" 还是先了解一下,观望一阵后续发展趋势吧。 "
......
网友各种质疑不断,有猜测车企集体反悔的,有说价格战要结束的,还有说这只是一场营销套路的?
咱今天就来看看,车企们到底在搞什么。
事情还要从前两天网传的一张比亚迪内部文件图片说起,也就是前面开篇第一张图,有媒体也向比亚迪方面求证,没有得到官方回应。
不过,也有一线销售人员声称图片内容是真的,并直言二季度要结束了,7 月份会有新的销售政策出来。
只是这事儿被爆出来的也不止比亚迪一家,才让事情更加耐人寻味。
其实我们简单回顾下这场旷日持久的 " 价格战 ",从年初打到现在,也有半年之久了。
拿比亚迪主力军来说,都已经有多次官宣降价,带动行业跟降的。
例如今年 2 月,比亚迪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发布 " 天神之眼 " 系统,并将 21 款车型价格下探至 7 万级;
再到 3 月,比亚迪秦 DM-i 等车型进行大幅度价格调整,最高降幅达 1.6 万元;
最近就是在 5 月 ,比亚迪推出限时一口价或限时补贴的促销活动;
涉及王朝网、海洋网共 22 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达 5.3 万元。
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逼得其他品牌不得不跟进。
之前我们也聊过,吉利、奇瑞等多款车型价格进一步下探。
眼看各大车企价格战打得正酣,为啥这时候传出要在 7 月调整政策呢?
首先,比较常规的,车企的销售政策,本身也不会一套方案用全年,时不时调整也正常。
其次我们也可以从国补政策阶段性调整方面来考虑。
这个月全国多地国补页面显示 " 额度用尽 "、" 系统升级 ",这事儿我们也聊过,最新消息是预计国补会在 7 月启动第二轮补贴。
所以车企选择在这个节点调整政策,大概率也会跟国补新政同步。
当然这也不是说接下来车企价格战会加磅,后半年买车会越来越便宜。
还有一个变量需要考虑进去,车企价格战,是不被高层支持的。
去年 7 月高层会议就明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 " 内卷式 " 恶性竞争;
今年 3 月也在工作报告里面写了,要综合整治 " 内卷式 " 竞争。
换句话说,车企不能长期走价格战这条路,可能会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探寻新的竞争方式。
所以综合来考虑,既然现有优惠政策即将作废,那么接下来的新政策会往哪些方面去定?
咱大胆推测下,鉴于国补明确会持续到今年年底。
那新能源车最高能获 2 万元补贴,车企自身这边的补贴力度,就有可能会回调,比如 " 限时一口价 " 的优惠力度会减少等等这类操作。
而且呢,7 月新政里,有可能 0 首付、超长分期等金融方案也可能会减少。
也就是说综合优惠大概率会减少。
那行业之间又这么卷,车企最终怎么抢占市场份额呢?
要么从技术层面去突破,要么从性价比中去突出重围。可以借鉴鸿蒙智行、小米的策略。
同质化的产品价格战,其实很难有最大赢家,感觉还是要更注重细分市场的精准打击。
而我们作为消费者呢如果抢在 6 月获得了捡漏机会,特别是那些叠加了国补和车企补贴的车型,优惠力度确实诱人,那肯定是最好的。
那计划今年下半年出手的消费者呢,也不必过分恐慌性购买,国补会持续到年底,且车企间的竞争压力依然存在,新政策可能会调整优惠形式,但不太可能全面涨价。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部分商家可能存在 " 先涨后补 " 的情况,建议大家多跟踪至少一个月的历史价格,谨防虚假优惠。
昂,对了,如果贷款购车,不要只看月供金额,要算清总利息成本。
7 月后有可能会出现金融政策收紧的情况,还是不要过度依赖超长期贷款。
从目前信息看,这次政策调整更像是行业自我调节的一次尝试,并不意味着价格战彻底终结了。
可以预见的是,7 月后的汽车市场,可能会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单纯的价格厮杀现象过时了,技术、服务、品牌等综合实力的比拼才是重点。
不管怎么说,对消费者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那今年下班年的车圈到底会怎样发展,咱拭目以待吧 ......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腾讯新闻、新浪微博等其他网络信息
编辑:CR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