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电鳗号 / 文
近日,创业板进一步明确了 " 轻资产、高研发 " 企业的认定标准,这一政策调整预计将使约 200 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受益。新规不仅强化了创业板支持科技创新的定位,也为具备高成长潜力的企业提供了更清晰的上市路径,彰显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此次创业板修订的核心在于优化上市门槛,重点考察企业的研发投入、技术壁垒和成长潜力,而非单纯依赖资产规模或短期盈利。具体来看," 轻资产 " 企业通常指固定资产较少但无形资产 ( 如专利、核心技术 ) 占比较高的公司 ;" 高研发 " 则要求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调整有助于引导资本流向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避免 " 重资产、低效率 " 的传统模式制约新兴产业发展。
据业内估算,新规落地后,约 200 家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将受益,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些企业大多因前期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而难以满足传统上市标准,新规的灵活性为其提供了关键的资金支持。同时,创业板市场的扩容也将增强板块活力,吸引更多长期资本关注硬科技赛道。
创业板此次调整不仅是一次规则优化,更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从 " 规模崇拜 " 向 " 创新驱动 " 的转型。过去,部分优质科技企业因财务指标受限被迫远赴海外上市 ; 如今,政策更强调企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前景,有助于留住本土创新力量。长远来看,此举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迈进,契合 " 科技自立自强 " 的国家战略。
可以预见,随着创业板持续深化改革," 轻资产、高研发 " 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资本与创新的深度融合,也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