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07-01
真.磁吸充电来了!国产又要吊打苹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来源:雷科技 AI 硬件组 |   编辑:三明治

咋说呢,咱们账号虽然老是聊些新鲜事,但今天,我反而是想把开场的时间往前面倒一倒。

大概在五年前,也就是 2020 年吧,苹果在 iPhone 12 系列上全面焕新,该系列产品不但回归了直角设计,标准版从 LCD 屏升级为 OLED 屏,最重要的是首次应用了一项新特性——

Magsafe

Magsafe 的原理很简单,只要在 iPhone 机身背面内藏一圈超薄磁铁阵列提供磁力,就可以帮助无线充电器、甚至其他拥有着磁力的配件实现精准吸附。

正是这样的设计,让很多配件周边成为了可能,苹果也在此基础上,通过 MFI 授权推动了第三方磁吸充电配件、卡包、充电宝、手机壳、车载充电器等配件,把周边生态做了起来。

如今看来,与其说 Magsafe 是特性,不如说是苹果配件生态的一把抓手。

这种市场潜力,自然会被其他厂商看上。

(图源:微博)

近日,根据微博爆料博主 @数码闲聊站的最新消息," 阿绿 " ——也就是 OPPO 的代名词,正在测试真・磁吸无线充,其设计和苹果略有不同,成功绕开了苹果为 Magsafe 注册的一系列专利。

真的假的?莫非国产安卓磁吸生态要步上正轨了?

安卓磁吸充电爆发

事实上,安卓阵营对磁吸无线充电的求索,在苹果发布 Magsafe 之后就开始了。

2021 年 8 月,realme 真我召开了 " 未来引力 " 磁吸技术全球发布会,推出了安卓首款无线磁吸充电技术MagDart,同时也是当时全球最快的无线磁吸充电技术,直接就把磁吸充电的功率干到了 50W。

(图源:realme)

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款方案的充电效率是苹果 Magsafe 的 8 倍。

2022 年 2 月,努比亚发布了 Z40 Pro 引力版,刨去各种参数不说,这款产品最大的创举就是在机身引入了一套磁吸充电技术,支持最高 15W 功率,这是行业第一款集成磁吸无线充电的安卓量产机型。

(图源:努比亚)

同时,这也是截至目前业内唯一一款集成磁吸无线充电的安卓量产机型。

在随后的日子里,各家安卓厂商陆续都有披露自己在磁吸无线充电方面的尝试,例如小米公布的 " 小感量 + 磁吸 " 无线充电,魅族 PANDAER 的 mMagnet 系列磁吸配件,但就是迟迟没有更多支持磁吸无线充电的量产机型。

直到去年,OPPO Find X8 系列的到来,带来了OPPO Mag磁吸生态。

(图源:OPPO)

力求建立安卓首个磁吸生态的 OPPO,不但推出了包括磁吸无线充电器、OPPO 磁吸能量卡在内的大量磁吸配件,还公布了磁吸保护壳规格参数,让配件厂商可以更好的进行适配。

在此之后,类似的磁吸配件生态迅速扩展开来,包括小米、vivo、荣耀均推出了类似的磁吸配件,但是像 OPPO 这样深度扩展生态,甚至带来高速磁吸无线快充的厂商始终是少数。

不难看出,安卓厂商对于是否推进磁吸生态,始终是有些疑虑的。

" 真 . 磁吸 " 真在哪里?

有趣的是,即便是目前最激进的 OPPO,整个磁吸生态都是建立在 " 磁吸保护壳 " 上的。

不同于 iPhone 的内置磁铁,这种通过保护壳来实现的磁吸功能,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压缩电池的 " 生存空间 ",毕竟对很多消费者来说,比起一个利用率存疑的功能,还是实打实的续航能力更加实在。

当然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完全依赖手机壳的磁吸功能,摘壳后可以说 " 一夜回到解放前 ",而且在机身之上叠加保护壳的做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充电功率和散热效率,只能说勉强解决了安卓手机没有磁吸功能的燃眉之急。

所以 OPPO 嘛,肯定还是想做 " 真 . 磁吸生态 " 的。

问题在于,苹果的 Magsafe 是私有技术,本身是不对外开源的。这导致早期安卓厂商的磁吸无线充电基本都是普通无线充电结构的 " 魔改 ",表面上实现了带磁吸功能的无线充电,实际上却存在充电效率低下、磁吸结构不稳定等问题。

尽管 WPC 无线充电联盟在 2023 年公布了 Qi2 无线充电技术标准,但是这项技术的充电功率太低,对应的无线功率频段在国内还遭到了禁用,就更不可能被国产安卓厂商看中了,最大的作用可能还是推动了更多配件厂商生产带磁吸功能的配件。

为了折腾出更符合需求的磁吸方案,OPPO 这次可能又是一次 " 从 0 开始 "。

我去看了一下,对于这个消息,线上用户的态度还是相对积极的。大多数人认为,既然是厂家能够给到的功能都应该 " 多多益善 ",而且高端的旗舰手机很需要这些独特的卖点支撑,前提是 " 价格 " 合理,且不牺牲其它体验。

至于反方,自然也有自己的论点。正如数码闲聊站所说,要在机内集成磁吸设计,就必然会牺牲原有的电池容量,相比于使用率不高的无线充电,这些消费者倾向于更大的电池、更好的散热性能。

属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磁吸充电普及任重道远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安卓厂商这边对于磁吸无线充电的态度,一直都停留在 " 浅尝辄止 " 呢?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用户需求不够强烈

说句实话,我本人都算是无线充电的资深爱好者了,至少买了三个充电底座和各种零零散散的周边配件,平时只要能把手机随手扔在充电底座上,就绝对不会多一步接个线的那种人。

即便是这样的我,对于磁吸生态的必要性都要打个问号。

就更别提我身边这堆同事了,这些人需求突出的就是一个 " 充电要快 ",能给手机接上 120W 的有线快充,就绝对不会在 50W 的无线充电底座上做妥协,毕竟花个大价钱换来没啥提升的充电体验,也只有我这种懒狗会比较喜欢。

至于有人会问,那为什么 OPPO 这么执着于实现了自主磁吸无线充电方案。

在我看来,这是他们的产品策略决定的。如今 OPPO 的产品可谓是 " 全盘果化 ",苹果的 Action Button、触控拍照键一个不落,各种生态互联也是面面俱到,那么果粉最熟悉的磁吸生态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或许,在 " 果化 " 浪潮的影响下,未来其它安卓厂商也会希望将磁吸生态做成长板,以此媲美 iPhone 的体验。

当然,在小雷看来,磁吸无线充电可能只是手机无孔化的第一步。

从魅族 Zero 到苹果 Magsafe,这么多年来,几乎每家厂商手机厂商都在探索无孔手机的可能性,根据苹果去年披露的一项名为 " 与电子设备通信的附件设备 " 的专利申请,他们已经开始探索 Magsafe 技术在数据方面的潜在应用,让 Magsafe 做到设备间的数据交互。

但要说这些还太早,至少在未来几年,有线传输和充电都会是效率最高的形式,无线充电的普及之路还得慢慢走。

至于磁吸无线充电生态的规范化和统一化,那就更是后话了。

    

欢迎扫码添加小雷微信

记得备注想进群的手机品牌哦

跟小雷一起畅聊数码与科技

End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安卓 magsafe 无线充电 oppo 努比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