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浩
来源:图虫
随着 2025 上半年收官,公募基金半年度业绩随之揭晓。
在经过一季度科技板块的疯狂行情后,二季度创新药成为市场新一轮风口。
在经历最近半个月的小幅回撤后,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依然凭借逾 85% 的净值增长,成为上半年表现最好的产品。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 上半年净值增长均超过 50%。
创新药之外,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同样亮眼。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等多只基金,第二季度涨幅超过 20%。从半年度业绩来看,这些北交所主题基金,半年度净值增长最低也接近 30 个百分点,排名同类基金前 5%。
北交所主题基金表现亮眼
具体来看,Wind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全市场共有 77 只基金(不同类别分别计算)实现超过 50% 的净值增长。其中,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凭借重仓港股创新药,其 C 类、A 类以 86.00%、85.64% 的增长,成为业内收益表现最佳的基金。在 6 月下旬创新药回调前,该基金一度实现业绩翻倍。
冷文鹏管理的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收益表现仅次于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该基金 A 类、C 类份额上半年分别实现 82.45%、82.10% 的净值增长。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上半年表现同样不俗。作为 2023 年冠军基,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上半年收益达到 72.16%,排名全市场第 7。
事实上,以北交所为主要投资方向的权益产品,在 2025 年一、二季度均实现相当程度的增长。除了上述产品,叶勇管理的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 A、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 C,马翔、马磊二人合管的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 A、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 C,上半年业绩增长均超过 50%。
全市场基金名称带有明显北交所字样的 20 只主题投资产品,在 2025 年第一、第二季度全部都实现正增长,上半年业绩表现最末的嘉实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 C,其回报也达到 28.58%,远超过同类产品 7.80% 的平均涨幅,排名行业前 5%。
四大方向存投资机会
不同于多数沪深股票,北交所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创新型中小企业,主要具有高研发投入、专精特新集聚、战略性新兴行业三大特征。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 90%。此外,北交所股票波动限制较为宽松,扣除新股后单日上下浮动最高可达 30%。
以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为例,这只 2023 年收益排名第一的基金,在当年实现 58.55% 业绩增长后,2024 年继续上涨 28.16%。加上 2025 年前两个季度的 72.16% 回报,该产品单位净值自 2021 年末成立后,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已达到 2.3140。
顾鑫峰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北交所有很多专精特新或细分领域中的龙头,如 AI 行业的服务器液冷细分龙头、研究胶原蛋白行业唯一拿到三类器械证的企业、以及研究算力运维和服务行业龙头均在北交所挂牌。这些公司在细分行业地位较为稳固,长期业绩增长有所保证。不过,目前多数公司的净利润体量并不算大,在 5000 万到 1 亿元之间,但这其中部分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具备技术突破能力,未被资金充分关注。
对应到企业市值端,当前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多数仍为中小盘股。对于这类企业,不少重仓北交所标的的基金经理均表示,应考量相关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估值纪律相统一。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的 2025 年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中,锦波生物、开特股份、路斯股份、康农种业、康比特、青矩技术、民士达、常辅股份、五新隧装、瑞华技术(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约基金规模 59.47%),多数股票的市盈率低于 40 倍。
与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情况类似的是,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等产品中,同样对投资标的市盈率控制较为严格。但与顾鑫峰集中持股不同的是,根据 2025 年基金一季报,中信建投基金的冷文鹏仓位配置更为分散,前十大重仓股合计仅占 36%。叶勇管理的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重仓份额稍高,前十大重仓股份额约为 50%。
从市场走势综合来看,2025 上半年中小盘股走势明显优于大盘股。中金公司指出,虽然经历前期上涨,小盘股估值有所抬升,短期波动也可能加大,但当前环境或仍有利于偏小盘风格演绎:产业趋势及宏观环境等相对利好小盘风格演绎,大小盘估值及拥挤度对比尚未达到极值水平。
永赢基金方面则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对于下半年 A 股市场的走势预期,指数方面受制于关税不确定性仍存、盈利缺乏弹性,指数级别向上的行情难度依然偏高;从下行风险来看,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已成为明确政策目标的背景下,类平准基金的资金托底意愿较强,市场出现大幅调整的概率也相对有限。
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内需逐步回稳,永赢基金认为,全 A 股非金融盈利增速未来或将见底,但后续向上的空间及弹性预计均相对有限。
下半年预计 A 股将呈现更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投资机会主要集中于科技、新消费、稳定红利以及中央加杠杆四大方向:泛科技领域重点关注国产算力、AI 软硬件应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军工等领域;体验式消费、AI+ 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形式带来的投资机会;长久期稳定红利的确定性溢价有望延续,关注银行、电力、交运、运营商等;四是景气的确定性较强,不易受外需、国内私人部门与地方政府需求扰动的电力(核电、风电、电网)、新疆煤化工、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