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豹哥。
你说奇怪不奇怪?满大街的女人一边扯着嗓子喊 " 婚姻是女人的坟墓 ",一边又在相亲角挤破头,交友软件上刷屏自拍,恨不得把 " 求偶 " 二字刻在脑门上。这不就是左手举着喇叭骂街,右手忙着抢钱吗?
她们到底图什么?嘴上喊着 " 不婚不育保平安 ",身体倒是诚实得很——说白了,这群人不过是怕自己年纪大了没人接盘,当不成 " 长期饭票 " 的受益人,这才急吼吼地要把自己塞进婚姻的壳子里,再趁机捞一把。
有人说这是 " 精神分裂 ",我倒觉得这是赤裸裸的生意经。婚姻对她们不利?那怎么不去当尼姑?怎么不去签独身协议?反而天天研究怎么钓金龟婿,怎么让男人 " 上交工资卡 ",怎么在房产证上抢着加名?
真相再明显不过:她们比谁都清楚婚姻能带来什么好处,但偏要装出一副受害者的可怜相,好让男人背上道德债。男人付出彩礼是 " 传统美德 ",女人收钱却是 " 生育补偿 ";男人上交工资是 " 责任担当 ",女人管钱却是 " 家庭牺牲 " ——横竖都是男人的错,她们只管坐收渔利。
你问她们凭什么理直气壮?因为她们早把 " 性别红利 " 玩成了产业链。张口闭口 " 家暴 "" 丧偶式育儿 ",可这些极端案例能代表所有婚姻吗?她们把个别悲剧包装成普遍现象,不过是为了制造恐慌,逼男人加倍 " 赎罪 "。
情绪价值要拉满,转账红包不能停,仪式感必须堆成山,彩礼少了就是 " 不尊重女性 " ——这哪是谈恋爱?分明是开清单敲竹杠。更可笑的是,这帮人还要标榜自己是 " 独立女性 ",一边伸手要钱,一边嘲讽男人 " 普信 ",恨不得把对方踩进泥里再啐一口:" 给钱是你活该!"
你说她们奸诈?这词都算客气了。真正的算计藏在 " 平等 " 面具下。她们要的不是平等,是特权。婚前要求男人有房有车,婚后要求男人承包家务,孩子必须随母姓,公婆最好别露面——但凡男人提出异议,立刻扣上 " 爹味 "" 封建 " 的帽子。
更绝的是,她们连责任都能转嫁:工资上交叫 " 安全感 ",但男人失业就是 " 没本事 ";过节收礼叫 " 浪漫 ",但男人想要温情就成了 " 情绪勒索 "。双标玩到这份上,简直是把婚姻当成了零风险对赌——赢了通吃,输了甩锅。
有人替她们辩解:" 这是社会压迫的结果!" 放屁。真受压迫的人早躲进深山了,哪会精心 P 图钓凯子?真正的原因就俩字:贪婪。她们既想享受传统婚姻的经济保障,又想摆脱传统婚姻的义务束缚;既要现代女性的自由光环,又要旧时代姨太太的锦衣玉食。
这种 " 好处全占,坏事不沾 " 的算盘,连华尔街投行都得直呼内行。更悲哀的是,这群人自己都不信那套 " 受害者理论 " ——真要觉得婚姻是火坑,早该劝闺蜜别跳了,怎么反倒互相攀比钻戒几克拉、蜜月去哪国?
健康的男女关系什么样?就一句话:谁也别把谁当傻子。男人不必当提款机,女人不必当免费保姆;彩礼可以商量,但别当成赎身费;家务分工谈妥,但别搞成绩效考核。婚姻的本质是合作,不是精准扶贫。
可惜某些人永远听不懂——她们宁可把爱情变成买卖,把伴侣当成 ATM,也要维持 " 小仙女永不犯错 " 的人设。
所以兄弟们,擦亮眼睛吧!真正过日子的女人,不会把 " 男人占便宜 " 挂嘴边,更不会把婚姻当成阶级跃迁的跳板。她们要的是互相扶持,不是单方面供奉;谈的是感情厚度,不是账户余额。
下次再遇到开口闭口 " 性别压迫 " 的,直接反问一句:" 您这到底是找对象,还是找冤大头啊?"
(完)
.......................................................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和星标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