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 IPO 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一家连续亏损三年的公司,IPO 过会成功!
AI 制图
没错,说得就是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禾元生物 ")。7 月 1 日,上交所召开的 2025 年第 21 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上,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禾元生物的上市申请顺利通过。
禾元生物的这次过会具有重要的象征性意义:成为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的 IPO 企业。
6 月 18 日,证监会宣布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禾元生物的成功过会,成为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受益者,也为其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未盈利企业提供了成功示范。
那么,发审委为何会选择禾元生物作为首个试验者?禾元生物又是凭什么闯关成功?它的未来风险有多大?
禾元生物成立于 2006 年,是一家从事创新药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我们来看看它的经营 " 成色 "。禾元生物的收入主要来自科研试剂等非核心产品(2024 年营收 2521 万元),核心产品尚未有利润贡献,2022 年至 2024 年分别亏损 1.44 亿元、1.87 亿元、1.51 亿元,属于持续亏损状态,三年累计亏损超 4.8 亿元。目前来看,它的经营是差的,如果没有大量输血,公司的可持续经营会是个大问题,所以它急需要 IPO 融资,以解资金之渴。
经营不好,能打动发审委员的只能是它的产品或者说技术了。我们来看看禾元生物的产品。据招股说明书,公司的核心产品为 HY1001(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主要功能是补充或提高血液中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一款 1 类新药,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被国家药监局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该产品,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药物,或近期入市,从而打破我国 60% 人血清白蛋白依赖进口的困局。而被发审委员看重的是禾元生物的 " 稻米造血 " 技术(水稻胚乳细胞表达体系),它代表合成生物学与医药的跨界融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技术路径具有独创性。
就上述情况来看,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似乎就是为禾元生物这样的企业量身定制: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40 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显然,科创板的大门已为禾元生物打开,接下来就需要禾元生物证明自己了。目前,它有几个风险需要面对。
1、核心产品的上市,并证明自己的效能,夺取它预期中的市场份额。
2、它还有一场与美国 Ventria Bioscience 公司持续多年的官司要打,与 Ventria Bioscience 的专利纠纷导致部分产品被禁止在美销售,若败诉可能限制国际化并引发高额赔偿。
3、如果未来未能实现盈利,禾元生物的信披质量以及和投资者的沟通,也会面临较大挑战。
笔者真心希望,禾元生物不负监管层的大力支持,不负投资者的期待,成为一个值得书写的 IPO 成功典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