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智能极客
近日,深圳南山万科云城的罗马仕总部客户接待区一片冷清。蓝鲸科技记者现场观察发现,访客登记表空白、员工寥寥,一位内部员工向媒体透露:公司充电宝业务现已全面暂停。这场危机源于一场涉及 49 万台移动电源的召回行动——这也是国内充电宝行业首次出现单品牌召回规模超 40 万的事件。目前罗马仕每月面临高达 1-2 亿元营收损失,业务团队正疲于应对产品召回,已无暇顾及新订单处理。
核心矛盾指向电芯供应链
根据召回公告,涉事充电宝的电芯存在原材料隐患,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燃烧风险。多方信源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罗马仕核心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的代工环节——江西某代工厂在生产时违规替换了电池内部关键材料 " 隔膜 "。这种厚约 10 微米的绝缘材料,本应承担阻止正负极接触、传导锂离子的双重职责。廉价替代品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不足,导致电芯存在短路风险。安普瑞斯虽宣称 " 不知情 ",但因其生产资质已被吊销,为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多家品牌配套的充电宝电芯 3C 认证同步暂停。
行业价格战埋下隐患
这场产业链风波暴露了充电宝行业长期存在的质量困境。业内人士透露,在电商平台上标称 "20000mAh" 的充电宝出厂价已跌破 80 元,而同等容量下,优次电芯价差达 30%。为压缩成本,部分代工厂将隔膜厚度从 12 微米削减至 8 微米,或使用低闪点的电解液。市场监管数据显示,2020-2023 年网售充电宝不合格率从 19.8% 攀升至 44.4%。当被问及质量问题频发的原因时,某华强北档口老板直言:" 价格战压力下,品牌商对供应链的把控容易松懈。"
企业进入强制整改周期
现阶段罗马仕所有充电宝相关产品的 3C 认证已被暂停,直接导致其产品在主流电商平台全线下架。深圳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已上门核查,整改至少需持续一个月。公司内部人士表示,恢复销售的前提是完成产品召回和技术整改,同时重塑营销体系:收缩线上业务规模、清理粗放式代理模式。这也反映出行业生态的变化——工信部正加速推进《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修订,新增针刺、挤压、热滥用等安全测试标准,部分头部品牌已开始转向 ATL 等高端电芯供应商。
消费者召回遭遇现实困境
产品召回的实际执行同样面临挑战。顺丰、京东等快递企业因安全风险已拒收涉事充电宝,迫使罗马仕更新处理方案:用户需将设备放电后浸泡盐水 24 小时再寄回。与此同时,民航局新规明确要求自 6 月 28 日起,无 3C 标识或被召回批次充电宝禁止登机。业内专家建议消费者自查设备 3C 认证状态,对于鼓包、发热异常的产品应立即停用——毕竟在行业洗牌期间,安全冗余比价格优势更值得关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