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各位脑海中的第一答案是什么?
地段,还是产品?
都错了,这些只能吸引购房者走进楼盘,却不足以让他们刷卡买单。
低于预期或周边的首开价格,才是上半年广州红盘的唯一共同点。
01
这些新盘的首开价 全是惊喜
我们以最新开盘的楼盘为例。
广州南站的万科檐屿城,首推建面约 77-107㎡三至四房,开盘单价 2.3-2.8 万 /㎡,总价 186-301 万。
这价格在南站板块是什么水平呢?
峻銮,均价 4.5 万 /㎡,总价 350 万起;
广州城投领南府,均价 3.2 万 /㎡,总价 300 万起;
品秀星瀚,均价 3.2 万 /㎡,总价 270 万起。
万科是直接将广州南站的房价,从均价 3 字头打下来 2 字头,总价门槛几乎砍下来一半!
这上百万的差价,不比什么都好使嘛。
更不用说,万科檐屿城还有超 120% 的得房率,从产品上占有天然优势。
最终,开盘当天售出 267 套,去化超 9 成。
另一个典型的新盘,黄埔未来城,开盘价格核炸整个黄埔市场。
丢出的第一个,是 " 保价购房 " 的承诺。
针对开盘两天内购入的客户,项目将保价到清盘,如果中途同户型、同楼层出现降价行为,开发商将补偿差价、换房或者退房。
丢出的第二个,2 字头起的价格。
项目首推 1#4# 建面约 125㎡、130㎡和 169㎡四房,算上开盘当天的 98 折,单价 2-2.9 万 /㎡。
总价最低约 270 万,就能拿下一套黄埔大四房。
旁边的万科黄埔新城,均价还在 3 万 /㎡,低层特价单位才有 2 字头,总价两百多万只能买三房。
这算不算,卷他人者,亦被人卷……
北侧的富力新城,赶在黄埔未来城开盘前紧急调价,均价降至 2.2 万 /㎡,四房总价 250 万左右。
但,这可是旧规户型啊。
总价多个二三十万,首付只多个 10 万左右,得房率从 80% 升级至 130%。
我就问,换你你怎么选?
黄埔未来城的价格,甚至与增城第一梯队的新盘不相上下,譬如华润置地公园上城和广州城投 · 禧悦府,均价都得 2.1 万 /㎡。
价格这么低了,这么可能会卖得差——开盘当天去化超 9 成,热销表现符合市场预期。
还有白云区沙太路的越秀 · 云萃,首推 4# 建面约 88㎡、107㎡四房,当天几乎 " 日光 "。
均价 5.3-6 万 /㎡,与一期的越秀 · 云悦看齐,继续跟周边二手倒挂,等于买入即赚。
海珠市二宫的君曜府,首开建面约 82-122㎡三至四房,现场消息去化超 8 成。
折后约 5-5.8 万 /㎡,周边没有新盘可以对比,但跟附近楼龄 10 多年的二手小区 PK,价格几乎持平。
开盘再早一点的,广州地铁地产两个新盘,第一波的热销也是靠性价比出圈的。
还有绿城双子,虽然开盘跟 " 便宜 " 没关系,但首波价格都是比吹风价低,加上展示区呈现出来的品质感和颜值属于片区数一数二。
因此,也给买家营造出一种质价比颇高的感觉。
不要说,只盯着刚需改善项目来看,今年上半年卖得好的豪宅,开盘价格也是诚意满满。
珠江新城东的保利天曜(《珠城东的保利天曜,吹风价出来了!》),首开约 8.8-11.8 万 /㎡;琶洲南的保利天奕(《粉丝看房记|看完保利天奕,买家竟说 " 便宜 "!》),开盘卖 7.1-9 万多 /㎡。
无一例外,售价都比吹风价低,同时比周边在售新盘、标杆二手小区便宜。
02
低价开盘背后 是 " 确定性 "
通过前面的复盘,大家可以发现:
这些新盘的开盘价格,要不往死里卷,直接做板块新房市场的门槛新低!
没有一手竞品?那就跟周边二手房倒挂。
另一种思路,营造价格上的落差感。
譬如把品质拉高,把身段放低,然后拿出一个低于吹风价、但符合市场水平的开盘价格,接着低开高走,加推稍稍涨价。
图源:广州黄埔发布
不管哪种思路,性价比也好,质价比也罢,只要价格到位,有惊喜,项目都不会缺买家的。
极端一点来说,哪怕配套和硬件有硬伤,只要价格足够便宜,任何缺点都能被视而不见。
由此可见,大部分买家还是对上一轮的降价现象心有余悸,同时对未来房价预期有所保留。
因为一个相对低的价格,往往代表着更高的确定性——万一楼市下行,自己能亏得少一些。
对开发商来讲,也是一样。
首开低价,利润空间可能少了,但薄利多销啊,还能减轻整个项目资金压力。
求稳,高于逐利之上。
说白了,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大家还在目前的楼市中,寻找着最大的确定性。
想了解更多楼市动态的朋友,欢迎加掌牛哥微 zhanglouniushi ,一起来聊聊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