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盛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火愈发炽热。
随着 6 月销量数据的全面揭晓,一场关于头部争霸与生存突围的新势力之战已然开启。鸿蒙智行以 52747 辆的销量在近几个月首次超越零跑,登顶 6 月新势力销冠,零跑则以 48006 辆的销量成绩紧随其后,理想的销量达 36279 辆,虽然环比有所下滑,但依旧保持领先……
数字背后,不仅是厂商们技术路线的交锋、更是用户心智的争夺,在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当下,一场关乎未来行业走向的巅峰对决,正在上演。
头部争霸:
鸿蒙智行、零跑、理想、小鹏的巅峰对决
鸿蒙智行:以生态协同改写行业规则
在 2025 年 6 月,鸿蒙智行取得了 52747 辆的销量成绩,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以生态协同改写行业规则,登顶 6 月新势力销冠。
问界方面,在 6 月交付辆达 44685 辆,其中,问界 M9 交付 13718 辆,累计交付已经突破 20 万辆,稳居 50 万元级市场的销量冠军;问界 M8 则是交付 21185 辆,称霸 40 万元级市场。
享界方面,享界 S9 在发布推出增程版后,销量也取得了显著的提升,6 月交付 4154 辆,环比大增 94.7%,是 30 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品类的第一名。
智界方面,累计交付已经突破 10 万辆,上半年累计交付 46600 辆,同比增长 257%。
尊界方面,自尊界 S800 上市以来,仅用了 19 天时间就实现了大定突破 5000 辆的成绩,上市首月大定突破 6500 辆。目前,尊界 S800 已于 6 月 26 日开启先行者交付,具体的市场反馈,则要等到 7 月份才能知晓。
鸿蒙智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离不开其生态协同的能量。在华为的赋能下,鸿蒙智行拥有 " 技术 + 渠道 + 生态 " 的协同优势,无论是鸿蒙座舱与 ADS 智驾的极致体验,还是鸿蒙智行强大的线下渠道网络,还是华为的市场号召力,都为其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用户触达能力。
这也反映出一个市场情况,那就是市场已经从单一的产品力比拼,升级为生态协同能力的全面较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鸿蒙智行的产品主要集中于高端、豪华阵营,而随着未来网传定价 15 万 -25 万元的尚界车型发布,鸿蒙智行的产品将进入规模更大的大众消费市场。届时,凭借鸿蒙智行的生态协同能力,尚界品牌有望成为市场中下一个黑马。
零跑汽车:全域自研的 " 价格屠夫 ",规模效应铸就护城河
在 2025 年 6 月,零跑销量达 48006 辆,同比增长超 138%,连创历史新高,累计交付已经超过 80 万辆。
零跑官方账号更是称其产品为 " 理想消费时代趋势下的理性必选 "。从这句话背后,不难读出零跑成功的原因。
其始终坚定执行 " 全域自研 " 战略,在供应链环节,更是将成本控制到了极致,使其产品在保证高配置的同时,还能拥有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这让零跑受到了大众消费者的喜爱。
而随着销量增长,规模效应的不断增加进一步摊薄了零跑的研发、制造成本,使其构建起了强大的护城河。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零跑的技术平权和高品价比之刃,正在成为刺破市场壁垒的终极武器。
理想汽车:阵痛后的强势反弹,组织力成关键胜负手
在 2025 年 6 月,理想汽车交付量为 36279 辆,累计交付量达 1337810 辆。
在经历了 MEGA 风波和短暂调整期后,理想汽车凭借强大的组织执行力,快速调整产品策略,放缓纯电节奏,强化增程优势。目前已经构建了 L6、L7、L8、L9 形成的庞大家用 SUV 市场基本盘。
而 MEGA 车型在推出 MEGA Home 版后,理想 MEGA 已经成为 50 万元以上不分能源形式的 MPV 销量第一。
现如今理想方面在稳住基本盘的同时,又重新参与了纯电市场的竞争,家庭六座纯电 SUV 理想 i8 即将上市,家庭五座纯电 SUV 理想 i6 也将于 9 月上市,形成 4 款增程电动 SUV+1 款旗舰 MPV+2 款高压纯电 SUV 的产品布局。
理想的动作也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在产品和技术之外,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已成为新势力巨头决战下半场的核心能力。
小鹏汽车:辅助驾驶技术长板撬动市场爆发
在 2025 年 6 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 34611 辆,同比增长 224%,已经实现连续 8 个月交付量超 3 万辆。在今年 1-6 月,累计交付已达 197189 辆,超过 2024 年全年交付量。
其中,小鹏 X9 在第二季度交付 7451 辆,同比增长 41%,环比增长 112%,2025 款小鹏 X9 上市至今已连续两个月蝉联纯电 MPV 销冠。
小鹏 P7+ 则是凭借全球首款 AI 汽车的优势,以 AI 智能辅助驾驶和豪华舒适配置,创下了 62000 辆的交付成绩,连续 7 个月成为 15 万元 -20 万元中大型纯电轿车销量冠军。
小鹏 MONA M03 上市至今,已经连续 10 个月交付破万,成为 A 级纯电轿车市场中 AI 智能辅助驾驶的标杆。
小鹏 G6 则是在 6 月交付 8700 辆,其不仅全系标配 AI 智能辅助驾驶,还拥有 5C 超充 AI 电池等产品优势。
总的来说,小鹏车型的热销离不开 AI、智能辅助驾驶等新兴技术,而这正是小鹏汽车的优势所在,销量的增长也宣告了其以 " 智能辅助驾驶 " 为核心标签的战略取得阶段性胜利。与大众的深度合作也为其提供了强大的资源背书。
在经历了之前的销量低迷后,小鹏的翻身仗证明了,在新能源汽车下半场,领先的智能化体验正在成为决定性的差异化优势和增长引擎。
在第一部分,我们选择的是销量超过 3 万辆的新势力,其中鸿蒙智行凭借生态协同优势,交付突破 5 万辆,位列第一。零跑的 " 价格屠夫 " 标签、理想的强大组织力、小鹏的 AI 智能辅助驾驶长板也是各有优势,并且均有着新产品的规划,有望在未来争夺新势力销冠的宝座。
中间突围:
深蓝、小米的强势进击与蔚来的多品牌答卷
深蓝汽车:背靠大树好乘凉,央企新能源销冠的 " 快 " 与 " 稳 "
2025 年 6 月,深蓝汽车交付达 29893 辆车,同比增长 79%,环比增长 17%,稳居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
深蓝汽车的成绩有目共睹,接近 3 万辆的销量成绩有望在下个月取得突破,进入第一梯队的争霸之中。
此外,深蓝汽车还是传统巨头新能源转型大象起舞的典范,依托于长安汽车强大的研发、制造、供应链和资金实力,展现出了惊人的 " 深蓝速度 "。
在背靠大树的情况下,深蓝还拥有独立运营(机制灵活)和定位精准(主流市场,科技属性)的优势,其全球交付量已经在 6 月 10 日突破 50 万辆,SL03、S07、S05 等车型均拥有出色的设计、领先的产品力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并且覆盖主流家用市场,堪称传统巨头孵化的 " 新势力 " 的成功代表。
小米汽车:现象级开局,新势力销量冠军 " 种子选手 "
在 2025 年 6 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 25000 辆。
可怕的是,这只是 2025 年 6 月的终点,而不是小米汽车的终点。
在小米 SU7 热卖的当下,小米 YU7 上市 18 小时,锁单量就突破了 240000 辆,创下了汽车市场的一个奇迹。
而小米的爆单,一方面是小米 " 米粉经济 " 向 " 米车生态 " 的跃迁,雷军用一部车打通了智能生活的任督二脉,让 " 人车家全生态互联 " 成为席卷市场的飓风。
另一方面,小米产品极致的设计和性能参数,以及小米庞大的用户基数、雷军个人 IP 的赋能,也是小米产品成为爆款的重要因素。
目前,有车主反馈 YU7 下订提车时间过长,相信随着产能释放,240000 的锁单量加上小米 SU7、小米 SU7 Ultra 的热卖,小米将极有希望成为争夺新势力销冠的种子选手。
蔚来汽车:多品牌战略初具成效,新车型未来可期
在 2025 年 6 月,蔚来交付新车 24925 辆,在经历过一季度春节的萎靡后,蔚来在二季度取得了 72056 辆的交付成绩,环比增长 71.2%。
其中蔚来主品牌刚刚经历了产品换代。新款 "5566" 车型在保持价格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在产品力上取得了大幅提升。
乐道品牌 6 月交付量达 6400 辆,作为面向主流家庭市场的品牌,首款车型乐道 L60 凭借 " 换电 +BaaS 模式 + 空间实用性 " 的核心卖点,开局表现符合预期,其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持续降低成本、扩大换电网络覆盖、精准满足家庭用户对 " 省心、省钱、大空间 " 的核心诉求。
值得一提的是,乐道品牌除了乐道 L60 之外,还有乐道 L90 和乐道 L80 即将发布,其中 L90 的展车已经陆续到店,定位 " 智能大空间旗舰 SUV",目前门店热度较为不错,有望助力蔚来实现销量提升。
firefly 萤火虫品牌 6 月交付量达 3932 辆,作为面向入门级市场的小型电动车,表现可圈可点,其意义在于完善蔚来集团的价格覆盖广度,进行市场下沉,并且在后续的布局中,萤火虫的换电优势将成为换电网络的重要流量入口之一,帮助其扩张换电站业务。
蔚来在 6 月,多品牌战略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乐道与萤火虫的初步成功,也验证了蔚来向下拓展市场的可行性,但主品牌的高端突围与三线作战的资源协调,也存在巨额支出上的考验,但好在蔚来 2024 年财报中,营收、交付量、整车毛利率、全年毛利均取得了较好的增长,如果能持续保持销量的增长,依然能摊平支出带来的负担,在新能源市场取得更高的突破。
总的来说,中部突围阵营的销量处于 2 万 -3 万辆的范围,深蓝依托大厂优势,已经接近 3 万辆大关,小米 YU7 的火爆锁单,更是让其成为争夺冠军的种子选手,而蔚来的多品牌战略也已经初见曙光,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也不乏赢的机会。
未来可期:
极氪、极狐、阿维塔、岚图的坚守与突破
极氪汽车:性能与豪华的坚守者,全球化布局提速
2025 年 6 月,极氪的销量达 16702 辆,1-6 月累计销量达 90740 辆。
在性能领域,除了极氪 001 这一爆款,极氪 007GT 在上市首个完整月实现了第 10000 辆车的交付。在豪华领域,极氪 009 光辉典藏版将于 7 月 5 日开启交付,同时极氪 9X 也将于 7 月 9 日举办技术发布会,预计三季度上市。
而在全球化布局方面,极氪科技已经进入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其长期发展打开空间。
极狐汽车:北汽赋能,聚焦场景化破局
2025 年 6 月,极狐汽车交付达 10352 辆,同比增长 65.13%,上半年来及销量达 55503 辆,同比增长 211.06%。
其中,极狐阿尔法 T5 和极狐阿尔法 S5 凭借超高扭转刚度、华为赋能、宁德电芯收获了广泛好评,极狐考拉凭借精准的 " 母婴友好型 " 定位,也树立了差异化标签,在 4 月发布的阿尔法新 6 系车型更是拥有 "3 激光雷达 + 华为乾崑智驾 " 的加持。
总的来说,极狐车型的战略十分清晰,那就是分别聚焦不同的场景化标签,再加上北汽的资源支持,起量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阿维塔:顶配天团合力,连续 4 月销量破万
2025 年 6 月,阿维塔的销量达 10153 辆,同比增长 117%,喜人的是,其已经实现连续 4 个月销量破万。
阿维塔的优势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它背后站着由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组成的顶配天团,让阿维塔成为天花板级技术的代名词,堪称 " 强强联合 " 模式的代表。
如何提升品牌认知度、平衡技术领先型与成本控制,将是阿维塔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但好在 20.99 万元起的阿维塔 06 已经为其开阔了市场空间,其销量的增长也验证了深度绑定顶尖科技伙伴在高端智能化竞争中的必要性,等待阿维塔的必将是一个光明的未来。
岚图汽车:东风转型的排头兵,MPV 赛道称王
2025 年 6 月,岚图汽车的销量达 10053 辆,同比增长 83%。
其中,岚图梦想家是绝对的销量支柱,在高端新能源 MPV 市场建立了领先地位,FREE+、追光、知音等车型也正在为其不断提供增量。
作为东风集团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在制造品质、供应链管理、渠道资源上有先天优势,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切入并主导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蓝海细分市场,也就是高端新能源 MPV 市场,并依托东风体系力保障了产品的高品质和稳定交付,传统大厂的体系力一旦注入创新基因,同样能打造现象级产品。
目前,岚图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稳住 MPV 基本盘的同时,提升轿车和 SUV 市场的销量。
总的来说,在追赶者这一梯队的新势力,都展现出了较大的潜力,并且背后都有大厂支持,企业健康度良好,这让其拥有充足的底气去应对接下来的市场竞争。
趋势与挑战
通过 6 月的新势力竞争格局,可以直观看出几个现象。
首先是技术竞争的加剧,无论是蔚来 "5566" 车型的升级,零跑全域自研的护城河,小鹏 AI 智能辅助驾驶的丰硕成果,都标志着技术竞争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行业主流的价格战也从单纯的数字竞争发生了偏移,只有树立技术护城河,实现规模降本,才是支撑长期价格竞争力的根本。
其次是 IP 效应正在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与鸿蒙智行合作,借助华为的技术能力和鸿蒙智行的渠道、营销,实现销量的提升,而小米 SU7 的大量锁单也证明了 IP 的重要性,表明竞争已超越硬件本身,而是包括 IP、流量、产品力、技术、价格等等因素在内的全方位竞争。
然后便是传统大厂与新势力的界限已经愈发模糊, 深蓝、阿维塔、岚图、极狐等依托传统体系优势的新品牌也很表现亮眼,初步实现了传统车企向智能科技企业的转型,而理想、小鹏、蔚来等企业也愈发注重体系化建设。
这一洞察说明,传统大厂已经跟上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潮流,而新势力也逐渐有了与传统大厂掰手腕的底气。
最后是市场的严峻挑战仍没有得到答案。
首先是盈利压力,除了理想、零跑等少数企业外,大部分新势力仍然没有实现稳定盈利,规模扩大与持续投入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
然后是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新车型愈发愈快,800V、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激光雷达已经逐渐成为标配,新技术的普及也为车企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如何平衡成本并提升产品力,最终取得销量突破,依旧是车企需要思考的关键。
最后是补能模式之争依然没有定论, 一方面超充正在快速普及,而蔚来的换电模式也十分火热,并且还有了宁德时代这一巨头下场搞换电,也让消费者对未来的主流补能路线存在争议。
尾声:
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永恒的变革
2025 年 6 月的销量榜单,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势力竞争,鸿蒙智行登顶昭示生态协同力量的崛起、零跑狂奔印证技术降本的威力、小鹏高举智能化大旗、小米出道即巅峰、蔚来孕育多品牌希望 ... 每一个新势力、每一个销量数字背后,都是战略的抉择、技术的攻坚与用户的投票。
血战仍在继续,格局也远未固化,在中国汽车市场这片全球最卷也最具活力的热土,将继续孕育无限可能。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个月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随着诸多新车型上市,榜单座次仍存变数。但唯一确定的是,只有那些持续创新、精准洞察用户、构建强大体系力和独特生态价值的企业,才能在这场电动化、智能化的长征中,最终穿越周期,抵达彼岸。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谁能在浪潮中,真正定义未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