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报考季,被称为 " 就业率 100%" 的珠宝专业吸引了不少目光。我们与几位应届生以及毕业工作几年的从业者聊了聊,他们都如何看待这个小众专业。
作者 | 张远山
编辑 | 陆一鸣
题图 | 《瞒天过海:美人计》
7 月开始,各地高考志愿填报陆续进入尾声。每年夏天,如同气温一样炽热的,还有高考生们对未来生活的企盼。近几年,我们谈论冷门专业,谈论天坑专业翻红,试图在冷热对比中,寻找一些让多数人更感安全的稳妥选择。
6 月 23 日,河南技师学院副院长在采访中表示,该校珠宝专业就业率达 100%,企业争抢今年的 60 名毕业生,他连企业老板的电话都不敢接。在 " 中国培育钻之乡 " 河南,有上千家珠宝企业。如果按平均每家 10 个员工来计算,每年人才缺口高达上万人。有网友表示羡慕:" 早知道我就选择珠宝专业了。" 但也有人反驳:" 我就是学珠宝专业的,毕业根本找不到工作。"
学生在大学工作台用钳子调整手工制作珠宝。(图 / 视觉中国)
比起 " 天坑 " 专业,珠宝相关专业似乎更加冷门,连谈论起它的人都很少。公开数据显示,2025 年我国开设珠宝类专业院校中,专科近 40 所,本科仅 12 所。这个看似与富有、高档消费紧密相关的专业,以及就读于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们,面向的未来究竟如何?
百分之百就业率?
毕业典礼结束了,韩梅梅还没找到工作。典礼她没去参加,觉得没意思。
2000 年出生的韩梅梅是今年珠宝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尽管拿到了中国地质大学这一国内珠宝教育头部院校的学历,但工作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好找。
去年秋招的时候,国内知名珠宝企业招管培生,来学校做宣讲,不少同学参加了面试,韩梅梅也去了。去了后才知道,企业招聘更倾向于本硕均就读于 985 的硕士毕业生,最后,一个同学都没要。韩梅梅准备报考编制考试,却因为取得的是宝石学(二级学科)学位,无法报名老家相关单位的地质学(一级学科)的岗位。她又去面试中职院校,没结果;后来倒是拿到了一家矿物企业的口头 offer,但最终也被毁了约。
最后,学 " 四大天坑 " 专业之一材料学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韩梅梅还没找到。她了解到,这一届同学中,有人为了能有一份工作,去电子厂做质检;情况好一点的,去了网红公司。有三四个人上了岸,成为选调生。
对于读宝石及材料工艺的韩梅梅来说,跟她专业最对口的工作,大概是到鉴定所里当珠宝鉴定师。从学长那里,她了解到,看似稳定的质检机构,很多已经由事业单位性质转向企业化经营。如今电商火了,如果一个主播把某个珠宝品类卖爆单,检测人员就要加班加点地出证书," 也就挣五六千块。" 基于对 " 钱多事少离家近 " 起码占其一的期待,韩梅梅决定放弃。
(图 / 视觉中国)
硕士毕业后,赵菁进入一所省级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只做了一年半鉴定师就离职了。
鉴定工作很枯燥。赵菁整日对着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不停地看。鉴定所接到的多数是低端货品的批量送样,这意味着,如果一送就是 1000 件,那么这 1000 件都要出证书。通常来说,检测只需要 5 分钟,剩下的一天时间,赵菁要做的只剩制作证书,切割和塑封。" 很难有专业上的提升。" 这是当年赵菁离职的原因之一。
简历投到后来,韩梅梅翻出实习时添加的深圳水贝的商家微信,问对方招不招销售。对方回复,要 25 岁以下,学历不重要。
被称为 " 黄金华强北 " 的水贝是金饰珠宝市场最灵敏的 " 风向标 ",这里的黄金首饰款式丰富, " 一件也是批发价 ",对消费者有着无上吸引力,但对珠宝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接到水贝的电话,则有别样的意味——做低价,或者干脆转销售。
读珠宝专业的年轻人都听过,珠宝的尽头是销售。今年的专科毕业生小哈的找工作计划里,水贝也赫然在列。
22 岁的小哈在东北一所地质职业学院就读。去年,他和同学们开始离校实习。目前,大多数同学都在北京等地做销售,卖黄金或者钻石,几乎没有人选择去鉴定所。
在实践课上,小哈和同学们一天要鉴定四五十颗石头,"5 分钟看一颗?那太慢了。" 他从业界了解到,在诸如南阳石佛寺等珠宝产业发达的地方,在小型鉴定所里,出一个鉴定证书,提成只有几毛到一块钱。
那么现在,专科毕业的同学都找到工作了吗?" 至少从数据上来说,基本上算都找到了。" 小哈说。
" 除非你家里有矿 "
" 除非你家里有矿,不然不要学这个专业。" 无论是已经离开还是尚在业内的前辈们,不约而同地给出相同的建议。
小夏已经离开珠宝行业五年,做过无印良品店员,现在拿着四千多块底薪在卖甜品。但无论转行做什么,她都觉得,比干珠宝强多了。
2018 年,上海女孩小夏在本地职业学院读了三年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考取了两个专业证书。最终,她穿着套装,站在了金店柜台里。
对于学珠宝专业的学生来说,在真正进入行业之前,就已经开始烧钱。专业证书,是进入行业和继续深造的必要背书。而考取这些证书,需要支付远超学费的费用。
因为喜欢彩色宝石,想成为珠宝设计师,小哈从职业学院专升本,打算考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珠宝设计研究生。但前提是,他需要先考取 GIC 宝石学证书。这个 22 岁的河南男孩,不得不在今年夏天抓紧找到工作,攒够 3 万的考证资金,其中仅全套学费就要一万九千八。这个决定,小哈没有跟做司机工作的父母谈起,他觉得大概不会得到实质性的支持。
对于珠宝行业的创业者来说,拥有更多有含金量的证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专业和信誉。
从省检离职后,赵菁和团队开起了珠宝工作室。这些年,她考了被视为行业 " 黄金标准 " 的英国宝石学会的 FGA 证书,花费近 4 万元;一个翡翠鉴定的证书,要几千元……随着工作室业务的开展,赵菁拿到了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证书——在 2023 年,全国只有 200 多人注册持有。为了按照考试要求四年内通过几门考试,赵菁报名了近两万块的培训班,加上考试费 1580 元,一个证考下来,"2 万块钱打底。"
因为看了偶像剧《放羊的星星》,片子里的女主角是珠宝设计师,1996 年出生的小夏曾经以为," 这个专业特别火,特别能挣钱,还能遇到霸道总裁!" 但在毕业之后,她似乎并没有过上想象中光鲜的生活。
(图 /《放羊的星星》)
2018 年,临近毕业时,小夏先去了质检站,实习工资 1000 块。当时,她还在交助学贷款,每个月扣掉 500 多块钱,只剩下 500 块在上海生活。然后她又去了典当行,但实习薪资只涨到两千五百块,干了六个月,临近毕业,典当行倒闭了。最后,小夏去做了柜姐。
在珠宝店,小夏并没有遇到她的霸道总裁。她面对的,是来自业绩和店长的压力。" 如果没成交,店长会一直问你为什么没有成交,要从自身找原因。"
实际上,能否顺利成交,漂亮的话术只占一部分原因,小夏无法控制的是市场。最开始站柜台的时候,小夏观察到,来逛珠宝店的很多是为了结婚的年轻人,那时候钻戒、对戒还算好卖。后来,她觉得结婚的人好像变少了,年轻人们来到金店,从金光闪闪的柜台里选一颗转运珠,然后用一百块的编绳穿上。可这样的场景也没持续多久,到了疫情那段时间,几乎没人再逛商场。
女性顾客和销售人员的手试图佩戴各种类型的黄金珠宝手镯。(图 / 图虫创意)
两年里,小夏待过的珠宝店换了很多家。第一家门店在 2019 年因为生意太差撤柜了,临走的时候,大家都只拿 2000 多的底薪。然后她去了周大福,只干了三个月——因为疫情,那家商场受影响,又没了生意。小夏不得不再重新找门店。但那段时间逛街的人特别少,她每个月只能卖出一两件货,最终试用期都没过,又不得不离开。这次,小夏彻底转了行。
留在珠宝行业的人
" 这么小众的专业,怎么会有人觉得它热门?" 即便算是行业的幸存者,谈论起珠宝专业的就业情况,黄薇薇也有些讶异。她在珠宝行业触底反弹的那几年进入,现在是某个珠宝设计师品牌公司的中层管理。
2017 年毕业时,黄薇薇就感觉到,在珠宝行业,销售的工作好找,但合适的工作不好找。与小夏不同,就业时,黄薇薇始终没有选择面向大品牌的门店销售," 非常消耗人。" 她觉得那里的货品款式经典,但可以量产,与营销话术相比,专业的珠宝知识用处似乎不大。
九零后黄薇薇也是上海人,家里人有购买珠宝的消费习惯。受到影响,她对这个专业培养了一定的喜好和审美。
为了找到合适的工作,靠家里供给的零花钱,一年两次在婚博会兼职卖钻石,黄薇薇毕业两年后才找到满意的工作。" 不建议普通家庭的人学这个专业,它更适合那些子承父业,或者创业的人 "。黄薇薇说。
2019 年,赵菁从省检辞职。对于这个选择,做教师的母亲不太支持。拿着读研期间搞副业、帮别人找石头的钱——将近五十万元,她和其余三个朋友凑了近百万元,创立了珠宝品牌工作室。
2017 年前后,年轻人对于进入体制的热情还不算高涨。赵菁发现那些进入国检、省检、珠宝企业当管培生的同学们后来纷纷辞职,投入到珠宝商贸中。
赵菁也是其中之一。从研究生期间,她就开始从事珠宝商贸。研二那年,她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曼谷,跑市场。在专门卖裸石的村庄里,世界各地的商人聚集在这里,把石头价格包在卫生纸里,跟货主交易。
(图 /《边水往事》)
赵菁买的第一颗昂贵的石头花了 1 万块左右。当时她没有钱,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一两千块,只能和朋友们硬凑出来,买了那颗祖母绿。当天凌晨夜里,赵菁和朋友还在查那颗绿宝石的信息。" 怕自己买亏了。" 幸运的是,那颗祖母绿一两个月就被卖掉了,售出的价格是 1.2 万。2017 年,国内的彩色宝石发展正在起步。" 随便卖些什么,就能赚钱。" 在当时,赵菁们信心十足。
但现在,黄薇薇和赵菁都感觉到,行业不太景气了。从去年开始,黄薇薇所在的公司已经两年没有招新员工了。三年前,行业里还有炒得厉害的品类,红蓝绿(宝石)、珍珠……每个月都有大单子,一单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但现在,几万块的散客都少了。
某天,黄薇薇的父母在短视频平台看直播,问她那个水晶要不要买。她发现,很多珠宝专业的学生开始创业卖水晶,成本低,一两千块就能开始。但最终多数人没有销售渠道,砸在手里。
赵菁确实感到了焦虑,直播带走了一些她的零售客户。她发现,尽管工作室仍然几乎可以保持每个月 60 件左右的客单,但客单价降低了。那位原本一年会买将近二十万珠宝的女客户,最近一年几乎不买了。赵菁猜想,她可能没有足够的钱再去支撑更大的进阶。
不过,赵菁仍然不打算迎合风口,去卖在她看来价值和价格不对等的水晶。某天,她坐在阳台上,阳光透过手中的红宝石,散发出独有的光泽。此刻,赵菁觉得,自己还要再坚持坚持。
(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校对:遇见;运营:小野;排版:章鱼
读完点个【在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