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乳业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品类单一、供需失衡和产业链脆弱成了乳品企业无法绕开的三大挑战。然而,恒天然却逆势而上,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在 2024 年荷兰合作银行的 " 全球乳业 20 强 " 榜单中,从第九位跃升至第六,展现出惊人的市场韧性。恒天然的中国应用中心更是乳业界的 " 生产力担当 ",每年研发约 300 个新产品应用。到底是什么让恒天然在全球乳业刹车时稳步提速?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本土化创新和营养升级的方法论!
2025 年 5 月 8 日,恒天然大中华区食品安全质量、法规事务与健康安全总经理王涛于 FBIF2025 乳品创新分论坛,进行了题为《恒天然:乳品营养与本土化创新》的演讲。
分享嘉宾
王涛,大中华区食品安全质量、法规事务与健康安全总经理,恒天然
大家好!我是王涛,来自恒天然大中华区,非常感谢 FBIF 提供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恒天然在乳品营养和本土化创新方面的一些理念和实践。
恒天然公司简介
恒天然是一家来自新西兰的乳品合作社,新西兰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闻名,拥有良好的空气、土壤和水质。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新西兰的奶农世代传承,孕育出了高品质的乳制品。我们致力于将这些高品质、可持续的乳制品带给全球客户。
恒天然的业务分为三个主要单元:原料业务、餐饮服务和消费品牌。我们充分发挥 " 从牧场到餐桌 " 的全链路优势,全面覆盖各地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图片来源:恒天然分享资料
恒天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从 1973 年第一个乳品代表团访问中国,到 90 年代在香港、上海、北京设立分公司和代表处,再到 2008 年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正式实施,我们在中国市场不断前进。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基于此协定,我们的产品可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
我们在 2013 年和 2016 年分别推出了安佳品牌和安佳专业餐饮品牌,并于 2014 年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应用中心。2024 年 9 月,我们开办了第六个应用中心。此外,自 2018 年起,我们连续参加了七届进博会,至今为止是进博会的 " 全勤生 "。
恒天然的差异化优势
恒天然的差异化优势在于新西兰独特的草饲饲养模式。
全球乳业的饲养模式主要有三种:完全圈养模式(主要在美国和中国)、混合模式(主要在欧洲)以及草饲饲养模式(新西兰模式)。新西兰模式是全年让奶牛在草场上自由活动,奶牛一年中有超过 350 天在室外活动,饲料 96% 是新鲜牧草,且每年有超过 2000 小时沐浴阳光 [ 1 ] 。这种饲养模式为奶牛提供了极佳的生活环境,也从奶源开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恒天然的英文名称 "Fonterra" 由两个拉丁单词组合而成,"Fon" 代表土壤,"terra" 代表泉水。我们坚信,好的土壤和清澈的泉水能够孕育出好的草场,才能养出好牛,进而产出高品质的牛奶,这也是恒天然一切业务的基础。
新西兰的草饲乳制品富含高含量的 β - 胡萝卜素,这使得我们的黄油呈现出鲜艳的黄色,被称为是 " 黄金奶 "。这种高营养的乳品经过创新研发,最终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食品。
恒天然的创新实践
恒天然的创新分为四个阶段:从 " 全球创新为全球市场 ",到 " 全球创新为本地市场 ",再到 " 本地创新为本地市场 ",最后是 " 本地创新为全球市场 "。这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我们通过整合全球创新优势,结合本地洞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
(一)全球创新
恒天然的全球创新涵盖了产品工艺、产品本身、原料等各个方面,致力于解决产品和工艺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应用方面的挑战,从而帮助客户解决他们的需求,助力探索健康与营养的奥秘。
在乳品营养领域,我们积累了超过百年的研发经验,具备世界一流的创新实力,能够结合最新趋势为客户带来最前沿的应用。这张照片展示的是恒天然的研发中心,位于新西兰的帕默斯顿北。这个研发中心已经有 98 年的历史,再过两年,我们将迎来它的 100 周年纪念。
恒天然乳品研发中心
追溯历史,新西兰近百年前就成立了乳品研究院,即恒天然研发中心的前身。此后,我们不断推动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例如,20 世纪 40 年代我们发明了无水黄油,60 年代推出了全脂速溶奶粉,2000 年左右又开发了超高温灭菌的稀奶油产品。这些创新成果均是基于不同市场的需求,进行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开发。
(二)本土创新
依托全球的研发优势,恒天然持续深耕中国市场,致力于将全球领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更适合本地消费者的营养乳品。自 2019 年 " 健康中国行动 " 提出以来,国家开始通过提升营养水平、鼓励乳制品摄入等方式,推动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我们很高兴看到,在最新版本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乳制品的推荐摄入量已由 " 每日不少于 300 毫升 " 提高至 " 每日 300-500 毫升 "。与此同时,像张文宏医生这样的公共健康专家,也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多摄入乳制品的重要性。
这些都表明,乳品营养的健康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这既是乳制品行业的重大机遇,也是一个重要挑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在健康营养方面的需求。此外,大家也知道,在最近一届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正式启动为期三年的 " 体重管理年 " 行动。如何将体重管理与乳制品的健康价值有效结合,也成为所有乳品企业需要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
1." 应用中心 "+" 创新中心 " 体系
说到本土创新,就不得不提我们的 " 应用中心 " 体系。从 2014 年在上海建立首个应用中心开始,恒天然持续加码中国市场的本地化研发布局,直到 2024 年我们在武汉成立了第六家应用中心。
应用中心的设立,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将产品转化为消费者可以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赋能客户的产品开发。我们与客户紧密协作,在应用中心中共同进行产品共创——不仅是为我们自己开发,更重要的是与客户一起开发,满足他们在不同细分市场中的具体需求。
目前,我们每年能与客户共创出约 300 个应用解决方案。各个应用中心根据区域市场特点设定了不同的研发侧重点:例如 2023 年在深圳设立的应用中心,聚焦于乳制品在饮料领域的创新应用。像大家熟悉的奶茶、奶盖茶等产品,就都是从深圳应用中心孵化出来的;而武汉的应用中心,在进行基础的烘焙研发之外,更专注于探索乳制品在中式餐饮中的应用。传统观念认为乳制品多见于西餐,但我们正在努力拓展其在中餐场景中的可能性。
此外,在上海我们还设立了 " 创新中心 ",主要承担产品与配方的开发工作。通过 "1 个创新中心 +6 个应用中心 " 的一体两翼布局,恒天然得以为客户提供涵盖产品研发到终端应用在内的全方位解决方案,真正实现 " 全球科技赋能,本地市场共创 "。
2. 深耕本土创新,打造中国 " 乳品爆品 "
恒天然的本土创新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本土化偏好、健康老龄化与消费场景多样化。
聚焦本地创新,我们要先看清楚本地真正需要什么。刚刚两位嘉宾已经提到很多来自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首先我们观察到,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与本地口味结合、与中国文化与传统相关的产品。我们可以把这个趋势概括为 " 国潮 ",乳制品如何与 " 国潮 " 结合,就是我们当前所面对的关键课题。
其次,老龄化趋势愈加显著。根据数据,到 2024 年底,中国已有超过 3 亿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 [ 2 ] 。这部分群体的营养健康需求是迫切的刚需,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已经成为我们产品研发和创新的重点。
第三,我们也在思考,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推动乳制品摄入。除了喝 " 白奶 " 这一传统方式,还有没有其他让消费者 " 不知不觉 " 中摄入乳制品的路径?这也是我们希望解决的关键问题。
(1)产品创新融合国潮风味,契合 " 中国胃 "
基于本土化偏好与国潮趋势,我们开发了许多符合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乳制品,以实现乳品升级,同时照顾 " 消费者的中国胃 "。比如说我们开发了多种风味的奶酪片。奶酪片这一产品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但我们特别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推出了十三香小龙虾、意式番茄、青椒等风味的奶酪片,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推出更多创新口味。
我们还与一些本土百年老字号品牌合作,将奶油和奶酪与传统茶文化融合,开发出 " 茶饼 " 这一全新产品。消费者在吃茶点时也能摄入乳制品。
另一个现象级产品就是 " 黄油年糕 "。年糕是家喻户晓的传统食品,我们将黄油融入年糕之中,推出了 " 黄油年糕 ",成为过去一年中少见的爆品,畅销全国。
(2)应对健康老龄化:骨关节、肌肉、认知三维支持
面对老龄化的挑战,我们也从多个维度进行营养干预。我们与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合作联合发布了《中老年骨骼健康调研报告》,提升大众对骨质疏松影响的认知,并倡导预防先行。
老年人最担心的就是 " 最后一摔 ",因为摔倒后很可能再也站不起来。我们认为应对 " 摔倒 " 的关键不仅是骨质问题,更是肌肉、关节和骨骼三者的综合问题:
①关节是否灵活,能否避障;
②肌肉是否强健,能否在失衡时迅速恢复平衡;
③骨骼是否坚韧,能否承受摔倒带来的冲击。
因此,我们开发了针对关节健康、肌肉力量与骨骼强度的一系列产品,全方位帮助老年人降低摔倒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同时,为应对认知衰退问题,我们推出了以 " 乳脂球膜 " 为核心成分的产品。通过临床验证,它可以有效延缓老年人认知能力衰退,改善情绪,提升记忆力,助力健康老龄化。
通过针对性的创新方案,我们推出了更加平衡的营养食品,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马苏里拉凝乳干酪减盐版是一款高蛋白、减脂、盐分较低的干酪原料。可帮助终端产品实现平衡的口感及风味,并同时满足消费者少盐的健康诉求。
我们也响应 " 体重管理年 " 政策,推出了一款专为体重管理人群设计的高蛋白液体产品,是一款针对 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 -1)使用者的高蛋白营养产品,份量小,但能强效补充每日营养所需,以应对 GLP-1 使用者在体重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食欲减退、肌肉衰减等健康问题,便携小巧受到消费者和客户青睐。
这也提示我们,未来的体重管理应聚焦 " 膳食质量 " 而非 " 膳食数量 "。如何在控制热量的同时,保障营养摄入,是乳品行业的重大机遇。
(3)设计更多 " 无感 " 摄入场景,提升乳品渗透率
随着中国餐饮市场的发展,细分渠道和应用场景不断增多,乳品已从西式甜品(如蛋糕、蛋挞)向中式点心广泛渗透。
以奶油为例,在西方人的饮食中,更多地被用作为:蛋糕的馅心,咖啡的雪顶,奶油甜甜圈等,但在中国餐饮应用中,奶油千变万化,从最早的奶油蛋糕,到后来的慕斯蛋糕,女王卷,蛋挞,以及中式的粽子,月饼,青团等等,这些多样化的应用催生了更多产品创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我们最经典的安佳稀奶油之外,安佳专业乳品还推出了安佳焙易稀奶油。这是一款为中国中端市场量身打造的产品,在短短 7 个月内从概念到市场快速落地,体现了我们以 " 中国速度 " 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同时,发力茶饮渠道,多元场景持续创新。
中国茶饮市场活跃,门店林立、需求多元。我们持续探索乳制品与茶饮的深度结合,从奶盖茶到茶饼,不断提升产品的吸引力。
例如,深圳应用中心专注于乳品饮料方向的创新开发,致力于研发适用于各种饮品的新型乳品原料,让乳制品的营养 " 藏 " 进每一杯茶饮中。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 " 不知不觉 " 摄入乳品,不仅实现了营养普及,也为行业带来了持续创新的动力。
中国创新,走向全球
我们已经实现了从 " 全球创新服务全球市场 ",到 " 全球创新服务中国市场 ",再到 " 中国本土创新服务中国市场 " 的多个阶段。下一步,我们希望实现 " 中国本土创新服务全球市场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国内的茶饮企业正通过上市、品牌出海等方式走出国门,拓展东南亚、美国等国际市场。
恒天然也在这一进程中发挥我们的优势。一方面,我们依托全球供应链、优质原料以及各个市场的准入能力,帮助客户更高效地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我们也将中国市场积累的大量创新经验分享给全球各地的同事,让他们可以借鉴中国美食与消费者洞察,在本地开发出更符合需求的产品。
面对全球供应链深刻变化的局势,我们也愿意与国内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充分借鉴我们在全球的创新能力,也要聚焦本土需求,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开发出更好的产品。
我们也非常愿意与在座各位朋友分享我们的经验、体会和知识,共同推动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携手谱写出更加精彩、更加创新的篇章。谢谢大家。
参考来源:
[ 1 ] 年均日照约 2000* 小时:数据来自新西兰国家水和大气研究所官网 NIWA.co.nz 文献 Mean Monthly Sunshine ( hours ) ,新西兰全国各地区在 1981 年至 2010 年间,年均日照时长为 2013.5 小时。
96% 是按 " 实际消耗 " 计算的平均值,平均值根据 2020 年三个季度的数据计算得出,可能会有细微变化。96% of cows ‘ foods are ryegrass and alfalfa.
约 350 天:恒天然奶牛非挤奶时,97% 的时间都在牧场上度过。
[ 2 ] 政府信息公开 , 2025 年 1 月 17 日 , 国家统计局
提示:
* 本文为 FBIF 原创首发,欢迎无条件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 " 转载 " 了解规则。
更多文章
/ FBIF 食品微信群 /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30w+ 食品人已加入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