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要从 " 亲民 " 到 " 万元奢牌 ",消费者会真的买账吗?
文 / 每日财报 李佳蔓
6 月 26 日晚,波司登(03998.HK)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4/25 财年其营收突破 259 亿元,同步增长 11.6%;净利润 35.14 亿元,同比增长 14.3%。
为何波司登能够再创新高?
" 跃迁 " 的波司登
艾媒咨询 2024 年的调研数据亮出 " 羽绒服价格舒适区 " ——超七成消费者将预算锁定在 200-1000 元,其中 401-600 元最受青睐,200 元以下嫌廉价、1500 元以上 " 高攀不起 " 时。
波司登却像一位 " 逆行者 ",在价格与营销的赛道上加速狂奔,用一场 " 高端化 " 转型,悄然改写着羽绒服市场的游戏规则。
这究竟是品牌升级的必然选择,还是市场博弈下的策略调整?
波司登的价格策略,像一场精心设计的 " 阶梯式跃迁 "。
2018 财年,其毛利率尚在 46% 的 " 舒适区 ";到 2024 年,这一数字已飙至 60%,主品牌明确将 1000-3000 元定为 " 核心战场 ",同时向 3000 元以上市场试探性进军。
这一转变并非盲目跟风。
艾媒数据显示,尽管 200-1000 元仍是主流区间,但 1000-3000 元的中高收入群体正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军。波司登的 " 价格上移 ",本质是对市场分层的精准回应:用 1000-3000 元产品覆盖 " 品质追求者 ",用 3000 元以上款树立 " 高端标杆 ",同时保留部分平价款满足基础需求。
这种 " 金字塔式 " 布局,既规避了与低价品牌的直接竞争,又为未来留足了溢价空间。
同时,370 亿 " 真金白银 ",砸出了品牌热度,波司登的营销投入那是不遗余力。
2018 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 24.52 亿,2024 财年暴涨至 80.55 亿,年复合增长率 21.92%,远超同期营收增速;2025 财年中期(截至 2024 年 9 月)又砸 22.75 亿,同比再涨 12.07%。不到 7 年,累计营销支出超 370 亿。
波司登显然是看重 " 流量价值 "。
从 2024 年 8 月青年演员于适成代言人,到 2025 年 1 月长沙万象城旗舰店开业他亲临助阵;从北京三里屯登峰概念店启幕谷爱凌亮相,到各类联名款、主题活动轮番轰炸……波司登用 " 明星 + 活动 " 的组合拳,将品牌热度推至新高。
这种策略的逻辑很清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唯有持续制造话题,才能让品牌保持 " 存在感 "。而明星代言,正是最快捷的 " 流量入口 "。
当波司登在价格与营销上高歌猛进时,黑猫投诉平台上的 4000 多条投诉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品质管理的 " 隐忧 "。
面料氧化、羽绒不均、做工粗糙……这些问题看似 " 小 ",却直击消费者痛点——毕竟,羽绒服的核心功能是 " 保暖 ",而非 " 颜值 " 或 " 明星效应 "。
但换个角度看,4000 条投诉在数百万销量面前,占比仍属较低水平。
波司登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快速扩张中保持品质稳定?毕竟,高端化不仅需要 " 高价格 ",更需要 " 高品质 " 支撑。
这或许解释了其为何坚持 "1000-3000 元是大盘 ",既能让消费者为品质买单,又能为研发投入留出空间。
波司登执行董事梅冬曾说:"1000-3000 元是公司大盘,但 3000 元以上市场也要加码。" 这句话,道出了波司登的 " 野心 " ——既要做 " 大众品牌 ",也要当 " 高端玩家 "。
这种 " 双线作战 " 的策略,需要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一方面,要用营销费维持品牌热度;
另一方面,要用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
更要通过精细化运营,平衡不同价格带的需求。
可以说,波司登的转型,不是简单的 " 涨价游戏 ",而是一场涉及品牌、产品、渠道的全面升级。
" 双面伊人 "
" 越卖越贵 " 的波司登?都有哪些杀手锏?
" 没有一个品牌完全通过降价就能越做越好。"11 月 29 日的交流会上,波司登副总裁芮劲松的这句话,像一颗 " 定心丸 ",稳住了品牌高端化的战略方向。
但 " 不降价 " 的底气从何而来?
波司登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2019 年,它推出高端定位 " 登峰 " 系列,最高售价达 11800 元,成为首个尝试万元价格带的国产羽绒服品牌;
2021 年,登峰系列 2.0 价格再上台阶,高达 14900 元,直接对标国际奢牌。
这一系列操作,让波司登从 " 国民保暖神器 " 摇身一变为 " 高端时尚单品 ",但也引来了网友的质疑:" 波司登,你越来越脱离群众了。"
波司登的高端化,不是简单的 " 涨价游戏 ",而是一场涉及产品、设计、营销的全面升级。
产品上,它推出使用 " 航空材料技术 " 的高奢羽绒服,用科技感为高端定价背书;
设计上,它联手爱马仕前设计总监、Burberry 前设计师等国际大咖推出联名款,提升品牌调性;
文化上,它推出漫威、星际等系列联名款,增添年轻流行元素,改善品牌老化问题;
营销上,它签约杨幂、肖战、杨紫等一线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增加品牌曝光度。
甚至,它还频繁亮相四大时装周,用 " 秀场经济 " 为高端化造势。
这一套 " 组合拳 " 下来,波司登的高端形象确实立住了,但市场的反应却耐人寻味。
尽管波司登在高端化上投入巨大,但消费者的热情却并未同步高涨。万元羽绒服的市场接受度有限,国际联名款也未能引发大规模抢购,甚至有网友调侃:" 我们买的不是羽绒服,是明星的人设。"
面对市场的 " 冷反馈 ",波司登并未固执己见,而是迅速调整策略。
2024 年 11 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它宣布将加大普惠羽绒服赛道布局,未来将旗下子品牌雪中飞定位于普惠高性价羽绒服,与主品牌波司登形成差异化布局。
这一调整,既保留了高端化的 " 面子 ",又守住了大众市场的 " 里子 ",堪称一次 " 进可攻、退可守 " 的智慧选择。
波司登的高端化之路,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品牌升级的共性困境:如何在 " 品质提升 " 与 " 市场接受 " 之间找到平衡点?
259 亿营收背后……
波司登最近捷报频传。
2024/25 财年(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年度业绩,营收 259 亿、净利 35 亿,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回到市场大盘,国货羽绒服,也正在 " 杀死 " 传统旺季。
抖音电商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 17 日 -5 月 4 日(非传统销售旺季),参与 " 外贸优品扶持计划 " 的国货品牌成交额达 3.6 亿,同比增长 77%。
波司登直接让 " 淡季变旺季 ":2024/25 财年,品牌羽绒服业务贡献 216.68 亿营收(占比 83.7%),其中 " 叠变 " 冲锋衣羽绒服、极地科考联名款等创新产品功不可没。
当行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超过 150 天时,波司登通过 " 首单 40%+ 动态补货 " 机制,把这一数字压到 118 天(同比仅增加 3 天)。这意味着什么?别人还在为清库存打折甩卖,它已经拿着现金去投下一个爆款。
2025 年,波司登还干了两件轰动行业的事:一是和哈尔滨政府推出 " 尔滨 × 波司登 " 联名系列,在冰雪大世界办了一场刷屏的时尚大秀;二是以第 46 名的身份杀入 Brand Finance 全球服饰品牌 50 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羽绒服品牌。
这两件事看似不相关,实则暗藏同一逻辑——用 IP 联名打破 " 羽绒服 = 冬季单品 " 的认知边界。
当年轻人愿意为 " 尔滨联名款 " 排队三小时,当极地科考队穿着波司登登顶南极,品牌就不再是 " 保暖工具 ",而是 " 时尚符号 " 和 " 科技标杆 "。
这种种转型直接反映在财报上:2024/25 财年,波司登经营溢利达 49.67 亿(同比 +12.9%),股东应占溢利 35.14 亿(同比 +14.3%),毛利率虽因成本上升降至 57.3%,但依然碾压多数同行。
买下加拿大高端品牌,波司登的 " 全球野心 " 藏不住了。
当所有人以为波司登只会 " 闷头搞研发 " 时,它突然甩出一张王牌——收购加拿大高端羽绒服品牌 Moose Knuckles 31.6% 股权,与波司登、雪中飞、BOGNER 组成 " 四驾马车 "。
这一手有多妙?看看数据就知道:2024/25 财年,波司登贴牌加工业务营收 33.73 亿(同比 +26.4%),多元化服装业务营收 2.09 亿(同比 +2.8%),而国际市场的增长潜力远未释放。
通过收购 Moose Knuckles,波司登不仅补齐了 " 高端奢侈线 " 的短板,更获得了进入北美市场的敲门砖。它同步推进东南亚生产基地布局,用 " 中国供应链 + 全球品牌 " 的组合拳,向加拿大鹅、Moncler 发起总攻。
结语
波司登的答案是:高端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品牌溢价买单,比如 labubu,一个玩偶最高炒到 100 多万,就是因为 " 我乐意 ";再比如阿玛尼、香奈儿、爱马仕,买单的顾客肯定不是因为包本身,而是她的 " 地位价值 "。
因此,高端化是种心锚,一些情感附加值必须超过 " 产品本身 ",一是需要时间,二是需要 " 运气 ",三是需要 " 奇谋巧计 ",但最重要的是 " 一步步的步步为营 "。
而这次波司登的 " 高端化启示录 " 的最终结局,或许将由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来决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