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07-03
【金融棒棒糖】陕西再现A+H:“科创萌动”与“港股复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资本市场的每一个信号,传播速度都比光纤快。

6 月 16 日,注册于延安的 A 股公司三达膜(688101)宣布启动赴港上市,如若成功,将成为陕西首个 A+H 的两地上市公司。

这家市值 50 亿元的公司,嗅到了什么?

01

第一例先 A 后 H:突破方向有变

2022 年 3 月,我们曾刊文《陕西首现 "A+H"!" 彩虹新能源 " 过会!咸阳打破 5 年上市荒!》,记录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于 25 日同意彩虹新能源(0438)首发过会。

显然,这是 H 股公司返身 A 股,真实背景是科创板大热。但遗憾的是,由于太阳能光伏玻璃产品平均价格下降以及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彩虹新能源业绩显著承压,并最终于 2024 年 1 月撤回上市申请。

三达膜明显没有这个担忧。

在 " 膜技术应用 " 及 " 水务投资运营 " 两大主业的支撑下,以 2019 年上市日计,三达膜营收从 7.4 亿元成长至 13.9 亿元,归属净利润由 2.7 亿元成长至 3.14 亿元,在市场相对下行的环境下,净利率还能达到 23%,整体是可以拿得出手的。如果拉长至更长周期,该公司已连续 12 年实现盈利,且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低位(2024 年为 32%)。

之所以启动香港 IPO,上市公司提及 " 推进公司海外战略布局。" 若从最直接的数据上看,境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境内,或许是原因之一。

报告显示,尽管境外业务体量占比非常小(1% 左右),但在近三年中 " 倒挂 " 却是常态。其中 2022 年是最明显的一年,境外业务毛利率(59.8%)几乎是境内业务毛利率(30%)的两倍,2024 年度虽是差额最小的一年,但境外业务毛利率(46.4%)仍然比境内业务毛利率(35.9%)要高于近 10 个百分点。

内卷之下,走出去自是必选之路。

探路国际化,三达膜在 2020 年就显露出踪迹。当年 10 月,上市公司将 IPO 募投项目中的 " 膜材料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 的实施地点由延安变更到新加坡,2024 年 3 月上述项目结项,三达膜在新加坡的研发中心投入使用。

我们写作的动因是,此次筹划与当年彩虹新能源不同,三达膜拉起了陕西资本市场 " 先 A 后 H" 的首例,背景则是 " 港股大热 "。

公开信息显示,从三达膜披露赴港的 16 日起,仅一周时间内,就有 7 家 A 股上市公司向港交所递表。而在 5 月 5 日之前,已有 46 家 A 股公司宣布拟赴港上市。基于此,中信证券已预期:

A 股公司的港股发行潮预计将发生在 2025 年下半年。

02

科企专线革新:科创陕西萌动

在研究香港资本市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基本事实。其一是 2014 —— 2024 年 IPO 累计募资额达 3047 亿美元,为累计值全球第一。其二是在拿下 4 个单年度冠军之后,2022 年、2023 年一度遇冷,但随着 2024 年美的集团(00300)IPO 哨响转暖," 港股复兴 " 一词迅速在财经界走热。

那为什么去香港的大多是科技股?原因是——香港正在加快拥抱!

这其中最大新闻是宁德时代(03750)于以 357 亿元的募资额拿下 2025 年全球最大 IPO,在恒瑞医药(募资 89 亿元)等大型 IPO 加持之下,港交所在全球资本市场已半程夺冠。

请注意,上述大型公司,基本都是科技股。

但对广大中型企业来说——港交所于 5 月 6 日推出了 " 科企专线 ",则更具标志性意义。在这个限定于 " 生物科技企业 " 及 " 特专科技公司 " 的新政之中,令我们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三点。

其一:支持 " 尚未盈利或未达主板收入要求 "。

其二:允许 " 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

其三:以跨领域专家提供 " 手把手 " 服务。

相信大家对一和三并不陌生,最有创意的是第二条。专业人士的解释称:预披露制对此类企业来说," 过早披露核心技术或战略细节可能削弱其竞争优势,甚至影响融资进程。"

宏观之下,我们最关切本土。在港股 2024 年逐渐转暖及 2025 年加速拥抱的叠加效应之下,除三达膜此一上市公司之外,陕西拟上市公司亦积极现身。

4 月,大医集团正式递表。

作为创新放射外科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和引领者,大医集团已开发一套全面的治疗矩阵,以两大创新放射外科系统(CybeRay 及 TaiChiRT Pro)为核心,其中 CybeRay 是全球首个实时影像引导伽玛放射外科系统,并于 2021 年及 2022 年获得美国 FDA 及国家药监局批准,目前正处于适应症扩展的研发阶段。

提示一下,大医集团就属于 " 尚未盈利 "。

5 月,湄南高科转战香港。

我们首次关注这家企业系 2024 年 6 月,起因是他们先后在土耳其和阿联酋实现海外业务突破,彼时上市方向还是美国。 ( 详见《手握 3 亿美金 " 大单 ":谁在转战纳斯达克?》 ) 但行至 2025 年 5 月,在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共同主办的 " 丝路金融合作共赢 " 金融专场交流对接活动中,该公司已与建行系机构签署赴港上市服务战略合作协议。

提示一下,湄南高科创始人旗下另一家上市后备企业(西域美唐)已于 2023 年 3 月与中介机构签约了港股上市辅导合作协议。

显然," 这一波 " 赴港的陕西企业,基本都是科技股。

03

两地深耕:多主体现身

客观地看,资本市场一直是陕港合作的重要节点。

仅以《深化陕港交流合作协议》为例,其于 2024 年 9 月 4 日在陕西高质量开放合作交流会上签署,由省委书记赵一德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共同见证。百度百科显示,在该协议的 9 项重点合作领域之中," 金融协作 " 高居第二位,内容包括 " 推动跨境投融资、绿色金融等业务对接 "。

如果将金融合作视为重要轴心,其实从 2018 年起,两地就资本市场的互动即有大量尝试。尤其是在省委金融办的指导下,近几年新晋登陆港股的陕西籍上市公司,明显出现了 " 质量提升 "。

例如:2022 年 7 月上市的德银天下(02418),上市以来始终保持了 1.5 亿元以上的净利润,且以数据业务推动的 " 车联网 " 概念广受关注,目前最新市值 41 亿元。

例如:2022 年 11 月上市的巨子生物(02367),净利润已由上市时的 23 亿元冲至 2024 年度的 55 亿元,其 60 亿元的 IPO 融资也打破了陕西纪录。虽然目前因相关争议导致股价下跌,但最新市值仍近 600 亿元。

例如:2024 年 7 月上市的经发物业(01354),虽然稍显传统,但净利润仍较 2022 年度成长了 60%,且对陕西盘活存量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在我们的观察中,这一波 " 新势力 " 渐次登陆港股,与此前海升果汁(已退)、西北实业(已退)等传统企业相比," 科技股 " 已然宣布正式登场。

在以科技公司为代表的 " 实体陕军 " 纷纷转战之际,提供高质量服务的 " 金融陕军 " 也传来挺进香港的最新动作。

6 月 12 日,西部证券(002673)公告称,为推进国际业务发展,公司拟出资等值 10 亿元人民币设立全资香港子公司(拟用名 " 西部证券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布局和拓展国际业务,服务公司跨境客户需求。

从业务角度看," 跨境需求 " 的真实性太具体了。

金融棒棒糖曾梳理陕西上市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数据(2021 年),前 4 名的数据分别是瑞联新材为 65%、炬光科技为 42.5%、斯瑞新材为 17.7%、莱特光电为 12%,无一例外都是科技股。

作为本土唯一的上市券商,先行一步,已经是个大信号。

注:近期香港金融领域重点动作

4 月 30 日,《证券时报》报道称: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已与部分中概股企业就 " 回流意向 " 展开接触,并推出多项制度优化举措。

5 月 30 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 5 月 30 日在宪报刊登《稳定币条例》,8 月 1 日生效之后,香港金管局将接受牌照申请。

6 月 10 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允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来源 / 金融棒棒糖

相关标签

新能源 陕西 上市公司 a股 资本市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