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 2025 年 7 月 3 日晚间,荣耀方面一口气发布了包括新款旗舰大折叠 Magic V5、超薄标压生产力笔记本电脑 MagicBook Art 14 2025、超薄大尺寸平板 MagicPad 3、旗舰智能手表荣耀手表 5 Ultra 在内的一系列新品。
从产品阵容和市场定位的角度来说,这场活动可能是荣耀在 2025 年迄今为止最重磅的一次新品发布。但除了 " 看个热闹 " 之外,深入探究荣耀这次亮相的一系列新品后,我们三易生活也从中看到了如今荣耀不同于行业中其他厂商的一些特质与 " 诀窍 "。
首先不得不说,荣耀这次的新品很精致
纵观荣耀昨日晚间发布的这些新品," 超薄设计 " 和 " 高端材质 " 成为了最为突出的关键词。
比如说在旗舰大折叠 Magic V5 上,就可以看到薄至 8.8mm、仅重 217g 的极致设计。
在如今这个折叠屏手机普遍都内卷轻薄体型的时代,荣耀的这款旗舰大折叠在整机厚度、重量、电池容量、电池负极硅含量、折叠屏铰链强度等八个细节方面,都创造了到目前为止的世界纪录。
又比如,同样是在昨天亮相的 Magic Book Art 14,也凭借着 1kg 的重量、1cm 厚度,成为了如今最轻最薄的 x86 标压平台笔记本电脑。与那些凭借更贵的超低压处理器才控制住体型的竞争对手相比,荣耀的这款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在技术实现上的难度,显然要更大一些。
当然,也不能忘了荣耀手表 5 Ultra。在当下这个 " 轻智能手表 " 普遍运动向、有时候甚至有点 " 玩具 " 和 " 花哨 " 的大背景下,荣耀手表 5 Ultra 却给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全系标配钛合金表体和蓝宝石表盘设计。因此也得以在一众轻智能手表中率先实现了难得的严肃、商务造型,更适合作为年轻商务人士的 " 腕上助理 "。
好看、豪华,甚至还有很高的性价比
纵观整个消费电子行业,精致的造型、高端的用料、再加上浓浓 " 商务风 " 的外观设计,这样的产品过去往往会给人以 " 溢价颇高 " 的印象。当然,这并非不可理解,毕竟 " 档次感 " 和 " 身份认同 " 本身也一直是消费者公认的卖点之一。
但荣耀方面却似乎要有意颠覆这样的 " 固有认知 ",纵观他们这次发布的新品,虽然用了种种黑科技、拥有同级别中少见的商务范高颜值,但却普遍同时兼顾了极高的硬件配置,甚至还有着不错的性价比。
就拿 Magic V5 来说,它除了凭借行业首发的 L4 级智能工厂和大量先进材料,实现了超轻薄机身、超精密做工和超大电池密度之外,还有着不妥协的满血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有着完整的大底变焦三摄,甚至是在折叠屏手机中罕见地实现了 " 长焦夜景 " 和 " 长焦微距 " 功能。
除此之外,在 Magic Book Art 14 匪夷所思的超薄机身里,还塞进了酷睿 Ultra 7 标压移动处理器,并凭借荣耀自己的 HONOR Turbo X 调校,标称续航可达 8 小时。
而且在国补后仅 6799.2 元起这一售价的基础上,这款超薄标压本甚至还配备了一块峰值亮度高达 1600nit、支持 4320Hz 高频调光的 14.6 英寸 OLED 高色准触屏。在这个价位段能买到标压 CPU+OLED 触屏 + 长续航超轻薄的笔记本电脑,如此高的性价比不得不让人赞叹。
甚至就连荣耀此次带来的那款大尺寸平板,在配置上都颇有亮点。其不仅拥有 13 英寸级别最薄的机身设计,同时也使用了第三代骁龙 8 移动平台,以及可能是同价位段最豪华的八扬声器 + 空间音频能力,支持 IMAX 增强、DTSX 音效,并通过了 HiRes 高解析认证。
打破行业 " 惯例 ",荣耀有着自己的底气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有 " 看起来就不便宜 " 的高品质,但又客观上在价格、配置方面颇为亮眼,荣耀方面到底是如何做到这种、甚至可说是有违 " 行业惯例 " 的产品属性的呢?
纵观昨晚的整场发布会、其实就不难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方面,他们大量使用了自研技术、自研材料,甚至是自研产线,在实现业内首创功能特性的同时,避免了传统外购 " 独占 " 所必然需要付出的极高成本。就拿 Magic V5 的轻薄设计来说,它的那片后盖是通过航天特种纤维 " 编织 " 而成。其背后不仅有荣耀专门搭建的 L4 级智能工厂来保证加工精度,更有大量的人员培训、设备调试,甚至是工业大模型的自主研发,来为 " 增效降本 " 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荣耀也并没有拘泥于封闭的生态,事实上,他们在很多功能设计上都颇为开放。比如荣耀手机的有线、无线快充协议,如今都能兼容大量的第三方设备。事实上,他们这次就专门在发布会上强调了 Magic V5 对各车企 50W 车载无线快充的兼容性,像小米、比亚迪、领克、阿维塔、小鹏等不同体系和不同协议的系统,荣耀如今都进行了适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场发布会上,荣耀一方面官宣了自家手机如今对各大友商平台的 " 全终端互联、互传 " 兼容性。他们还正式推出 AI Connect 平台,通过开放 API 和 SDK、支持 MCP 和 A2A 协议的方式,高调 " 招徕 " 越来越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创建真正有实用价值的 AI 智能体生态。
综合以上各点便不难得到结论,荣耀的 " 诀窍 " 其实一点也不复杂,他们无非就是比许多友商更加务实而已。一方面,荣耀很清楚消费者真正看重、真正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设计、怎样的性能、怎样的体验;另一方面,他们更是将这些实际的功能卖点进行了 " 细分 ",比如哪些应该在供应链上抢先、哪些需要靠自研实现,哪些则可以依靠行业伙伴共建。
当一个品牌抛弃了所有华而不实、但成本还不一定低的噱头,专心只为了把产品做好的时候,他们又怎么会实现不了优秀设计和出色功能的共存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