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是体检的常见发现。胆囊息肉的超声检出率接近 5%,60 岁以上至少一半的人能查出肠息肉,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率 6%~7%,绝经后会继续增加……
所有的息肉都是黏膜内层上的小突起。但突起背后的原因各不相同,也就是各种息肉病理性质不同。
有的是良性肿瘤,但生性平稳,不会恶变,也不会长得太大惹事儿;有的虽然不是肿瘤,但具备转变为癌症的可能性;甚至有的只差临门一脚就到癌症了。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常见的五种身体息肉的各自特点、风险、常规处理方式。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试试在线问医生。
拍照上传体检报告
囊肿息肉结节都可以问三甲医生
* 线上就诊应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例资料,如门诊病历、诊断证明等,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5 种常见的身体息肉
最后 2 种要格外小心!
01
胆囊息肉
来源:cabot health
麻烦度评分:
特点:绝大部分人平日里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少数会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和右上腹疼痛的表现。
大部分都是良性病变,但肿瘤性息肉也有恶变的风险。毕竟胆囊腺瘤是公认的胆囊癌的癌前病变,癌变的可能性约为 1.5%。
治疗:无明显症状或直径小于 10mm 的胆囊息肉定期复查即可。超过 10mm 的、胆囊息肉伴有胆囊结石的、少数引起疼痛的,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02
鼻息肉
来源:The Midwest Sinus Center
麻烦度评分:✨
特点:鼻息肉一般是鼻腔局部受到反复的炎症刺激而形成的,比如经久未愈的慢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此外还可能出现鼻涕增多、嗅觉下降、说话鼻音很重、睡觉打呼噜等症状。鼻息肉恶变是极为罕见的情况,不用太过担心。
治疗:比较小的息肉可以喷鼻剂或滴鼻剂局部治疗。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特别是息肉较大、药物治疗效果差以及治疗后又复发的。
息肉问题
直接问三甲医生
03
胃息肉
图片来源: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麻烦度评分:
特点:大多数胃息肉安分守己。有极少数胃息肉个头较大,可能导致腹痛症状。只有极少数胃腺瘤息肉有一定癌变风险。
治疗:如果是炎症引起的息肉或者良性的息肉,只要定期复查观察变化即可;但如果是胃癌早期形成的息肉,或者是有癌变可能的息肉,建议手术治疗,可以防止癌细胞扩散或预防癌变。
04
肠息肉
来源:Cleveland Clinic Health Essentials
麻烦度评分:
特点:肠息肉基本不引起症状,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肠道出血。一般的讲,腹痛越频繁、大便带血越多,肠息肉可能更严重。
大约有一半的结直肠息肉具有癌变可能性,不过好在结直肠息肉切除难度小,并且癌变也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一般定期检查肠镜就行。
治疗:如部分息肉由肠道慢性炎症引起,可通过改变饮食、服用益生菌、抗炎药物等方式治疗,但大部分肠息肉仅用药物,无法起到治疗效果,需要在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部分肠管。
治疗后息肉再检出率非常高,为保持肠道无息肉状态,防止肠癌的发生,必须保证科学的随访,一旦发现息肉,即行内镜摘除。
05
子宫内膜息肉
来源:Nabta Health
麻烦度评分:✨
特点:一半以上的子宫内膜息肉会引起月经间期出血,一般出血量不大。大约 3% 的子宫内膜息肉是恶性或者有癌变可能。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息肉大小、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多因素。如果有息肉出血,同时有息肉多发、大于 1.5cm、不孕等情况,一般建议切除息肉。
体检发现息肉,建议第一时间问问医生。把自己的情况和检查报告给医生看看。要不要治疗、如何治疗这些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医生,更加放心。
我这种息肉危险吗?
身体症状跟息肉有关吗?
具体是复查?还是手术切除呢?
* 线上就诊应提供具有明确诊断的病例资料,如门诊病历、诊断证明等,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检查结果问医生
专业解答 更放心
不论是自己摸到了身体的肿块,还是在体检中发现了息肉问题,都不要盲目担心,网上搜索自己吓自己。
参与检查只是第一步,清楚地了解检查结果并进行干预才是一次有效的健康检查。
与其整日担心,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如第一时间问问医生,让自己和家人都放心。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应对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让医生根据你的情况帮你进行判断更靠谱更严谨。
点击下图将自己的病情描述清楚,辅助上传以往检查报告,医生就能帮你详细解读检查报告,给到后续治疗建议和解决办法。
体检查出囊肿、结节、息肉?
直接问三甲医生
线上问医生可以免去在医院排队 2 小时看病 5 分钟的烦恼,每次提问都支持向医生描述 500 字,上传 9 张图片,想问多详细都可以。
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缓解焦虑。
情况比较复杂,想找名医专家?
点击下方卡片找专家
问诊常见 Q&A
❶ 问诊入口: 搜索丁香医生小程序后,进入首页点击「问医生」即可在线问医生。
❷ 问诊方式:目前平台支持图文问诊、电话问诊和视频问诊。
图文问诊包含 3 次提问机会(一次提问两次追问),每次可输入多个问题(最多 500 字),支持上传视频和图片(检查报告、药品图片等均可拍照上传),24 小时内有效。
电话问诊和视频问诊单次问诊时长是 15 分钟,通话结束后,可以回听录音 / 回看视频,收到文字版小结。
❸ 查看回复:如有正在进行中的问诊,可进入丁香医生小程序,点击底部「我的」-「我的问诊」,即可第一时间收到医生回复。
❹ 人工客服:更多问题,可进入丁香医生小程序,点击底部「我的」-「在线客服」详询客服。
策划制作
策划:憂无 | 监制:温生
封面图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