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000 美金,码农身价堪比 NBA 球星?
就在小扎顶配高薪挖人之际,Meta 各岗位薪资被接连曝出。
先是一份联邦文件曝光,将 Meta 包括 AI 研究科学家、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等在内的岗位基本工资一次性大揭底。
而后,一位来自一亩三分地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的超大包:
超级智能 ML 工程师岗位,一年基本薪资 35 万美金(约合人民币 251 万元),四年总包 20000000 美金(约合人民币 1.4 亿)。
△图源:一亩三分地网站网友:让我数数后面几个
小扎这一波抢人大战闹的,现在一个 AI 研究员,薪资就可以这么高了???
干四年就是一个小目标了啊 ~~
好好好,什么时候这福气能轮到我啊啊啊 ~
Meta 薪资曝光
这份曝光的文件来自美国移民局。
按照规定,Meta 这些科技大厂在招聘国外员工时需通过 H-1B 签证项目提交包含职位、薪资在内的文件。
也是因为这一强制要求,我们现在才能一窥 Meta 的薪酬水平。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数字仅反映年薪——
不包括股票期权、签字费和其他福利,一旦加上这些,总包通常可以翻两倍或三倍。
具体而言,在 Meta 的各类岗位中,薪资天花板最高的要数软件工程师一职,一年基本工资高达 48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345 万元),最低也有 12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86 万元)。
当然机器学习工程师岗也不差,年薪最高可达 44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315 万元)。
而且这年头儿,但凡沾点 AI,起薪换成人民币几乎都百万打底了。
包括但不限于AI 研究科学家(17~23 万美元)、AI 产品营销经理(22 万美元)、ML 研究科学家(23 万美元)等等。
此外,和 AI 一样热门的还有数据分析岗。一眼扫去,相关岗位薪资上限大概都在 20 多万美元左右。
其中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的年薪高达 27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94 万元),一般的数据分析师年薪大约为 16.8~20.4 万美元。
甚至,即使是产品经理这样的非研究岗,年薪也经常超过 20 万美元。
文件显示,Meta 的产品经理年薪为 16~31 万美元,产品设计师则为 15.9~28.3 万美元…
虽然目前 Meta 官方未就上述数据进行回应,但通过对比北美其他几家大厂开出的福利,不难看出小扎是真大方 ~
这不最近要到秋招了,某书上有网友总结了 Meta、谷歌、亚马逊、苹果、英伟达等科技企业开出的 base 薪酬,得出了以下结论:
Meta 以全岗位薪资碾压级优势登顶。
人才争夺战导致巨额薪资
一 OpenAI 前研究员曾说过,AI 实验室的招聘就像下棋一样。业内人士估计,全球大概只有一千人拥有推动当前大模型革命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人才库就这么一些,那科技公司不得努力抢抢,撇开什么老板出奇招、技术愿景等这些方式方法,吸引人才最直接方式就是薪资了。
有这么一组直观地数据显示——
从 2022 年到 2025 年,不管是大科技公司还是初创公司,这些顶尖技术人员的薪资涨幅都有了大幅提升。
现在的 Meta 可能是其中最激进的那一个,但要放整个科技行业来看,也不算特别夸张。
除了 Meta,还有谷歌斥资 27 亿美元重新聘用顶级天才 Noam Shazeer。
离开谷歌之后,他曾创业担任 Character.AI 的 CEO。
甚至初创如 OpenAI 前 CTOMira Murati 的 Thinking Machine,虽然现在没有什么实质性地进展,但是一直不缺钱。
她能给到技术人员的薪资可以达到 50 万美金。相较之下,Anthropic 给 40 万,OpenAI 给的 30 万,Mira Murati 可以说是相当豪横了。
也难怪会有人跳槽了。
不过咳咳,还是要为 OpenAI 正名一下。
虽然薪资可能少,但他们员工可是拥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股票期权呀 ~
去年 11 月曾爆料,OpenAI 自 2023 年起,一直向技术人员支付 50 万美元以上的基本工资,最高可达 65 万美元。如果加上股票,这些人的年薪将达到 150 万美元。
但就是现在小扎这么一闹, 整个行业薪水再次水涨船高。
当然也不止国外,国内抢人大战激烈程度也同样拉满。尤其今年年初 DeepSeek 爆火之后,大家也看到了国内大模型企业和人才实力所在。
DeepSeek 自己之前被爆出百万年薪招兵买马。其他更有实力的大厂,腾讯华为字节等等自然也不甘落后了。
一边各种眼花缭乱的顶尖人才计划,满满看过去都是薪资不设上限。
一边顶尖大牛在各个大厂之间的流动也比往年更加频繁。虽然不清楚个中流转资金具体多少,但花费成本肯定不少。
什么字节挖来谷歌 DeepMind 研究副总裁吴永辉;阿里招揽全球顶尖 AI 科学家许主洪…
但有一说一,相对硅谷薪资,我们的技术研究人才,依然还是更务实一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