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川联行 07-04
雷克萨斯在沪开工,金山招商引资单日接洽6~7家企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雷克萨斯,破土动工。

在沪独资建厂,按下国产按钮。

当丰田官宣后,金山区招商火热。

咨询电话整日不断,日均接洽6~7家企业。

长三角区域,想抓住招商和配套的机会。

金山工厂,从拿地到开工,全程仅 2 个月。

" 一把手 " 担任专班组长,快速推动、环环相扣。

就招商而言,背后是 " 看得见的手 " 操控进度。

金山政务服务,有一套专业协作体系在支撑。

实践证明,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

开工建设 接洽连轴转

雷克萨斯国产,在金山落地了。

第二家外商独资,汽车生产基地。

两个关键词,首个和首次,值得细品。

一是,在沪落地,首个日系整车项目。

二是,丰田汽车,首次在日本外布局。

不止盖个工厂,那么简单粗暴。

一把铁锹落下,铲起了中日汽车产业的合作。

今年 2 月,雷克萨斯宣布在金山建厂。

一位园区负责人,正在推进招商工作,他提到:

有些企业,错失了与特斯拉的联动,不想再错过雷克萨斯。

甚至是,纷纷提出入驻上海湾区,融入丰田的产业链。

当官宣后,咨询电话整日不断,日均接洽 6~7 家企业。

基本上,都是来自宁波、苏州、常熟等汽车产业链重要城市。

今年上半年,不少企业奔赴金山工业区,来访、考察、商谈,创造合作机会。

短短几个月,雷克萨斯项目,再现 " 上海速度 "。

据了解,预计 2026 年 8 月竣工、2027 年投产。

第一台车将于 2027 年下线,初期年产能可达10 万辆。

项目占地约 113 万平方米,将承载丰田在华首座独资新能源工厂的命运。

从签约到开工,仅两个多月,比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审批周期缩短40%

重要的是,政府招商服务颗粒度令人惊叹。

为了推动外资落地,金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工作专班 " 双组长 ",市区两级共召开 120 余次专题推进会。

雷克萨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实现当天注册成立;在土地整合上,将20 余个分散地块完成调整,水电配套同步推进。

我们看到,还提前储备吕巷、山阳等周边地块,静候供应链企业落户,推行 " 容缺受理 " 机制,材料未齐备即可开工。

此外,金山区主动对接汽车产业人才需求,引导中侨大学等金山高职院校加快 " 贴近 " 雷克萨斯项目。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学科建设,探索形成高素质技能人才供给方案。

这种 " 超常规提速 ",复制并升级了特斯拉享有的 " 特权服务 ",也折射了地方吸引高端制造的决心。

招引配套 长三角紧盯

雷克萨斯,迎来首座中国工厂。

丰田 " 亲自下场 ",是一次重新站位。

对于上海来说,弥补了缺少日系整车项目的空位。

作为丰田全球的电动化先锋,雷克萨斯有着清晰规划:

到 2026 年,其全球电动车年销量将达到 150 万辆,2030 年进一步提升至 350 万辆。

雷克萨斯金山工厂,则是这一目标关键一步。

供应链半径压缩到极致,深度融入长三角配套体系。

本土零部件使用率,将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致。

超过 95% 本土化率,代表着什么?

这意味,未来的国产雷克萨斯,从电池到电机,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基本都要 "Made in China"。

之前,看到苏州一线招商人,就借助雷克萨斯的热点,发起了招商攻势:

热切期盼,丰田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走进苏州、投资苏州、扎根苏州。

放在长三角,各个招商办、投促局,都希望与丰田配套的工厂达成合作。

并且,不少本土的供应链企业也在努力,想办法进入雷克萨斯的供应体系。

除此之外,还为丰田推荐了经过筛选的企业名单。

这份供应链名单,不只着眼于本地的产业链企业,而是通过搭建覆盖长三角地区的优质供应链。

供应商的热情反应,是对项目的号召力,也能保障项目顺利投产。

正如汽车业内人士评估:在中国造车比在任何地方都更快、更便宜。

如今,上海已经建成 4+N 的汽车产业格局,构建了嘉定、金桥为代表的传统汽车产业制造集群,以临港、金山为代表的新兴汽车产业制造集群。

其中,依托嘉定、金桥,上汽集团等主流品牌在此扎根;临港则因特斯拉独资工厂,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镇。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聚集了全球最密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覆盖电池(宁德时代)、电驱(华为)、智能驾驶(禾赛科技)等核心领域,企业数量超 4000 家。

雷克萨斯金山工厂 50 公里内,聚集着特斯拉、蔚来、宁德时代等159家产业链企业,形成短路径的配送圈。

紧邻洋山深水港的地理位置,也优化了出口物流效率。一颗螺丝,从下单到进厂仅需 180 分钟,物流成本直降20%~30%

比如,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华为 800V 碳化硅模块等本土技术,可直接赋能雷克萨斯车型,缩短技术落地周期 40%。

如果以金山为原点,可以在 2 小时内抵达长三角大部分城市,这里与宁波、常熟、嘉兴等地的汽配产业紧密相连,能够有效整合长三角的供应链资源。

雷克萨斯扎根发展,对地方产业升级、供应链重组、乃至整个区域制造体系的智能化转型,都是一个可被复制和对标的样本。

不再是把中国当生产基地,而是深度融入最核心的产业生态。

长远考量 区域谋发展

落下一子,激活全盘。

雷克萨斯国产化,绝非产能转移。

丰田正以金山为支点,开启史无前例的 " 反向输出 "。

这次在上海的 " 赌注 ",悄然重塑了外资入华的传统路径。

就金山而言,再造一个 " 特斯拉 "。

这对于金山、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都是极大的利好。

现在的中国市场,早就不是那个 " 有车就能卖 " 的年代了。

这里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也是技术迭代最快的地方。

金山区是上海氢能产业核心区,已布局氢气储运、燃料电池研发等关键环节。

依托上海石化和上海化工区的产业优势,一直致力于打造氢能产业链集聚地,承担了整个上海市高达 90% 的氢气产量。

就近稳定、丰富而廉价的工业副产氢供应,是当前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最为难得的资源。

丰田官宣时也提到,将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氢能、智能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再利用等,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

政企在战略发展上不谋而合,未来金山工厂可能成为燃料电池技术的 " 亚洲试验场 "。

以上海化工区工业副产氢为中心,可辐射金山区、奉贤区、嘉定区、临港等地。

往上海以外地区,则可以辐射到浙江省的嘉兴市、宁波等地。

特别指出,嘉兴港和宁波石化基地,同样有丰富而廉价的工业副产氢资源,且运力需求大,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场景。

雷克萨斯入驻,也为金山未来纯电、氢能双技术路线并行奠定了基础。

写在最后

丰田的选择,则是全球产业博弈的缩影。

放弃 " 技术保守主义 ",拥抱中国供应链,以空间换时间,拿技术换市场。

雷克萨斯的到来,让上海同时拥有美、日两大汽车巨头的技术心脏。

从零部件制造到物流服务,从技术研发到售后配套,全方位重塑区域产业生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雷克萨斯 上海 丰田 特斯拉 新能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