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局哥
餐观局出品
01
每天还不到下班时间,我的魂就被夜市口的烤鸭摊勾走了,铁盘里的鸭子转着圈冒油光,师傅夹子一掀,脆皮 " 咔嚓 " 裂开的瞬间,油脂滴在炭火上腾起的焦香,光站着闻香味就能干两碗米饭。
图|来源网络
" 来套卷!多加鸭皮!" 往摊前一凑,师傅片鸭刀比缝纫机还快——鸭胸肉薄得透光,鸭皮带着琥珀色油花,卷进热乎的荷叶饼里,抹两勺甜面酱,塞把黄瓜丝。咬下去那声脆皮响得像嚼薯片,鸭肉嫩得能抿化,20 块钱快乐无与伦比。
有天我同事小张忍不住跟我一起来吃鸭,他尝了口就跟我嚎:" 你确定这是路边摊?比全聚德礼盒还好吃!"
好奇心驱动,我在地图上一搜,嚯!从魔都到鹤岗,满大街都是 XX 烤鸭卷的店,跟全国人民搞鸭肉狂欢似的。
但问题来了:全聚德 258 元一只的盛世牡丹烤鸭,这街头 20 块的卷该不会是假鸭子吧?
为了整明白这事,我蹲守了三天夜市,跟五个摊主唠、找两个供应链老板聊,还翻了半抽屉行业报告!
折腾一圈,我总算是把这股 " 烤鸭卷风暴 " 背后的秘密给捋了个七七八八。
02
一只活鸭子少说也得百八十块吧?20 块钱能买多大一块烤鸭肉?不会是坑吧?
答案可能颠覆你的认知——鸭子根本不是 " 一只卖钱 ",而是 " 全身卖钱 "。
我有个表舅,在山东养了快二十年鸭子。当我向他说起我对烤鸭价格的疑惑时,他竟然用绿泡泡吼我:" 傻吊,你以为鸭子值钱的是肉?错!好东西都在‘零件’上!
鸭脖能做卤味,鸭翅能炸串,鸭舌涮火锅,鸭血能做血豆腐,鸭绒能做羽绒服……光是这些‘边角料’,就能把一只鸭子的价值翻十倍。至于你说的鸭肉,那才是鸭子身上最不值钱的部分!"
圈里管这叫 " 零整比 "。
用大白话说,就是一只鸭子拆散了卖的总价,能比整只卖高得多!算笔账你就明白了。
街头烤鸭通常用樱桃谷鸭,以 2 斤小白鸭计算,活鸭批发价约 25 元。但是鸭子可以拆分。
鸭毛:最低能卖 2.7 元(做成羽绒服填充物)
鸭血:最低能卖 0.3 元(调味品、豆制品原料)
鸭胗、鸭舌:最低 1.5 元(零食高附加值)
鸭肠、鸭肝:最低 0.5 元(普通鸭货加工零食)
鸭肉:8 元(半成品烤鸭原料)
还有鸭脖、鸭爪等卤味店高价值零食价格同样客观。
这么算下来,一只鸭子拆完卖价值更高。
这下懂了吧?咱吃的那 20 块烤鸭卷,里面鸭肉的成本估摸也就 4、5 块钱。剩下的,是饼、酱、人工、水电、摊位这些杂七杂八的开销,加上合理的利润。
至于樱桃谷鸭安全问题,大可放心。
这鸭可是英国人用北京鸭和欧洲鸭杂交的,最大特点就是长肉快、出肉多,市面上常见的小白条鸭吃 1 斤 6 两饲料能长 1 斤肉,25 天就能出栏,3 斤左右的净重体型简直是为拆解而生。
从鸭苗到出栏,吃多少饲料、喝多少水、温度多少度都有标准,妥妥的工业化生产,跟流水线造汽车似的,效率高成本自然低。
弄清了鸭子便宜的秘密,有人又要说了:" 鸭子便宜是明白了,可摊位要租金、师傅要工资、水电要花钱吧?卖 20 一卷真赚钱?"
嘿,问到点子上了!
以我蹲点的夜市王姐为例!
鸭坯:每天卖 50 卷,用 25 只鸭坯,成本 25 × 12=300 元;
酱料:河北一家厂子定制的甜面酱,一桶 50 斤 120 元,能用一个月;
饼皮:一箱 100 张 30 元,每天用 25 张;
水电燃气:每天 50 块;
租金:夜市摊位每月 3000 块。
算下来,每卷的成本是:大约 14.75 元。
也就是说,每卖一卷烤鸭卷,王姐能赚 20-14.75=5.23 元。一天卖 50 卷,净赚 262 块;一个月卖 1500 卷,净赚 7880 块——收入堪比很多白领,多卖多得,收入可观。
并且在这整个过程中,后厨?不存在的!厨师?不需要!切配小弟?免了!灶头火苗?基本看不见!
摊主大都需要练就的技能主要就俩:片鸭 + 卷饼!
03
说到这儿,是不是有点心动了?
冷静!街边烤鸭真不是稳赚不赔的金饭碗!
大家不妨有空去夜市走走,反正我这里的夜市 10 家摊至少 3 家招牌叫 " 非尝卷 "" 上上卷 "" 鸭府湾 "。
打开外卖软件再搜搜 " 烤鸭卷饼 ",你的搜索结果前 20 页 90% 套餐肯定都是 " 烤鸭卷 + 五花肉卷 + 火鸡面 "。
我认识的烤鸭卷摊主李哥就经常叹气说:" 刚入行时附近就我一家,每天卖 100 多卷,现在一个夜市开了 5 家,每天只能卖 30 卷。"
所以说,在激烈的竞争下,杀进去容易,血本无归才是结局。
比如去年姜虎东白丁烤肉在成都关了 50 家店,老板就发朋友圈说:" 我们的烤肉和隔壁连蘸料都一个味儿。"
所以面对同质化,解决消费者凭啥选你?这个问题是关键。
我出差时见过一家反套路的摊子,95 后姑娘小夏的 " 夏夏的烤鸭卷 " 每天限量 50 卷。她蹲在小马扎上给顾客卷饼时还念叨:" 阿姨您要的少酱,多放了黄瓜丝;帅哥您的加蛋,挑了个双黄的。"20 元一卷每天下午 4 点就卖空。
她还建了微信群,让老顾客提前下单,并且经常拍鸭坯现烤视频发朋友圈。
这让我想起蜜雪冰城——产品没特别,但洗脑歌、雪王雕塑、买一送一让它有了存在感。
所以啊餐饮的真相就是:产品会被同质化,但 " 和消费者的连接 " 不会。
如果你只会卖 " 标准款烤鸭卷 ",那你就是夜市里的 " 背景板 "。
想在 " 卷王争霸赛 " 里活下来,比中 500 万彩票的概率高不了多少!
04
现在回到最初我们最初的疑惑:20 元烤鸭卷,到底是 " 打工人的福音 ",还是 " 资本催熟的泡沫 " 随时会消失破灭?
我的结论是:它不会消失,但必须要 " 进化 " 才能生存。
先说 " 不会消失 " 的理由。
需求真实。中国 2 亿打工人需要 20 块钱吃饱吃好的快餐,烤鸭卷刚好满足;从鸭苗养殖到冷链运输,供应链已经成熟,成本能压到最低。
夜市、便利店、外卖平台,它能渗透到消费者最后一公里。
再来说说为什么要进化。目前烤鸭卷市场真像一台好戏,总有新入局者,也有赚不到自己理想收入推出者,进进出出一个动态平衡却苦了小商贩。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 " 进化 ",从背景板变为独特的符号。
但 " 进化 " 也并不容易,需要解决三大难题:
第一,摆脱 " 同质化 ",找到自己的 " 记忆点 "。
第二,街头烤鸭卷不能只靠 " 便宜 ",得学会 " 讲故事 "。
第三,从 " 卖产品 " 到 " 卖体验 ",把 " 一次性消费 " 变成 " 回头客 "。
" 进化 " 看起来挺难,实际上也挺不容易。
毕竟餐饮从来没有躺赢的生意。
街头烤鸭卷能火,是踩中了便宜方便的刚需。能不能持续火,要看能不能从卖鸭肉升级到卖生活方式。
就像当年蜜雪用 5 块钱奶茶颠覆行业,现在烤鸭卷用 20 块钱烤鸭颠覆传统。但蜜雪能成茶饮界拼多多,不是因为便宜,而是把低价做成了体系——从原料采购到品牌营销,每个环节都为低价服务。
至于我们普通人,想吃就大大方方吃,毕竟 20 块钱能买到的快乐,已经不多了。
* 转发或引用须表明来源于餐观局,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