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媒汇 07-04
东方证券明星子公司,被一桩4亿元官司拖累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童画

编辑 | 苏淮

一桩历时五年的诉讼,最终以原告诉求被驳回而告一段落。

7 月 2 日晚,建元信托一纸公告显示,上海金融法院的《民事判决书》,驳回了原告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东证资管 ")高达 4.02 亿元的诉讼请求,205.15 万元诉讼费由其自行承担。

对于东证资管而言,这份判决无异于 " 雪上加霜 "。就在三个月前,其母公司东方证券发布的 2024 年年报已经散发出阵阵寒意:东证资管全年营收下降 30%,净利润下降 32%,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萎缩 9%。

而此次败诉,更是将这家昔日的 " 券商资管标杆 " 推至两难境地:要不要继续上诉?如果继续败诉该怎么办?

4 亿索赔被驳回

这场诉讼的导火索,要追溯到近九年前的一次信托合作。

2016 年 10 月,东证资管代表 " 东证资管 - 平安银行 - 龙江银行定向资产管理计划 " 作为委托人和受益人,与安信信托(建元信托前身)签署了一份《信托合同》,投资金额 4 亿元,期限 24 个月。

《信托合同》订立后,东证资管与安信信托又另行签订了一份《信托收益权转让协议》,约定安信信托需在 2018 年 10 月 11 日完成全部转让价款的支付。

结果,到期之后,安信信托并没有如约足额支付信托收益权转让款。

协商无果后,东证资管将安信信托告上法院。2020 年 9 月 18 日,安信信托收到了上海金融法院的《应诉通知书》,东证资管请求判令安信信托 " 立即支付信托受益权转让款 3.72 亿元、同时支付因延迟支付信托受益权转让款给被告造成的资金占用损失,约为 0.30 亿元 "。

天眼查显示,上海金融法院对上述案件的开庭时间安排在 2020 年 12 月 9 日,相关案由是 " 信托纠纷 ",但是此后再无更新消息。

图片来源于天眼查

彼时,因爆发流动性危机之后,安信信托已经自身难保。在前期展业过程中,安信信托存在与部分第三方签署《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框架合作协议》或出具《流动性支持函》等形式提供保底承诺的情形,由此引发的诉讼数额较大。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安信信托因提供保底承诺等原因引发诉讼 50 宗,涉诉本金 184.91 亿元。

安信信托在 2020 年年报中表示,根据《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信托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人与受益人订立的含有保证本息固定回报、保证本金不受损失等保底或者刚兑条款的合同,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条款无效 "。因此,就前述情形,安信信托认为 " 依法认定保底承诺无效,不构成违规对外担保 "。

此后,在监管指导下,安信信托进入风险化解程序,重组不断推进,最终在 2022 年 12 月更名为建元信托。

但是,东证资管的诉讼始终没有进展消息,直到 2025 年 7 月 2 日晚,建元信托的一纸公告才透露,东证资管的诉讼已被驳回,4.02 亿元索赔突然没了着落。

败诉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耗时 5 年仍败诉?东证资管下一步会不会继续上诉?东方证券是否查过该笔信托的真实损失原因?带着这些疑问,7 月 3 日,源媒汇致函东证资管母公司东方证券,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资管 " 优等生 " 光环褪去

天眼查显示,东证资管成立于 2010 年 6 月 8 日,注册资本 3 亿元,法定代表人杨斌,公司前身是东方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总部,后改制为有限公司,目前由东方证券持有 100% 股权。

2005 年,东证资管首批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发行东方红 1 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东方红 " 品牌由此诞生;2010 年成为国内首家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2013 年成为业内首家获得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非基金管理类公司,并在此后凭借多只业绩领先的权益产品一战成名。

成立之初,王国斌、陈光明、任莉组成的 " 铁三角 ",不仅是东证资管创始团队成员,也是公司巅峰时期的灵魂;林鹏、饶刚等明星基金经理,更将东方红品牌推向巅峰。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17-2021 年期间,除 2019 年位列第二以外,东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行业均排名第一位,是资管行业的 " 优等生 "。

然而,随着核心团队成员陆续出走—— 2016 年王国斌离职、2018 年陈光明创办睿远基金、2020 年林鹏 " 奔私 "、2021 年任莉转投泉果基金,东证资管的光环逐渐褪去。

东方证券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2021 年,东证资管的营收从 14.27 亿元增至 37.47 亿元,净利润从 4.11 亿元增至 14.38 亿元,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从 1078.71 亿元增至 3659.29 亿元。

在任莉离职后,东证资管总经理权杖交到了张锋手中。

但是在张锋执掌的 2022-2024 年期间,东证资管的营收从 27.30 亿元降至 14.35 亿元,净利润从 8.28 亿元降至 3.33 亿元,受托资产管理规模从 2847.52 亿元降至 2165.68 亿元,三个指标均连续三年下降。

尤其是 2024 年,东证资管的营收同比下降 30%,净利润同比下降 32%,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同比下降 8%。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 1661.69 亿元,较 2023 年下降 9%。

图片来源于东方证券 2024 年年报

管理规模缩水,就会导致管理费收入减少,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这就是东证资管过去三年盈利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此次 4.02 亿元诉讼被驳回之后,不知东证资管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 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建元信托公告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金融法院《民事判决书》如是说。

新帅能否提升盈利能力?

相对于东证资管的业绩下滑,母公司东方证券的成绩单比较亮眼。

2024 年,东方证券实现营收 191.9 亿元,同比增长 12.29%;归母净利润 33.5 亿元,同比增长 21.66%,扭转了 2023 年业绩下滑的趋势。

东吴证券认为,东方证券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的显著提升—— 2024 年达到 58.34 亿元,同比增长 129.36%。

深度分析东方证券的各项业务可以发现,该券商 2024 年的 " 财富及资产管理 " 营业收入为 123.41 亿元,同比增长 7.84%,毛利率为 7.05%,较 2023 年增加 2.26 个百分点;" 机构及销售交易 " 营业收入为 36.13 亿元,同比增长 93.37%,毛利率为 79.61%,较 2023 年增加 18.49 个百分点;" 国际及其他业务 " 营业收入为 30.50 亿元,同比增长 2.09%,毛利率为 15.97%,较 2023 年减少 30.70 个百分点。

但是,东方证券 2024 年的 " 投行及另类投资 " 营业收入为 13.60 亿元,同比下降 33.66%,毛利率为 33.49%,较 2023 年减少 9.29 个百分点。

除了东证资管以外,截至 2024 年末,东方证券的全资子公司和主要参股公司还包括: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证券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东方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东方证券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及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汇添富基金 ")。

和东证资管一样,汇添富基金(东方证券持股 35.412% 且为第一大股东)也是东方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之一。但是汇添富基金的业绩表现略好于东证资管,2024 年资产管理总规模约 1.16 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 9%;营收为 48.28 亿元,同比减少 10%;净利润为 15.47 亿元,同比增长 9%。

曾凭借东方红品牌笑傲行业的东证资管,业务陷入转型阵痛。与此同时,历史遗留问题依旧存在,与建元信托的诉讼是否要继续上诉,是否充分计提了风险准备,尚未可知。

2025 年 4 月 3 日晚间,东证资管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张锋因个人原因离任,由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斌代行总经理一职。5 月 9 日,国信证券原副总裁成飞成为东证资管新任总经理。

资料显示,成飞出生于 1983 年 9 月,曾任职国泰君安证券、国信证券等公司,并出任过国信证券副总裁、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国信弘盛私募基金董事长等职务。

此次换帅,能否重新提升东证资管这艘资管巨轮的盈利能力,能否打赢对建元信托的 4.02 亿官司呢?资本市场正拭目以待。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