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 · 维拉蒙特斯的画,并非男女老少人人皆爱的那种。
甚至不少人第一眼看到,都会对他笔下古怪的人物和丑陋的样貌感到恐惧和反感。
他们可能会念叨 " 妈妈咪呀,好丑!"," 这画的什么鬼啊?",有时还会画十字;——仿佛在那些强势、扭曲的面孔、轮廓和表情中看到了魔鬼。
然而,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为他在插画界留下了不低的位置——
如果没有维拉蒙特斯的名字,任何一部 20 世纪的时尚插画史都称不上完整。
托尼 · 维拉蒙特斯 ( Tony Viramontes )
说到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尚插画,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安东尼奥 · 洛佩兹(Antonio Lopez)——这位金哥此前介绍过的 " 时装插画界的毕加索 "。
点击图片,可阅读金哥此前介绍安东尼奥 · 洛佩兹的文章:
《纵横名利场 27 年,被他画过的女孩,全火了 | 金城》
但他,并非当时唯一一位作品充斥《Vogue》和《Harper's Bazaar》杂志的艺术家。
尽管比洛佩兹年轻十多岁,雄心勃勃、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托尼 · 维拉蒙特斯也同样游走于纽约和巴黎的时尚圈,以大胆、美丽、疯狂的风格赢得了诸多青睐。
在维拉蒙特斯成长的年代,摄影已日益普及,对时尚插画的需求也在不断下降。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追寻自己的热爱。
高中毕业后,他来到纽约,就读于著名的帕森斯设计学院。
在纽约,他遇到了两位导师——安东尼奥 · 洛佩兹和摄影师史蒂文 · 梅塞尔,他们鼓励他发展更自由的风格。
到了 70 年代末,维拉蒙特斯首次涉足时尚插画领域,一炮走红。
他硬朗而直接的绘画风格与当时流行的柔和粉彩的时尚插画流派形成了鲜明对比,迅速斩获了众多知名杂志的委托,而这些工作之前通常只属于摄影师。
维拉蒙特斯还获得了与时尚界一些最负盛名的品牌合作的机会,包括伊夫 · 圣罗兰、华伦天奴、香奈儿、克劳德 · 蒙塔纳和克里斯汀 · 迪奥等最负盛名的品牌,都向他抛来了合作的橄榄枝。
华伦天奴,1984 年绘制。
莲娜丽姿,1984 年绘制。
迪奥 ,1986 年绘制。
纪梵希,1984 年绘制。
香奈儿,1984 年绘制。
音乐界很快也注意到这个天才,许多专辑封面的委托纷至沓来:
比如杜兰衍生乐队 Arcadia 的《So Red the Rose》、唐娜 · 莎曼的《All Systems Go》和珍妮 · 杰克逊的《Control》,后者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具标志性的专辑封面之一。
《So Red the Rose》
《Control》
这时候的维拉蒙特斯,不过 20 出头。
邀约一个又一个,他位于曼哈顿的工作室总是音乐声不断,人头攒动。
地上,则散落着各种草图、花瓣、酒瓶、邀请函与美金 ......
斗牛,似乎是一位艺术家最难获得灵感的地方。
但托尼 · 维拉蒙特斯正是在这项运动中开始整合他的艺术感知。
小时候的他经常被父母带去观看斗牛,很快他就被斗牛士身上的亮片、优雅、力量和戏剧性所吸引。
于是,便有了他作品中奔腾的活力;每一笔都充满力量和冲击力,几乎模仿了斗牛士的迅捷动作。
与人们习惯在《Vogue》杂志上看到的优雅、稳重和美丽的时尚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维拉蒙特斯的插画,总能唤起了人们对狂野一面的想象。
在描绘女性时,他偏爱塑造棱角分明、鼻梁高耸的面容,她们通常面容扭曲,表情愤怒,而非端庄自然。
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自信,强势的气息。
而他笔下的男性形象,则有着刚柔并济的脸部线条,大多带妆,比如红唇,绿色的眼影,彩色的发色,饰以头巾或珠宝,妖娆而魅惑。
雌雄同体和柔弱的形象,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男性气质解读,不断挑战着观者,打破他们对美的认知。
维拉蒙特斯说,自己最不想要的就是一张漂亮的脸蛋和一套标准的三围。
在其他插画家利用经典优雅的风格创作的时代,他转而用性感的嘴部、夸张的臀部和挺立的肩膀,取代了海报女郎传统的姿势与笑容;以锯齿状线条、鲜艳的色彩和敏锐的目光,拓展了时尚插画的概念。
有人曾说,好的插画应该构思敏捷、即时、流畅,这样它 " 在纸上呈现的效果就像你把一勺鲜奶油拍在盘子上一样 "。
然而,维拉蒙特斯的画作却像滚烫的余烬在纸面上划过一道道痕迹,不断闪闪发光,散发着灼热的气息。
以至于在 40 多年后,它们依然如此咄咄逼人,震撼耀眼。
维拉蒙特斯一直在寻找新颖刺激的方式来震撼观众,他不断发展自己的绘画风格,并精通各种插画媒材:铅笔、木炭、水墨、水粉和拼贴。
有时,他甚至用口红代替蜡笔。
他也不断拥抱新技术:他是最早尝试大画幅宝丽来相机的人之一,并且热衷于开始使用视频进行创作。
维拉蒙特斯不愿被简单地归类为 " 插画家 ",除了用铅笔在纸上作画,他还是一位服装造型师、化妆师,擅长与模特合作,创造出具有个性的形象;
他还担任了多个时尚品牌的艺术总监,从门店的装潢到产品的设计,无所不包。
" 我总是在寻求新想法,因为我乐于处在一种对创意的急切渴望和不安的状态中。如果我从这种不安全感中解脱,我会失去创造性,那我将从头来过。"
他总是领先时代一步,他正迈向职业生涯的巅峰。
然而很快,所有的一切都戛然而止。
1988 年 5 月 23 日,维拉蒙特斯因艾滋病并发症去世,年仅 31 岁。
在八十年代,有许多如维拉蒙特斯一般的人,比如他的导师安东尼奥 · 洛佩兹。
安东尼奥 · 洛佩兹绘
他们才华横溢,充满活力,是所有人心驰神往、渴望亲近的对象。
然而,他们的美貌、才华与勃勃生机也为其招致厄运。
在 80 年代的喧嚣夜场,那些有着漂亮脸蛋和身材的年轻男孩女孩们,酒精、药物和乱性,便是他们的生活。
或许,也只有这种脱离常人的混乱生活,才催生了维拉蒙特斯天马行空的创作灵感,让他的作品有着一种根植于生活体验的危险的冲击与诱惑。
然而这种生活,一面是无法自拔的陶醉,另一面,则是足以淹没所有的危险。
维拉蒙特斯,就像一颗超新星,用快到危险的速度进行创作和生活,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
然后,失控冲向毁灭。
他的作品几乎被人们遗忘,他的光芒被历史的尘埃遮蔽。
很多时候我都会想,假如不是这般悲痛、遗憾的结局,托尼 · 维拉蒙特斯还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惊喜与震撼?
大胆、美丽、疯狂、遗憾的插画天才,
你在看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