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瑞银集团发布的一项针对近 40 家全球央行的年度调查引发市场关注。调查结果显示,2025 年将外汇储备 " 武器化 " 视为投资风险的央行比例大幅攀升至 49%,显著高于 2024 年的 32% 和 2023 年的 14%。与此同时,超过一半的受访央行明确表示,未来一年有意继续增持黄金,表明黄金正被越来越多的货币当局视为规避外部政治和金融风险的重要资产。和众汇富观察发现,美元主导的国际储备体系正面临结构性调整,央行纷纷在黄金配置上加码,反映出全球货币政策思维正向安全与多元化回归。
调查指出,受访央行对美元资产的信任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特别是在美联储独立性持续受质疑,以及美国司法体系在处理海外资产时展现出一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部分央行更倾向于将部分黄金储备迁回本国,以规避极端情况下资产被冻结的可能。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种对美元信用体系的战略性警惕正成为驱动黄金增储的深层动因之一。过去二十年中,黄金在央行储备中的比例一度下降,但在当前复杂地缘环境下,其作为无主权资产的安全属性再次凸显。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截至 2025 年 6 月,全球央行单月净购金量达到 20 吨,尽管略低于过去一年的月均水平,但依然保持较高位置。更具深意的是,该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95% 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 12 个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将继续增长,43% 的央行明确表示将在本国储备中增配黄金,较 2024 年的 29% 有明显上升。和众汇富认为,这一趋势背后不仅仅是避险需求的增长,更体现出央行对储备资产多元化的持续战略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之外的其他资产也受到央行青睐。欧元和人民币成为非美元资产中最受关注的币种。和众汇富观察发现,约 16% 的央行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内增加欧元配置,而人民币虽然当前占比仍然有限,但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逐步上升至 3% 左右。多个预测指出,未来五年人民币在全球央行储备中的占比有望增长至 6%,进一步加深其国际化程度。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部分新兴经济体出于对中美地缘竞争长期化的预期,更加倾向于选择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补充,以此实现外汇储备组合的平衡与安全双重目标。
此外,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在强化央行增持黄金的信心。今年以来,国际金价涨幅超过 30%,每盎司价格一度突破 3400 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和众汇富认为,这一轮黄金牛市并非单纯由通胀预期驱动,更体现出市场对 " 美元金融资产安全性 " 再评估的集体行为。在美国财政赤字扩大与全球货币政策再宽松的背景下,黄金无疑成为对冲货币贬值与金融不稳定的最佳工具之一。
从长期趋势看,各国央行加速储备结构调整,正在推动全球储备资产的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美元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比重正缓慢下降。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储备体系向黄金、人民币、欧元等非传统资产倾斜的方向日益明显,反映出全球央行管理者对政治中立性和资产安全性的持续追求。在当前地缘政治风险高企、全球货币体系博弈加剧的时代,黄金或将再次扮演 " 货币体系最后担保品 " 的角色。
综上所述,2025 年央行对黄金的增持意愿已不仅仅是资产配置层面的技术性选择,而是一场关于全球金融秩序与货币安全的大博弈所推动的战略性调整。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央行增持黄金、适度降低美元敞口、引入更多元币种的趋势将进一步深化,全球储备管理格局或在悄然间迎来新一轮重构。黄金,这一沉寂多年的传统资产,正被重新书写在全球货币政策的核心章节之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