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07-05
“乘客砸窗”事件的关键点在哪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谭浩俊

文章首发于 " 谭浩俊 ",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K1373 次客车机车脱线事件,如果不是旅客因车内闷热用安全锤砸破玻璃通风,引发广泛关注,这起事件是否就会给铁路部门 " 闷 " 在肚子里,不公开具体情况了?

而列车工作人员认为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铁路公安已对砸窗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是否就是最合适、最恰当的处理,就可以认为此起事件的性质并不严重,可以不了了之?

也许,列车人员的说法并不错,旅客的砸窗行为是着急了点。但是,在车厢内温度已经超过 31 度的情况下,旅客选择砸窗也应当属于可以理解的范畴,而不是过分举动。在一个比较狭小的空间内,同样的温度对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而不能单纯使用常规条件下的身体和心理感受。

更重要的,从通报的情况来看,这趟列车在出现了脱线问题之后,虽然列车工作人员采取了积极措施,包括临时增加矿泉水和其他物资供应等。但是,当列车遇到这种突发情况下,物资供应只是其中的一项工作。除了物资供应之外,心理安抚、重点人员保护、最大限度通风等,也是需要同步抓好的工作。

看得出来,脱线事件发生后,列车工作人员的工作是认真的,责任心也是比较强的,协调能力也是可以认可的。但是,从专业角度、应急处置能力角度来分析,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至少,应急预案做得很不充分,事件发生后,列车能够提供的矿泉水只有班组人员自带的 40 多瓶水。这一点水,能够发挥什么作用。这就说明,这趟列车并没有做好可能发生问题的充分准备。好在此起事件的后果不是太严重,且离车站距离不是很远,能够给予一定的矿泉水等物资补充。不然,后果会比较严重。那么,对这真没列车来说,有过应急预案吗?为什么如此被动呢?

如果列车工作人员非常专业,在脱线事件发生后,为了应当可能出现的状况,列车工作人员应当在列车上招集医生等专业人员,组成一个临时医疗队,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果时间较长,可能发生新的问题的概率较大,可能还要成立临时党支部,号召党员干部带头维护列车秩序,并组成工作小组,分散到各个车厢,配合列车工作人员做好旅客的思想工作,避免出现行为过激现象。

通报没有提到这些方面的问题,应当是没有去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趟列车处理突发事件的专业水准还不是很高,准备也不充分。如果素质较高,就应当做好各种预案,就应当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能够提供各种帮助、协助和支持。

铁路部门对事件经过的通报,可以让公众比较直观地了解到此起事件有情况。但是,由于专业水准不高,又使得事件发生后列车工作人员处置的手段、方法、措施等还是比较滞后的,是需要吸取教训的。

新浪头条 | 大鱼号 | 雪球 |

百家号 | 东方财富 | 智云平台 |

京东金融 | 小红书

商务合作,24 小时内回复,合作邮箱:Thjly@126.com

作者谭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谭浩俊微财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朋友圈 微信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