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在街角品尝了一杯吴彦祖咖啡,转身又被艺术市集的文创产品吸引了,这条街就像是把长春的文化魅力都装进了传统与时尚交融的‘橱窗’里。"7 月 5 日,随着新民大街焕新开街,像广州游客张启明这样被 " 圈粉 " 的外地游客不在少数,他们用镜头、味蕾与惊叹声,为这条百年老街的焕新投上赞许票。
踏入新民大街,仿佛置身于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身着传统服饰的巡游队伍,敲锣打鼓地穿过街头。花车上,长春地标建筑模型与历史街区风格彩绘相映成趣,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 这是我第一次来长春,赶上了新民大街焕新开街,特别幸运。早在几天前,我们就在期待见证这个时刻了。" 上海游客白女士一边举起手机记录下巡游表演的精彩瞬间,一边感叹说:" 长春不愧是‘文化城’,我刚才参观了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馆内的展品让我读懂了这座城市的过往,这种‘可触摸’的文化体验很难得,也最容易打动人心。"
见有外地游客为长春点赞,"60 后 " 市民王兴中高兴地接过话茬," 可不是嘛!我在长春住了 50 多年,今天特意乘坐公交车来看看新民大街的变化。可真叫人惊喜啊!你看,树荫底下走几步,就能遇见一个小公园,坐这儿歇脚还能听见外地游客夸咱老街有味道,心里充满了身为长春人的自豪感。" 王兴中说。
看着言几又书店、蛋魂汉堡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扎根老街,家住隆礼路的孙先生真切体会到了何谓文化味儿越浓,生活味儿越甜。" 现在街区店铺变多,买东西方便了,餐饮也更丰富了,下楼就有好吃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正如孙先生所说,许多家住新民大街附近的居民,纷纷感受到了文化赋能的消费新场景,正在悄然改变他们的生活半径,让柴米油盐多了份独特韵味。
" 以前遛弯儿只是绕着老旧街道转,现在散步路线中多了许多有趣的环节,感觉特别充实。"" 我看还有亲子手作活动,孩子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学到知识。" 陈明和李欣夫妻俩沿街而行,体验着街区内新增的无障碍设施、智能导览屏和随处可充电的太阳能充电板 ……" 这些设施会让老年人和游客的游览体验更加便捷,从细节处体现长春的城市温度。" 李欣说。
沿着街道漫步,各类特色餐厅座无虚席,美食香气扑面而来。在一家名为苗阿妹的米粉店里,记者见到了特意从公主岭市赶来打卡的陈芳、陈露姐妹俩。" 我们都想尝尝这家店的特色羊肉米粉,再点上两份特色小菜,特别有幸福感和满足感。" 陈芳说。
"00 后 " 厦门游客王晨曦则对创意甜品情有独钟。她告诉记者," 暑假来长春避暑,没想到撞上了新民大街开街这个‘彩蛋’,更没想到的是,在历史街区还能品尝到这么多特色美食,不虚此行!"
对于年轻游客而言,新民大街的确是创意与潮流的聚集地。吉林大学学生林琳拉着室友们穿梭在 " 吉塔艺术市集 " 中,摊位上以长春老建筑为灵感的手绘明信片、非遗剪纸作品和复古风格的文创饰品深深吸引着她们的注意力。" 我们都是学艺术相关专业的,今天新民大街的各式表演和这个艺术市集,太合我们胃口了。" 林琳指着一个即兴素描摊位说:" 我刚才看到画师把建筑和行人融入自己的画中,特别有创意。还有大学生的社团表演,也让我们很有共鸣。" 一旁的吴亚楠则捧着刚买的手工皮具兴奋地告诉记者:" 这里的手工艺品我非常喜欢。我得把今天的所见所感所得分享到社交平台,让更多同龄人来关注新民大街的崭新变化。"
除了美食与文创,街区内的历史建筑更是不容错过的打卡点。" 把团扇往旁边一点儿,别挡住了标识。"" 我要把这个鼎都拍进来。"…… 在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内,张岚母女俩正在拍照。她们表示,身着国风服饰来新民大街拍照,与青砖黛瓦的历史建筑特别契合,特别按下快门的瞬间,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让百年历史与当下的自己来了场 " 合影 "。
当夜幕降临,喧闹的新民大街又展现出另一番模样——暖黄色灯光勾勒出历史建筑的轮廓,映衬得百年老街愈发开放、包容。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传统与潮流碰撞,每一个角落都像是在诉说着城市的故事,每一处街景也印证着老街的新生。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