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 7 月 6 日消息,作为全球第一家把骁龙 8 Gen3 手机处理器用到车上的企业,小米此举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到底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清华汽车系博士张抗抗 KK 现在又对此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表示:" 首先要明确的是,并没有一个标准认证流程来判定 SOC 芯片是否属于 " 车规级 ",而通常是基于一系统的标准认证流程的组合,根据行业惯例来判定。惯例随历史发展会有变迁,但要始终坚持一个最终准则:能否保障汽车的安全。"
据悉,车规半导体的可靠性认证标准 AEC Q100/Q104 和功能安全 ( Function Safety ) 的 ISO26262。
AEC Q100/Q104,前者是针对芯片,后者是针对芯片模组;ISO26262 则是针对整车。目前小米 YU7 过了 ISO26262 和 AEC Q104,未提及骁龙 8 Gen3 本身是否通过 Q100。
在这位博主看来,如果你认为必须通过 AEC Q100 的 Grade0-2 等级(行业惯例)才是车规级判定的唯一标准,那骁龙 8 Gen3 目前为止没有提供相关证据。
大家在谈车规级的时候,要明确一下是基于哪个角度、哪个标准来讨论,比如 AEC 和 ISO26262 标准,有两个根本区别:
如果你是从买车的角度来看,ISO26262 的功能安全才是最终裁量标准,而 AEC 标准不同的是(正常工作不能失效),后者指的是 " 可以失效但务必确保人员安全 "。
举个通俗的例子,如果你开车以 60km/h 行驶在城市道路上,正常状态下车子执行的是 " 按驾驶员预期向前行驶 " 的功能,比如非预期转向、非预期刹车、非预期驱动这些属于 " 既不可靠、也不安全 " 的情况,而车子失去动力就属于 " 虽不可靠、但挺安全 "。
换句话说就是,AEC Q100 考察的是 " 个体的可靠性 ",它可以确保芯片一直正常工作,但整个系统却管不着。所以,芯片通过了 AEC Q100 认证,并不能确保整个系统正常工作。ISO 26262 考察的是 " 系统的安全性 ",它只关心 " 系统中涉及安全的环节 ",它并非确保系统正常工作,而是确保即便不能正常工作了、人员也是安全的。
严格来说,AEC 合格不等于功能安全,而 ISO 26262 合规也不等于芯片耐热抗震,并没有什么必须关系。
所以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功能安全行业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标准:想进入 ASIL 认证体系的硬件,必须优先选择 AEC-Q100 或等效级别认证的芯片。
如果骁龙 8 Gen3 并未通过 AEC-Q100 认证,小米 YU7 就一定不符合功能安全标准了吗?未必!
功能安全只关心 " 系统中涉及安全的环节 ",智能座舱涉及到安全的部分并不太多,主要集中的仪表显示的车速 ( 避免驾驶员误判车速 ) 、档位 ( 避免驾驶员误判档位 ) 等环节上。也就是说,允许黑屏,但仪表 / 天际屏上的车速 / 档位信息不能显示错。黑屏只是不可靠,而车速 / 档位信息显示错误才是不安全。
当然,不可靠也要尽量避免,虽不涉及安全,但影响用户满意。如果针对这些涉及安全的环节设计了 " 冗余 " ( 提升可靠性 ) 或 " 安全措施 " ( 确保失效后的安全性 ) ,让骁龙 8 Gen3 不出现在 ISO 26262 关心的范围之内,那也是符合功能安全标准的。
你要搞清楚的一点是,用了骁龙 8295 不一定确保整车符合 ISO 26262 标准,而使用骁龙 8 Gen3 也不一定说明整车不符合 ISO 26262 标准,所以不应从 ISO 26262 的角度来评价单个芯片,这是搞错概念了。
同一款芯片,在不同的系统架构中,它可能会被分配 ASIL(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 D 等级要求,也可能被分析为 B 或 QM(对各子系统、部件、软件,根据安全分成 A、B、C、D 四个等级,如果认为不涉及安全则为 QM 等级)。
如果是分配到 ASIL D 的要求,则要查询 ISO 26262 关于 ASIL D 的硬件要求,检查此芯片是否符合。如果是 QM 等级,你拿小霸王芯片上车都可以,功能安全不管你!它最坏的情况只是不好使、不可靠,但不涉及安全,不影响功能安全的认证。
其实就是一句话,小米 YU7 用骁龙 8 Gen3 本身是没问题的,只要车子能够安全行驶就足够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