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过车外黑科技:车灯、轮胎等之后,这期我们把视线拉回车内,看看底盘的黑科技,尤其是线控技术和底盘智能化,到底在发生着什么变化。
以下为本期视频文字版:
底盘控制
电子化是大趋势
其实线控技术(Drive-by-Wire)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了。最早的例子就是排挡杆的变化:从以前那个大大的挡杆,到后来宝马用的小鸡腿挡把,再到旋转档、怀挡设计,中间的空间被彻底释放出来,这就是线控带来的第一波改变。
之后手刹也电子化了,变成一个按钮或者旋钮,不再需要机械连接。这种 " 以电代机 " 的趋势,现在正进一步向底盘系统延伸。
比如最近很火的 " 数字底盘 ",很多中国品牌都在发力。最先是从悬挂系统开始的,理想汽车最早用上了空气悬挂,接着国内供应商也开始跟进,从单腔发展到双腔、甚至三腔,一步步提升悬挂系统的电子化程度。
再往下走,就是转向系统的电子化。后轮转向技术最早在国内量产的是小鹏 X9,之后华为尊界的 S800、蔚来的 ET9 也都陆续上马,甚至出现了像仰望 U8 那种能跳舞、能原地掉头的车型。
这一轮的底盘升级,明显是中国厂商在主导。为什么?因为我们卷得太厉害了。智能座舱卷完了,驾驶辅助也差不多卷到头了,那接下来就得往底盘上下功夫,毕竟这是决定一辆车开起来怎么样、坐起来舒不舒服的核心部分。
且现在的市场环境是增购、换购为主,大家对品质要求更高,品牌也想往上走。于是我们就看到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对标豪华车,把底盘操控当作产品价值提升的重要抓手。
底盘需求
是从用户出发的吗
但问题来了:这些新技术真的有用吗?它们到底是在服务用户需求,还是在服务品牌形象?
海哥的看法挺直接:中国的道路条件在全球来说都算是相当不错的,铺装路面比例高,非铺装路面少,高速公路、城市道路都很平整。在这种路况下,一些过于复杂的悬挂系统可能有点 " 溢出 " 了,不是完全必要。换句话说,有些技术更像是为了展示实力而存在,而不是为了满足日常驾驶的实际需求。
那是不是说这些技术就没价值了呢?也不是。比如空悬,它确实能带来更好的舒适性,特别是在电动车越来越重的背景下,传统弹簧减震已经很难调好了;再比如后轮转向,它能显著提升车辆灵活性,转弯半径更小,停车更方便;还有比亚迪推出的那种电机纵向悬挂系统,号称能实现 " 千人千面 " 的驾驶感受,让不同场景下的驾驶体验更丰富。
这些技术各有各的卖点,但关键在于,它们能不能真正体现对用户的实际价值。我们认为一台车的底盘要做到三点:安全性、匹配性和可靠性。
首先是安全边界的问题——这辆车在当前的重量、轮胎配置、动力系统下,它的极限在哪里,操控表现是否稳定可控;其次是动力与底盘的匹配,底盘的响应速度必须高于动力输出,才能驾驭得住这台车;最后是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一部车开了三年五年,十万公里之后,底盘各个部件还能不能维持应有的性能,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所以可以看到,很多技术其实大家都在研究,但有的厂家推出得更快,有没有经过足够多的验证和积累,这个就值得打个问号了。
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来规范这些新兴的底盘技术,基本都是高端车企自己跟供应商联合开发。优点大家都清楚,问题是,这些技术什么时候能达到车厂内部的安全标准,并且真正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优势,这就需要时间去检验了。
还有一个挑战是售后维修成本的问题。这些高度集成、电子化的系统一旦坏了,维修贵不贵?配件好不好找?使用寿命到底有多长?这些都是买车时需要考虑的事,特别是如果用户打算用个三五年甚至更久的话。
智能底盘
未来前景怎么样
而这些新技术背后还牵扯到一个核心能力——整合能力。
现在很多新势力的做法是先把功能做出来再说,至于后期怎么优化、怎么匹配、怎么调校,反而成了不着急解决的问题。这对整车厂的 VI 部门(Vehicle Integration,整车集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为底盘调校不是一个靠软件就能搞定的事情,它需要长时间的实测经验,需要在跑道上、试验场里反复磨合。这种人才在中国其实比较稀缺,毕竟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底盘调校历史。
这也意味着,即便硬件上去了,如果缺乏足够的调校能力和经验,最终呈现出来的驾驶感受也可能差强人意。
还有一个更大的挑战是标准之争。如果我们未来要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底盘智能化标准,是跟着欧盟走,还是另起炉灶?如果是后者,那将来中国汽车出海就会面临兼容性问题。
毕竟,全球市场不可能接受两套不同的标准,那样不仅成本高,也不利于国际化竞争。
展望未来,海哥预测整个底盘的智能化进程大概会在 2030 年前后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届时,四轮转向、线控刹车等技术将成为主流,下一代平台也会围绕这些方向重新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厂商有机会和博世、大陆这样的国际大厂携手共进,也有可能形成独立的技术路线。无论如何,这都将是一次深远的行业变革。底盘智能化这条路,才刚刚开始,但它的潜力巨大,未来可期。
往期回顾
汽车黑科技之:不起眼的轮胎和看不见的风阻!
国产遍地是灯厂?隐藏门把手有争议?汽车黑科技还有哪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