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别人 " 打架 " 的功夫,腾讯和小红书选择悄悄扩张自己本地生活服务业务版图。
近日微信小店方面宣布,为降低商家经营成本,将在 2025 年 07 月 01 日 -2025 年 12 月 31 日下调本地生活服务商家技术服务费至 1%。同时其还表示将 " 逐步有序调整本地生活类目准入标准 ",而这也被外界视为该平台放宽商家准入标准、扩容准入类目的积极信号。
在小红书这边,继今年早些时候面向全国餐饮商家开放入驻后,近日其发布公告称将开放休闲娱乐服务类商家入驻,涵盖户外玩乐、展览演出、休闲运动和休闲活动等。此外这一公告中还提及,针对美食和休闲娱乐类目的商家,将持续减免入驻保证金,并且在 2025 年 12 月 31 日前将技术服务费率从 2.5% 持续降至 0.6%。
事实上,包括腾讯、小红书等在内的互联网大厂齐聚本地生活服务赛道,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至于其中的缘由,也早已是老生常谈,简而言之就是在流量红利消退的当下,本地生活服务是少数仍保持高速增长的万亿级赛道。
但多年来除了抖音在到店酒旅场景闯出了一片天地之外,其他新入局的大厂更多扮演的仍是打酱油这样的角色。但就在今年,这一局面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以餐饮外卖为代表的到家场景自不必多说,如今京东也将美团的防御撕开了一条口子,阿里方面同样也在趁势加大投入。
在到店酒旅场景,谋划多年、通过押注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快手本地生活服务也终于显露出几分崛起之势。据了解,2024 年快手本地生活服务 GMV 同比增长 200%,其中新线城市 GMV 同比增长均超 220%,日均支付用户数量同比增长 100%,其中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超 62%。
那么在美团被围攻牵制、腹背受敌的当下,微信和小红书又能激起多大的涟漪呢?
不可否认的是,微信和小红书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其中前者不仅用户体量庞大,更堪称是私域的尽头,后者则不仅凭借一己之力将种草经济带火,还有客单价高这一优势。
但仅凭借这些,微信、小红书想要就此实现弯道超车并不容易。以小红书为例,由于产品设计的原因,在至今仍是该平台主流的图文模式下,用户依旧掌握着主动权,可自主选择看哪个笔记、不看哪个笔记。相比能够直接将视频 " 喂 " 给用户的抖音,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商家的运营难度。
而且现在摆在微信、小红书面前的,还有诸多共同的难题。一方面,不论微信,还是小红书都缺乏线下基因,与美团成熟的 BD(商务拓展)团队和数字化管理系统相比,效率差距显著。另一方面,与美团,乃至京东、阿里相比,微信和小红书缺少 " 高频带低频 " 中的 " 高频 ",也就是餐饮外卖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当下的微信、小红书或许还很难很难放开步子在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狂奔。要知道,当年抖音决定发力本地生活服务时,电商业务已经步入正轨。而且快手近年来大力度投入本地生活服务背后的事实,也是其电商业务开始进入成熟期,甚至开始面临增长焦虑。
相比之下,当下微信、小红书的电商业务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比如小红书继买手电商、生活方式电商之后,不久前又搞起了 " 友好市集 "。而且在一边尝试实现电商业务闭环的同时,小红书还先后与淘天、京东达成合作,向二者售卖自家流量。
既然两个新兴业务都还需要 " 奶 ",总得有个先后之分。至于孰先孰后,或许从微信、小红书近年的相关动作中就能看出。
以微信来说,目前微信小店暂不支持餐饮类目单店入驻,更多瞄准的是连锁的多店商家。而在酒旅类目中,微信小店虽然允许单店经营的酒店入驻,但在资质要求中依旧注明了 " 酒店所属品牌需属于平台的高、中品牌力等级 " 这一条件。即便餐饮连锁化发展迅猛,但从整体大盘来看,占比依旧较低。
在如此严格的标准之下,微信方面似乎是想先从阻力较小的方向突围,这也从侧面展现出其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依旧比较谨慎的态度。作为对比,在电商业务上,微信不仅实在疯狂 " 补课 "、完善基本功能,还将视频号电商升级为了微信电商。
说到底,虽然种下一颗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但一步慢步步慢,微信和小红书现在还需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