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随着暑期来临,室外温度极高,市民非常期盼能就近进入场馆锻炼。体育场馆本应成为居民强身健体的 " 加油站 "、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公共空间,然而部分体育场馆却长期闲置、利用率低,市民 " 家门口锻炼 " 的美好愿望受阻,公共资源也因此被闲置浪费。
体育场馆 " 休眠 " 多年 市民锻炼无门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体育中心位于我市津南区,包含体育场、游泳馆、体育馆三大场馆,曾是标志性建筑之一。市民张先生反映,自己在海河教育园居住多年,家门口的这座体育场馆也闲置多年。海教园居住的居民和孩子非常需要体育运动场地,但运动场馆就在眼前却用不上,实在可惜。
津南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体育馆。
记者近日来到该体育中心,看到体育馆大门紧锁,"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体育馆 " 的牌子上部分文字已脱落,门口张贴着 " 正在维修 " 的通知。体育馆前有一片露天广场,很多市民在这里运动,有滑轮滑的、踢毽子的,还有打羽毛球的。" 我们每天都来这锻炼,但入夏后高温雨水天气多,就没办法锻炼了。眼前就有室内体育馆却不能用,很可惜。" 现场市民说,目前大家都在露天广场锻炼,晚上还缺少照明。
位于静海区的天津国际网球中心也面临同样的窘境。记者了解到,这座网球中心占地约 14.23 万平方米,曾承办过 WTA 天津公开赛、ITF 国际网球巡回赛等 20 余项国际赛事,还曾被纳入 " 环团泊湖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 核心节点。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两座主赛场均被铁丝网圈了起来,还贴有 " 停止营业 请勿入内 " 的告示。隔网观察,网球场外墙斑驳,金属结构锈迹斑斑,场馆外部分地面已长出杂草。除主赛场外,该中心内还有十多块户外网球场,但同样落锁。一位安保人员表示,网球中心不对外开放。
运维成本高 场馆 " 激活 " 遇难题
场地宁可闲置也不对外开放,这是为什么?带着疑问,记者分别走访了津南区及静海区的相关部门。
津南区文化和体育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体育中心于 2012 年 9 月建成使用,由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代建,现由天津足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相关负责人回忆,当初规划是建设集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化体育中心,曾承办多项全国及亚洲赛事。但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这个体育中心的运营确实面临严峻挑战。"2023 年 7 月,体育中心产权划转至津南区文化和体育发展服务中心,接手后我们发现消防、安防设施等存在诸多隐患。" 这位负责人称,按大型场馆修缮标准需要约 8000 万元维修资金。" 这笔资金不是小数目,我们正在全力寻求维修资金渠道,争取早日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场馆正常使用功能。但在解决资金难题或找到愿意接手体育中心的运营方前,体育中心暂时无法对外开放。"
静海区天津国际网球中心。
静海区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该网球中心始建于 2010 年 6 月,由团泊新城(天津)控股有限公司代建,现由天津隆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维护。该场馆最初定位为承接 2013 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网球比赛、WTA 天津公开赛等国际赛事,近年来虽然举办了一些网球赛事,但整体运营仍面临严峻考验。相关负责人坦言:" 运维成本是首要问题,包括水电、人员、维护等固定支出,每年需要数百万元,这使得在没有找到专业运营团队合作的情况下暂时无法向公众开放。我们正在与市体育局对接 7 月份举办天津市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但短期内若不能引入合适团队仍无法对公众开放。作为国企,我们必须对公众安全负责。"
多措并举化解场馆 " 休眠 " 困局
近年来,我市部分场馆闲置问题凸显,既造成资源浪费,又难以满足全民健身需求。对此,国家体育总局 " 十四五 " 体育决策咨询专家、天津财经大学梁强教授指出:" 盘活天津体育场馆闲置资源,需打破传统行政化管理思维,构建 "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 " 的创新生态,让公共体育空间既能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又能激活体育消费市场,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梁强认为,体制机制、经济成本、功能定位等方面的问题是场馆闲置的主因。建设运营主体脱节,权责边界不清,财政体制下缺乏常态化维护资金拨付机制,事业单位 " 重建设轻运营 ";部分场馆过度依赖国际赛事,选址与人口密集区割裂,设施配置忽视大众需求等问题亟待解决。
如何破解困境?梁强建议,首先,可引入国内知名专业运营商,建立 " 政府监管 + 社会资本运营 " 机制。如在海教园场馆增设多功能运动厅,开展智慧化升级工程,部署智能预约系统、能耗监测平台,降低无效运维成本。可将网球中心改造为 " 运动主题公园 ",定期举办街头篮球嘉年华等活动。同时,可开发夜间经济,延长开放时间,配套餐饮、培训等业态,提升运营质效。打造培训矩阵,与高校合作开设体育管理实训基地,培育青少年击剑、攀岩等特色项目。发展会员经济,推出家庭健身年卡,预计年营收将大幅度增长。最后,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场馆改造项目实行 " 边建设边报批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非营利性场馆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完善保险制度,推出公共体育场馆意外责任险,降低运营风险。
梁强教授用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举例,该公园通过 " 政府主导 + 企业运营 " 模式,将老旧体育场改造为融合篮球、游泳、冰雪等功能的综合体,日均客流上万人次,年营收突破亿元。我市这些场馆可借鉴其经验,用闲置场馆作试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 " 天津方案 "。(记者 胡智伟 庄媛 文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