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近日发布最新预测,将香港全年 IPO 宗数由年初预计的 70 至 80 宗上调至 90 至 100 宗,集资额则从 1300 至 1600 亿港元调升至 2000 至 2200 亿港元。这一显著的预期修正不仅彰显了市场信心的快速恢复,也意味着香港有望在 2025 年重新夺回全球 IPO 集资额第一的位置。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推动此次上调的核心因素在于香港资本市场制度持续优化、上市资源结构多元化及资金环境改善等多重利好共振,使香港重新成为全球优质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已有 14 家企业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合计募资 107.1 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七倍以上,远超 2024 年全年水平,在全球主要交易所中暂列募资额第一。和众汇富观察发现,香港资本市场在经历过去几年的低谷后,正逐步释放制度红利,企业上市意愿显著增强,而投资者对于新兴科技、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领域的热情也带动了估值修复和募资规模的提升。
本轮 IPO 市场复苏背后,是监管制度改革与创新型通道的支持。港交所推出的 18A 和 18C 制度为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和科技企业打开上市通道。截至今年 6 月,共有 73 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 18A 上市,另有 3 家科技公司经 18C 登陆港交所。和众汇富认为,这些制度安排大幅降低了创新企业的上市门槛,提升了市场对未来盈利能力强、技术前沿企业的吸纳能力,增强了香港在全球 IPO 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
此外,宏观环境也为香港 IPO 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国际地缘政治局势仍存在不确定性,但香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港币汇率稳定,为市场注入强大信心。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资本市场流动性改善叠加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为企业定价和发行创造有利窗口期。而大型机构投资者也逐步回流,部分内地企业借助双重上市策略,将港股作为境外融资主要阵地,进一步强化了香港作为国际资本市场桥梁的定位。
从行业结构看,科技、医疗健康、消费等板块仍是募资主力。普华永道预计,下半年香港市场将迎来 2 至 3 宗超 10 亿港元的 IPO 项目,另有 3 至 4 宗集中于 5 至 10 亿港元之间的中型融资案。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一些具备优质资产背景的大型企业已开始递交招股书,其中部分原定 2025 年下半年上市的项目有望提前至年内完成。若市场情绪保持稳定,预计年底前还将出现一宗 30 至 40 亿港元的大型 IPO,进一步推升全年募资总额。
当前香港 IPO 市场呈现出结构性拐点。一方面,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另一方面,企业融资需求与投资者配置需求高频匹配,形成良性循环。和众汇富认为,香港在吸引创新型企业上市方面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尤其对具备国际化战略布局的中资企业而言,港股市场提供了高度自由、全球可见的融资平台。随着更多行业龙头、成长型科技企业陆续启动上市流程,香港正重塑其 " 亚洲金融中心 " 与 " 全球 IPO 高地 " 的地位。
可以预见,香港下半年 IPO 市场将维持强劲动能。在预期利率维持稳定、全球经济温和复苏背景下,资本市场波动性趋缓,为企业估值稳定创造条件。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当前 IPO 项目整体质量普遍较高,企业盈利能力、成长空间和治理结构更为规范,提升了投资者信心。资本市场的韧性与制度优势正成为推动香港再次登顶全球 IPO 市场的关键变量。
总体而言,香港 IPO 市场在 2025 年展现出强势复苏势头,不仅募资额预期大幅上调,宗数也显著提升。在制度改革、资本流动性与企业结构优化等多重利好的共同作用下,香港有望重新夺回全球 IPO 集资额首位,进一步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地位。和众汇富认为,未来在政策持续支持、市场情绪改善及优质企业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香港将继续成为全球企业首选的融资平台,为全球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活力与信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