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昨天
和众汇富:制造业景气度回升至扩张区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6 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升至 50.4,较 5 月回升 2.1 个百分点,重回 50 荣枯线以上,显示制造业景气度在经历短暂低迷后出现温和反弹。这一回升不仅较上月形成明显改善,也与 4 月持平,反映出制造业整体活动呈现边际回暖态势。和众汇富研究发现,6 月 PMI 数据的回升主要得益于新订单和生产指数的同步上扬,新订单指数反弹至略高于临界点的水平,而生产指数重回扩张区间,创下近七个月来的新高,为整体指数带来支撑。

具体来看,新订单的增长反映了市场需求的边际改善。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尽管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但部分制造企业在促销和政策支持下接到更多订单,尤其是在国内市场逐步修复的背景下,企业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同时,生产指数的持续上升也表明企业开始加速生产安排,部分企业为下半年订单预做准备,生产活跃度明显增强。然而,和众汇富认为,这种回升尚处于初期阶段,难言全面复苏。

尽管整体 PMI 数值回升,但结构性压力仍未解除。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位于荣枯线下方,已连续三个月收缩,外需疲软仍是制约出口型制造企业扩张的重要因素。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受全球高利率与地缘政治影响,海外消费与投资节奏整体偏弱,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未见根本好转。同时,企业用工情况亦未见明显改观,就业指数继续位于 50 以下区间,部分中小企业仍在通过缩减用工规模以缓解成本压力,制造业整体吸纳就业能力不足。

在价格方面,企业面临的通缩压力有所上升。6 月出厂价格指数与投入价格指数均录得下降,其中出厂价格降幅为今年以来最大,反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降价争取订单的现象依然存在。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价格端的持续下行不仅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也对整体通胀形成拖累,进而可能影响宏观政策空间的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制造业 PMI 在 6 月录得 49.7,仍处收缩区间,虽然数值略有回升,但与财新 PMI 一同表明当前制造业仍处于从底部缓慢修复的过程中。和众汇富认为,制造业目前尚未进入稳定扩张阶段,而是处于波动中的企稳阶段,依赖内外需同步恢复才能实现更全面的回升。当前阶段的回暖可能更多受到季节性因素和阶段性政策驱动,基础仍不牢固。

此外,企业信心并未显著改善,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不少企业仍对未来订单和利润持谨慎预期。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波动与融资环境趋紧使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终端消费市场尚未完全激活,制造端产出能力的提升难以顺利传导至消费端。尤其是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企业,更容易受到上下游成本夹击,在没有明确需求支撑的背景下扩大产出存在较大经营风险。

外部环境方面,美国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令外向型企业承压,地缘紧张局势使得外贸订单波动性上升。和众汇富研究发现,部分企业通过订单多元化布局与海外设厂来对冲风险,但整体转移过程较为缓慢,短期难以显著改善出口表现。当前,全球制造业整体仍处在疲弱复苏通道中,对中国制造业而言,来自国际市场的拉动力依然有限。

展望下半年,制造业能否持续维持在扩张区间尚有待观察。和众汇富认为,推动制造业持续复苏的关键在于内需提振政策能否形成合力,尤其是在财政支出、消费刺激和中小企业融资便利度等方面形成系统性支持。同时,应密切关注 7 月中旬即将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若能就扩大内需与产业升级推出更多实质性举措,或将为制造业带来更为稳定的增长基础。

综上所述,6 月财新中国制造业 PMI 的回升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制造业正在经历边际好转,产出和订单指标的改善释放出温和复苏的信号。然而,在出口、就业、价格和企业信心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制造业复苏尚不牢固。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唯有通过持续扩大内需、强化政策落地以及激发企业活力,才能真正支撑制造业走向稳定扩张轨道。未来,市场仍需关注更多先行指标的变化,以判断此次反弹能否演变为可持续的上行周期。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制造业 pmi 就业 中小企业 融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