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晓讲 昨天
反以建国:没了以色列,中东强人们就活不下去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撰稿: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 6000 字 阅读约 20 分钟

* 快来星标我们

  Follow us

各位读者朋友:因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推送,所以如果你喜欢循迹晓讲的文章,请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 " 循迹晓讲 "  。

设置星标步骤:1. 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2. 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3. 设置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前段时间,伊朗是结结实实被美以两国摁在地上狠狠摩擦一遍,但在战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电视讲话说:" 伊朗给了美国人一记耳光。" 然后开始祝贺胜利,并强调犯伊朗者,虽远必诛等等。转过天来,伊朗德黑兰就在 28 日就给在这次战争中被以色列定点清除的 60 位重要人物举行了盛大的国葬仪式,数万民众在德黑兰国葬仪式上,挥舞旗帜和横幅致哀,并高呼 " 美国去死 "" 以色列必亡 " 的口号。可谓是说最狠的话,挨最毒的打。

◇ 图为相关新闻截图

表面上看伊朗这么做很奇怪,他们如果不到处嚷嚷着灭了以色列,还给哈马斯等组织真金白银的支持,而是专心关起门来过日子,国际社会还真拿它没什么办法。但它非得去碰以色列这个钉子,这是图什么呢?其实对伊朗来说,反以色列那可是一盘大棋的阵眼,它不仅是表面上嚷嚷口号这么简单,因为其统治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反以色列,当然了,这样的也不止伊朗一个,包括之前的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其政权合法性来源里多多少少都包含了 " 反以建国 ",比如哈马斯等组织就把 " 从河流到大海 " 写进自己的组织纲领中,这句话中的河指的是约旦河,海指的是地中海,这意思就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把以色列和犹太人彻底抹除。

那么,中东这些国家和组织为啥 " 反以色列 " 才能保持稳定?今天就来聊聊这些话题。

说起 " 反以建国 ",如果光看字面意思,很多人会觉得这就是单纯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宗教冲突,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历史上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大体上还是能和平共处的,而他们的关系急剧恶化则是从 20 世纪初开始。

◇   图为西奥多 · 赫茨尔 (1860 年 5 月 2 日—— 1904 年 7 月 3 日),奥匈帝国犹太裔记者,现代政治上锡安主义的创始人

◇   图为 1897 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第一次锡安主义代表大会

19 世纪末,受尽磨难的犹太人开始推动犹太复国运动,而他们要建立国家的地点正是古以色列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区。(详见:锡安主义:犹太人为啥非要在巴勒斯坦建国? | 循迹晓讲)一开始还没啥,但一战之后阿拉伯人没能独立建国,这让他们深受刺激,认为这都是犹太人搞鬼,不断发动对犹太人的暴力行动,而犹太人也不惯着他们,双方暴力冲突不断升级。比如当时耶路撒冷的大穆夫提穆罕默德 · 阿明 · 侯赛尼,就利用自己的地位一边宣传阿拉伯民族主义,一边强烈反对犹太复国主义。

◇ 图为穆罕默德 · 阿明 · 侯赛尼(1897 年— 1974 年 1 月 4 日),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和宗教领袖。1921 年,被任命为耶路撒冷大穆夫提。他利用自己的政宗地位和影响力宣传阿拉伯民族主义,反对犹太复国主义。1941 年 11 月 28 日在柏林与希特勒进行会谈,提议在德军占领中东后灭绝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

在二战期间,这位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领袖为了反对犹太人,还与纳粹党合作,给希特勒屠杀欧洲犹太人出谋划策,甚至提议在德军占领中东后,请王师彻底消灭巴勒斯坦的全部犹太人。多说一句,这位侯赛尼的有个好外甥,名叫阿拉法特。从 20 世纪初到二战结束,这些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对犹太人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详见:巴以之间无法和平共处,一切责任在 ···? | 循迹晓讲

◇   图为二战结束后,幸存下来的犹太人义无反顾前往巴勒斯坦地区

◇   图为巴以分治方案

到二战结束了,1947 年联合国提出巴勒斯坦地区由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分而治之(详见:联合国 181 号决议:巴勒斯坦人为啥不认? | 循迹晓讲),犹太人对联合国的决议那是坚决支持,但和犹太人有血海深仇的阿拉伯人坚决反对决议,他们高呼 " 把犹太人推入大海 " 等激进口号,并把这些口号化为实际行动。以色列在 1948 年宣布建国之后的第一天就遭到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围攻,几乎亡国。但在随后展开反击中获胜,让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威信受到严重打击。

◇   图为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控制了巴勒斯坦加沙地区,约旦控制了西岸地区

这些阿拉伯国家当时建国没多久就在对以色列的战争中遭遇如此惨败,必须得给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当时以埃及纳赛尔为代表的埃及领导人,将反以色列作为民族独立与反殖民的象征,提出了 " 泛阿拉伯主义 "。这个主义的内涵在于阿拉伯人不分教派,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如今的阿拉伯世界那么多国家,那都是西方殖民者强加的国界,我们应该打破这些实现 " 阿拉伯大一统 ",从而跟西方帝国主义对抗。(详见:埃及国父纳赛尔:" 苏联已经决定了,就由我来做阿拉伯世界话事人 " | 循迹晓讲

◇   图为在叙利亚受到民众热烈欢迎的纳赛尔

具体怎么对抗呢,现在就有个西方安插在阿拉伯世界的走狗国家," 人造国家 ",那就是以色列,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有消灭以色列的义务,将来谁要是真的把以色列灭掉了,谁就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整个阿拉伯世界就自然而然地统一在他周围。这么一来,反以色列成了泛阿拉伯主义叙事逻辑的关键一环。

而在历史中,践行如此泛阿拉伯主义,跟以色列死磕最卖力的就是埃及。这也不难理解,当时纳赛尔几乎所有的施政方针都是围绕这样的泛阿拉伯主义进行。比如没收西方石油企业资产,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同时大兴土木,扩军备战,等等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埃及民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这时候他就急需要用反以色列和泛阿拉伯主义去给自己的统治背书。

◇ 图为 1956 年,埃及空军装备的米格 15(捷克造)

1960 年代,纳赛尔政权和苏联关系进入蜜月期,埃及引进了当时苏联最先进的空军和陆军装备,随时准备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而以色列也不惯着纳赛尔,1967 年直接来了个先发制人,把埃及砸重金买来的苏联飞机基本都给炸掉了,同时还在西奈半岛狂飙突进,这是狠狠一个耳光甩在了纳赛尔脸上。从此之后,纳赛尔失魂落魄,仿佛一具活死人,没几年也就去世了。

在他之后的埃及总统萨达特继续用反对以色列作为建国的基本纲领,由于在之前的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和大部分的戈兰高地,萨达特上台后励精图治,厉兵秣马,准备联合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要给以色列来个大的,眼瞅着阿拉伯人蓄势待发,准备对以色列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结果时任以色列对总理梅厄夫人决定不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她担心如果以色列先发起攻击,会在国际上站不住脚,而且得不到任何国家的支援。

◇ 图为赎罪日战争中,埃及军队用高压水枪冲开以色列修筑的堤坝,渡过苏伊士运河复原图

在以色列领导人还在纠结要不要先发制人的时候,阿拉伯人等不了,1973 年赎罪日战争爆发,萨达特的埃及军队和老阿萨德的叙利亚军队对以色列发起突袭,差点让以色列完蛋了,但最后以色列还是最终反杀,让埃及溃不成军。就这样埃及几次跟以色列交手,不管是明着来还是玩阴的,结果都是损失惨重,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

◇   在美国卡特总统的调停下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握手言和

于是萨达特开始秘密和以色列接触,1979 年,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埃及承认以色列存在;双方实现和平,埃及从以色列手中收回西奈半岛,与此同时埃及也跟以色列正式建交。这个协议的签署让萨达特和埃及遭到了阿拉伯世界的猛烈抨击。多数阿拉伯国家与埃及断交,而萨达特在阿拉伯世界一夜之间从战争英雄变成了叛徒,一些伊斯兰圣战组织更是声称要取萨达特项上人头,国内对他的反对更是不绝于耳,这样萨达特就尴尬了,1973 年的战争到底该怎么说呢,你提它吧,以色列肯定不干,你不提它,国内也不干。

◇ 图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问埃及与萨达特在金字塔前合影留念

◇ 图为萨达特与伊朗巴列维国王

1981 年,萨达特在开罗举行阅兵典礼纪念这次战争,结果他就在这次典礼上被刺杀了,其中一个刺客在接受审判时候就理直气壮的说:" 我杀死了法老,因为他与以色列讲和迫害穆斯林。" 这也算是为埃及践行反以色列的泛阿拉伯主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在萨达特遇刺这事上,什叶派和逊尼派难得一见达成统一意见。当时的伊朗已经是一个宗教至上的神棍国家了,萨达特的死讯传到伊朗后,霍梅尼称萨达特之死是 " 真主的惩罚 ",并公开号召全世界穆斯林庆祝三天。

◇ 图为 1981 年刺客向萨达特开枪扫射

萨达特死了,埃及看上去是消停了,但这样反以色列的叙事在伊斯兰世界依然深入人心,又有人接过了反对以色列,领导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大旗,此人就是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他本来就是复兴党的成员,这复兴党就是一个泛阿拉伯政党,强调反以色列,而在伊拉克实际掌权之前,萨达姆就已经通过很多反对以色列的言论树立起了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形象。

◇ 图为工作中的萨达姆

在他掌权之后更是把反对以色列当作伊拉克官方的宣传主轴,伊拉克官方媒体开足马力灌输对以色列的敌意,比如公开宣称以色列是 " 西方殖民阿拉伯人的前哨 "," 美国是以色列非法占领的帮凶,美以合伙通过控制中东石油维系全球霸权。" " 以色列是一把插在阿拉伯民族背上的匕首,必须被拔除。" 等等等等。这些说法到现在都有不少拥趸。而萨达姆更是把自己打造成 " 阿拉伯抵抗以色列的最后堡垒 ",反正埃及已经叛变了,阿拉伯世界唯一的指路明灯那只有伊拉克的萨达姆。

当然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萨达姆还真的尽一切可能去支援反对以色列的各种武装组织,比如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虽然萨达姆是逊尼派,在伊拉克占主导地位的也是逊尼派,而真主党是什叶派,两者应该是不共戴天的死敌才对,但在反对以色列的叙事面前,两派的一切恩怨都可以暂时放下,团结一致打击以色列和美国才是正事。

◇ 图为 1983 年 10 月 23 日爆炸后的贝鲁特海军陆战队兵营

1980 年代真主党闹出了不小动静,连续在黎巴嫩贝鲁特以自杀爆炸的方式攻击美国外交人员和军人,致使数百人死亡,据说萨达姆在幕后提供了支持。与此同时,巴勒斯坦地区有一些激进的军事组织,萨达姆也对他们慷慨撒币,比如巴解组织的一个重要分支叫 " 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 ",本来巴解组织和以色列打了这么多年,已经认识到不论自己怎么搞暴力袭击,都无法把以色列推进地中海,早想改弦更张,走修正主义路线了,这时候民阵在萨达姆的支持下跳出来反对巴解总路线,这就搞得巴解组织对萨达姆非常反感。

◇ 图为萨达姆军队攻入科威特

当然,萨达姆要做阿拉伯世界老大哥的梦想无法抑制,虽然说自己手里有百万雄师,但实在是没钱,就悍然入侵邻国科威特,引发了海湾战争,战争爆发后萨达姆对外宣称这是一次反对以色列和美国的圣战,将自己包装为 " 抗以英雄 ",当时美国主导的联军发动的 " 沙漠风暴 " 空袭行动已经让伊拉克军队基本崩溃,萨达姆都不忘提出如果以色列撤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他就撤出科威特,甚至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试图激怒以色列让其还击,后来以色列在美国的干预下没有动手,这正好成全了萨达姆阿拉伯英雄的形象,尽管科威特丢了,自己的军队被废了,但是萨达姆打以色列,以色列竟然没还手,这次战争还是伊拉克大赢特赢。

◇ 图为 1991 年 2 月 12 日,美国 " 爱国者 " 地对空导弹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上空拦截来袭的伊拉克飞毛腿导弹

甭管国际上怎么看,海湾战争之后的伊拉克官方媒体就是这么宣传的,连年战争加上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让伊拉克从中东最富裕国家变成最穷的国家,萨达姆的政权合法性其实已经遭到了严重挑战,于是更加依赖反以色列的叙事逻辑。他还宣布向自杀式袭击以色列目标的巴勒斯坦人家庭发放 " 殉难奖金 ",每户最高可达两万五千美元,通过这种方式继续维持在巴勒斯坦问题中的 " 反以声望 "。除此之外,萨达姆还在各类伊斯兰会议上猛烈攻击以色列与美国,直到 2003 年美军攻入巴格达,萨达姆政权垮台的最后时刻,他都不忘记树立反以英雄的形象。

◇ 图为接受审判的萨达姆

在后面的法庭审判上,萨达姆的样子虽然显得狼狈不堪,没了往日雄风,但嘴上仍然念念有词说 " 要警惕以色列的阴谋 "。他虽然最后被送上了绞刑架,但这反以色列的英雄形象仍然在很多人心目中挥之不去,比如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倒台以后,首都大马士革街头就有不少人一边高举萨达姆画像,一边高喊解放耶路撒冷,打倒以色列和美国的口号庆祝胜利。这也算是在局部某种意义上的成功吧。

◇ 图为叙利亚大马士革街头庆祝胜利百姓高举萨达姆画像,同时高喊 " 解放耶路撒冷,解放伊拉克,打倒以色列和美国 " 的口号

通过以上历史也不难看出,中东这些伊斯兰国家之所以要高举反对以色列的大旗,其实是其建构合法性、凝聚民众、巩固政权的核心要素。既然经济搞不上去,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么就只能通过不断反以色列来证明统治合法性了。这一点在伊朗尤为明显,毕竟 1979 年革命之后,伊朗民众的自由度和生活质量那是断崖式光速下降,这么一来对伊朗来讲,反对以色列和美国就成了他们政权存续的核心理由之一。革命之后不久伊朗就建立了所谓的 " 法基赫监护 " 政权,声称政权合法性来自真主,而非人民。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外面有魔鬼要毁了伊朗,这就是 " 大撒旦 " 美国和 " 小撒旦 " 以色列。反对他们是道德和宗教责任,而根据伊朗政权的宣传,这一切都是为了所谓的救世主,也就是伊玛目马赫迪再次降临进行的末日审判,伊朗必须为此肩负起使命。所以伊朗有义务支援其他受压迫穆斯林,尤其是什叶派和巴勒斯坦人。

◇ 图为伊朗打造的 " 什叶派抵抗之弧 ",抵抗之弧里不仅要对抗以色列,也要打击沙特这些逊尼派为主的国家

而在 1980 年代以后,两伊战争和国际制裁接踵而至,在伊朗政权的宣传中,这不正是大撒旦和小撒旦纠结了伊斯兰世界的叛徒合伙欺负人吗?越是如此,大家就越是要紧密团结在伊朗政权周围。正是靠着这样的叙事逻辑,伊朗政权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国内实行高压政策,因为批判政权就是跟伊斯兰世界为敌。当然,既然要反对以色列,要把犹太人都推进地中海,那总不能靠嘴吧,要想干成这种伟业,就得花海量的金钱。虽说伊朗跟以色列根本不接壤,但这也不妨碍伊朗花大价钱去资助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等等反以色列组织。

◇ 图为 2019 年初,圣城旅旅长苏莱曼尼(左一)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可以说,这些年凡是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反以色列军事组织,背后都有伊朗的身影。当年被绞成肉馅的圣城旅前旅长苏莱曼尼曾经说过," 我在伊朗境外组建了六支军队,并建立了一条长 1500 公里、宽 1000 公里的走廊,一直到地中海沿岸。" 这就是所谓 " 什叶派抵抗之弧 ",而这个抵抗之弧麾下就包括了哈马斯,真主党,胡塞等等反以军事组织。但对伊朗来说内部危机远比外部威胁要严重,这就是为什么伊朗要不遗余力地反以色列,哪怕自己被以色列按在地上摩擦,那也可以宣称大撒旦和小撒旦活动猖獗,伊朗民众就更要紧密团结了。所以这次伊朗被炸成这样子,在他们的统治阶级叙事里也未必是坏事,但却有可能是伊朗民众更大悲剧的开始。

通过以上种种我们不难看出,反以建国的确是一些中东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核心要义之一,反以色列叫得再响,他们心里也非常清楚一点,几次中东战争下来,阿拉伯国家抱团群殴都拿以色列没办法,如今靠这几条臭鱼烂虾就想实现 " 从河到海 " 的伟大事业?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借着反以反美的名义,维护自己的统治才是真的。

*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 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 UP 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lo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在 " 循迹晓讲 " 微信公众号发消息,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设置星标: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设置星标后,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以色列 建国 伊朗 犹太人 锡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