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7 月 7 日,由国务院新闻办指导,中国日报社、天津市政府新闻办联合主办的 " 世界市长对话 · 上合峰会城市 " 活动在天津举行。在参访调研中,中外嘉宾走进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了解鲁班工坊在不同国家的建设历程,亲身体验中国智能制造在产教融合模式下 " 出海 " 所结出的硕果。
鲁班工坊是由天津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是服务 " 一带一路 " 建设、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 " 出海 " 的 " 金名片 "。工坊致力于提升合作国青年技能水平与就业能力,为合作国技术革新与产业转型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力支撑。截至目前,天津已在亚非欧美 24 个国家建设 26 个工坊,其中,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柬埔寨、埃及等上合组织国家建设了 10 个鲁班工坊。
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大学副校长(研究),欧亚研究中心主任伊戈尔 · 霍达切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很高兴看到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建设了这样好的平台,与孔子学院一起实现了‘两条腿走路’,在人文交流和职业培训两个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他希望鲁班工坊能为世界提供更多职业教育方面的经验和规范,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能人才。
哈萨克斯坦 " 欧亚世界 " 公共基金会主席爱德华 · 波列塔耶夫认为,要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增长,学习中国的经验是一个明智之举。鲁班工坊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他表示,中哈两国在交通、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而鲁班工坊为这些项目的达成提供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
调研中,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子铮介绍,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与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开罗高级维修技术学校共建 2 个鲁班工坊,首开 " 一国两坊 " 之先河。埃及鲁班工坊采用 EPIP 教学模式对埃及教师进行定制培养,帮助埃及教师深入了解中国职教模式、EPIP 教学模式、中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国教学仪器设备等。工坊通过采用核心课程嵌入式教学培养模式,至今已累计培养 1500 余人。
埃及鲁班工坊留学生 Ibrahim 是轻工学院的留学生,目前正在数控技术专业学习。他有个非常可爱的中文名字叫 " 小明 "。他说:" 通过在鲁班工坊的学习,我打下了坚实的工程实践基础。鲁班工坊的实践项目让我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我逐渐掌握了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在这里我不仅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创新创造。我觉得这些经历对我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小明非常认同中国职业教育的这个模式。他说:" 近年来中埃职业教育的合作让我深受启发,尤其是鲁班工坊这种创新模式,作为一名‘中文 + 技能’的受益者,我想告诉计划在中国留学的埃及青年,学中文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把打开中国机遇之门的钥匙。"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要把鲁班工坊的这个理念带回去,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教育理念,而不仅仅是学习技术。" 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舍拉迪尔 · 巴克特古洛夫表示。
调研中,参访团还走进学校精密模具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基地。这里拥有智能产线、激光加工、精密检测、数字化设计等 10 余个先进实训室,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智能产线等企业真实生产场景融入教学,实现 " 教室即车间、作业即产品 "。嘉宾们在这里动手体验模具拼装、3D 打印等项目,感受天津智能制造的魅力。
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学部副秘书长阿克马尔 · 涅马托夫对现场翩翩起舞的智能机器人非常感兴趣,看到机器人对大家抱拳行礼,他也饶有兴趣地学着样子还礼。在采访中,他表示,希望在中亚地区建立更多的鲁班工坊,把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传播开来,带动当地的发展。
对于即将在天津举办的上合组织峰会,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充满期待。俄中商会发展部部长秦昊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交流平台,政府、学者、企业等各方汇聚在一起,共交流探讨当前各国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中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天津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工业和港口,这是城市的优势。他希望未来中俄可以通过港口实现更便利的贸易往来,他也会更多地向俄罗斯方面介绍天津,介绍天津的鲁班工坊,做中俄交流合作的使者。
(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 摄影记者 吴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