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瑞财经 许淑敏
十周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对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这些最早一批发展的民营银行而言,过去的十年,不仅代表着自身发展的历程,更代表着行业发展的轨迹。
继去年微众银行十周年发布 " 新十年愿景 " 以后,网商银行今年也高调举行了十周年分享会。
这两家头部民营银行,未来目标都比较一致,致力于布局前沿技术。微众银行的新的发展愿景是 "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银行 ",网商银行则提出 AI 银行图景——成为千万小微商家的 CFO。
这十年,网商银行从阿里小贷成长为民营银行巨头,服务 6800 万小微商家,而微众银行则依托腾讯系的微信、QQ 流量加持,累计服务超过 4.2 亿个人客户和 580 万企业客户,互相都在使着劲。
微众银行于新十年的开始,完成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变革,将总行 49 个部门重新排列,内嵌至新设的四大事业群中,并单独增设国际发展部。其在香港设立了微众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获批设立科技子公司的民营银行。
而网商银行接下来的动作,令人更加好奇。
追赶 " 一哥 "
在支付宝的首页,出现了 " 我的常用 " 一栏,其中除了我的快递、支付宝会员以外,还列示了 " 余利宝 " 这一产品。
在此之前,支付宝更多推介的是 " 余额宝 " 产品。
而余利宝,正是网商银行提供服务的产品。该产品需要用户开通网商银行账户,部分商户版本还要求近 30 日日均资产不少于 1 万元。
网商银行,正通过各种方式增加收入。
对比民营银行一哥微众银行,无论是规模增长或是盈利水平,网商银行仍有不少需要追赶的地方。
在 19 家民营银行当中,2024 年,微众银行以 40.81% 的营收贡献位居首位,网商银行则以 22.81% 的营收贡献位列第二名。
以 2024 年业绩对比。2024 年,网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213.14 亿元,同比增长 13.71%,实现净利润 31.66 亿元,同比下滑 24.66%,出现成立以来首次年度利润负增长。
而微众银行则出现了成立以来首次营收负增长。2024 年,微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381.28 亿元,同比下降 3.13%,实现净利润 109.03 亿元,同比增长 0.81%。
相较之下,网商银行利润降幅更为明显。其利润下滑与业务及管理费支出、信用减值损失有所关联。2024 年,网商银行信用减值损失 120.6 亿元,较上年度增加了 20 多亿元。
对比之下,微众银行 2024 年信用减值损失 133.99 亿元,较上年度减少了 8.7 亿元。
此外,2024 年,网商银行业务及管理费为 46.14 亿元,同比增长了 11.4%,其中员工薪酬上涨增加约 1.57 亿元,销售及市场费用增加了 3.6 亿元。
而微众银行持续加强费用管理,驱动经营降本增效,2024 年,该行业务管理费及研发费用共 123.54 亿元,同比减少 0.88%。
从 2024 年度总资产收益率来看,微众银行为 1.84%,网商银行为 0.69%,后者低了 1.15 个百分点。
从资产规模来看,微众银行资产规模更大且增速更快。截至 2024 年末,微众银行资产规模为 6517.76 亿元,同比增长 21.7%,网商银行资产总额为 4710.35 亿元,较年初增长 4.2%。
瑞财经发现,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总资产规模差别分别为 327 亿元、834 亿元、1807 亿元。
网商银行跟微众银行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在 2024 年贷款规模增长上,网商银行则优于微众银行。期内,微众银行贷款余额为 4359.76 亿元,同比增长 5.18%,网商银行贷款余额为 2984.54 亿元,同比增长 10.3%。
微众银行过度依赖消费贷业务,以 " 微粒贷 " 业务为主,2024 年,该行个人贷款总额为 2166.84 亿元,同比下降 4.76%,其中消费贷款额 2027.75 亿元,占比高达 93%。而网商银行个人贷款占据主导地位,其中 100% 为个人经营贷。
不过,今年一开年,网商银行出现存贷款缩水的情况。截至 2025 年 3 月底,网商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 2911.85 亿元,较上年底减少约 73 亿元,吸收存款余额 3306.02 亿元,较上年底减少约 134 亿。
至于资产质量,2024 年,微众银行不良贷款率 1.44%,网商银行不良贷款率 2.3%。同期,微众银行拨备覆盖率 302.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1.93%,均高于网商银行,风险抵御能力更强。
数据显示,2024 年,网商银行拨备覆盖率 20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 8.99%。
管理色彩不同
一家企业管理层的性格色彩与过往履历,影响着企业的经营风格。
同样是背靠大厂的金融玩家,网商银行与微众银行的管理层风格有些差别。
从股东分布来看,网商银行由六大股东组成。截至 2024 年底,蚂蚁科技集团持有 19.71 亿股,比例 30%,万向三农集团、宁波市金润资产经营、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杭州禾博士电子商务、金字食品分别持股 26.78%、19.48%、15.22%、4.87%、3.65%。
而微众银行,由第一大股东腾讯持有 11.75 亿股,占比 30%。2024 年,腾讯减持了微众银行 8454 万股,持股比例从 32.73% 降至 30%。另外,河南前首富朱保国(百业源实控人)、" 深圳股神 " 林立(立业集团实控人)等知名人物也是微众银行的股东,分别持有 15.87%、15.31%。
在人员分布上,网商银行多名高管出自阿里系,关键决策由蚂蚁集团掌控。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目前担任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信贷事业群总裁、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
资料显示,金晓龙曾于 2013 年在深圳发展银行(平安银行曾用名)担任产品与现金管理部总经理一职,后来担任平安银行网络金融事业部总裁、小企业金融事业部总裁的职务。
网商银行董事韩歆毅为蚂蚁集团执行董事、CEO,董事黄辰立为蚂蚁集团副总裁、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副行长、首席信息官高嵩曾先后担任阿里金融中台技术负责人、蚂蚁微贷事业群架构师、网商银行首席架构师等职务。
该行主要对外发言的是行长冯亮,他曾先后在交通银行总行、浦发银行总行工作,历任浦发银行总行零售银行总部高级经理、电子银行部手机银行处负责人等职务。
而微众银行虽然背靠腾讯,但微众银行多数高管都出身平安系。像是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行长李南青,常务副行长黄黎明、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行长助理方震宇等人,都曾在平安系待过。
与网商银行一把手金晓龙相似的是,顾敏也是平安系出身。顾敏自 2000 年前后加入中国平安,曾负责平安后台运营及创新业务,曾是平安集团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舵手,一度被外界视为马明哲的接班人。
只有微众银行非执行董事林璟骅,来自腾讯集团,现任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
微众银行不少高管面临超期任职的争议。顾敏、李南青分别于 2014 年、2015 年加入微众银行,在任时间均超过 9 年。而马智涛自自 2016 年 7 月起任副行长,黄黎明自 2016 年 3 月起任常务副行长,在副行长职位上的任职时间均超过 8 年。
出身于 1956 年的李南青,现年 69 岁,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
相较之下,网商银行多数高管是近几年才开始任职的,人事变动较为频繁。2024 年,网商银行非执行董事李臣、非执行董事辜校旭、副行长江浩、监事会主席童正月均已经离职。
另一方面,比起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更注重技术投入。
截至 2024 年末,网商银行员工总人数 1905 人,科技人员占比 67%,约 1276 人。而微众银行科技人员,占比 50%。
相关公司:网商银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