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少一多 " 说明了什么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李由之
" 别紧张别担心,有啥不能说?有啥不敢说?"
" 不是担心,是真没啥要说!现在的风气越来越好,官兵的笑脸越来越多。"
夏日,记者踏访空军某部,与多名基层风气监督员以及部分官兵交流。一连几日采访,大家谈及基层不良风气的越来越少,谈到基层的新风正气却不知不觉话多起来。
一少一多,基层风气监督员言谈背后的成因耐人寻味。翻开该部编印的《基层风气监督员工作指导手册》,记者感到沉甸甸的分量——
从基层风气监督员工作运行机制详解到各类问题清单分类列举,从基层敏感事务处理程序规范到实用法规参考,每一章、每一条都体现着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规范运行。
" 风气监督员就像这扇纱窗,为的是让清风透进来,把蝇虫关在窗外,挡杂质却不挡阳光。" 某营沈营长说,从杜绝 " 微腐败 " 到构建清清爽爽的内部关系,从敏感事项 " 脱敏 " 到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那些藏在公示栏数字里、藏在基层官兵笑脸中的 " 微变化 ",是深入推进政治整训的 " 成绩单 ",更是正风肃纪的 " 晴雨表 "。
阳光正好,从纱网中透进的光线,滋养着花盆中破土的新芽。如今,基层一些看似微小的变化,正如这嫩芽般积蓄着成长,涵养着正气,汇聚成蓬勃向上的力量。
入夜,晚风拂面,该部营区廉洁文化教育广场灯光明亮。广场上,由宝剑和莲花组成的主题雕塑,彰显着向腐败之风亮剑的决心,培塑着官兵 " 见莲思廉、清风廉韵 " 的道德情操。广场的主体部分,由 " 过五关 "" 胜己园 " 和 " 廉洁之路 " 依次衔接而成。
" 过五关 " 即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过完 " 五关 ",到达 " 胜己园 ",意味着要战胜自我、克制自己。过完 " 五关 ",战胜自己后,方可踏上 " 廉洁之路 "。
" 廉洁之路 " 上,3 种不同造型的 " 廉 " 字雕塑一字排列,分别代表 " 廉洁自律 "" 廉洁用权 "" 廉洁齐家 "。很多官兵和家属路过广场时,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驻足观看。
一滴水里见太阳。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该部从领导到士兵、从机关到基层,对培塑清风正气的用心之切、用力之深,令记者不禁感慨:能够上下同欲营造清清爽爽的内部关系,这支部队必将踩着昂扬节拍拾级而上、稳健前行。
基层风气监督员眼中的 " 青萍之末 "
■李艺轩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李由之
特约记者 徐秋实
某部风气监督员正在点验采购食材。李啟万 摄
古人说:"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任何一种大的变化,总是起始于细微之处。在空军某部基层风气监督员眼中,从越来越 " 明明白白 " 的公示栏,到越来越对标实战的考核标准,该部发生的这些小改变,折射着基层风气建设的新气象。
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身边小事,宛如一道道逐渐扩散的涟漪,激荡起扑面而来的清风正气,凝聚起该部官兵上下同心、奋进强军的团结力量。
褪去 " 朦胧纱 ",亮出 " 明白账 " ——
" 摊开手掌让人看 ",呈现的是公平公正
站在连队公示栏前,战士们的目光快速扫视着选晋评分表。阳光下,公示栏上的军事考核成绩、民主评议票数、等次评定一目了然,分数精确标注到小数点后两位。
" 靠成绩说话,大家都服气。" 去年刚晋升为二级上士的程浩说,如今公示栏上的每个数字都经得起放大镜检验,官兵不仅能查到自己每项得分,还能看到同批候选人的成绩排名。
" 过去,军士选晋、评功评奖、入党提干、送学培训等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被视为敏感事项,如今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敏感事项已然‘脱敏’。" 由士兵提干的某连排长兰春兴说道。
今年初,兰春兴开始担任风气监督员。3 月,连队党支部确定士兵提干推荐名单,兰春兴列席会议,第一次行使监督权。
中士秦文俊今年 26 岁,这是他提干的最后机会。私下里,他询问兰春兴,用不用找连长指导员 " 汇报汇报 "。秦文俊军事成绩突出、学习能力强,满足提干条件。作为 " 过来人 " 的兰春兴告诉他:" 能力素质就是成长进步的敲门砖,如今‘拉关系’‘套近乎’早不灵了。"
推荐会上,监票、唱票、计票全程公开透明,结果当场揭晓,兰春兴见证了完整过程。他注意到,支部委员先充分发言,正副书记不定调不引导,最后才发言。" 规范严谨的流程,不仅是对制度的坚持,更是对每一名官兵梦想的保护。" 兰春兴感慨道。
" 没跑一次机关,没找一个人‘打招呼’,靠成绩说话心里踏实。" 看到公示栏上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秦文俊的笑容无比灿烂。
" 怎么选、选了谁、标准是什么,这些内容早已一清二楚,全程公开透明。" 兰春兴告诉记者,现在公示的内容越来越细、更新越来越及时。" 像经费开支、当前菜价、党团费收缴等和官兵利益相关的事项,应公开的全部公开。" 他说。
诚如兰春兴所言,记者一连转了几个连队后发现,各连公示栏上,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事项均占据显著位置——从官兵休假计划落实情况到福利发放,从慰问情况到公寓住房分配排名,各项内容逐一公示。
墙上一张纸,心中一本账。" 以前总觉得制度只是墙上的标语,现在才明白,严密的流程设计是防止权力跑偏的‘轨道’。" 兰春兴说," 制度改变的不仅是程序,更是部队的士气兵心。"
" 每逢重要事项,连队都会第一时间公布详细流程,每个环节清晰可见。" 这份坦然,让大家吃下 " 定心丸 ",也让作为连队风气监督员的副班长黄观祥更加坚信:只有把风气监督的职责扛在肩上、落到实处,才能不辜负战友们的信任与期待,共同守护好清风正气。
" 当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官兵们自然而然放下了猜疑,收获了信任。" 正如该部领导所言," 从某种意义上说,‘摊开手掌让人看’,呈现的是公平公正!"
杜绝一瓶水、一包零食的 " 人情债 " ——
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构筑着战士对组织的信任根基
" 以前休息日外出,一些战友会提着大袋小袋的东西拿回来分,轮到你外出时,怎么好意思空着手回来?" 采访中,某连风气监督员、中士柳贵闽的话,引发不少老兵共鸣。
曾经,战士们外出购买零食,本是出于自身心意想分享给战友,却让一些战友有了心理负担。类似的问题像是潜藏于海面之下的礁石,不经意间就会让内部关系的航船偏离正轨。
" 上周末,连队战士小李外出,班长专门嘱咐他不用带东西回来。" 柳贵闽告诉记者,现在战士外出不用再为买什么、买多少发愁,也无须纠结如何 " 回礼 ",彼此相处更加轻松自在。
去年,一名新兵刚入营时,抱着亲戚告诉他 " 在部队一定要‘会来事’ " 的想法,找班长 " 套近乎 "。没想到,他买的饮料还未递出,就被班长拒绝:" 在班里立足靠的是成绩,不是靠这些!"
当晚班务会上,班长重申纪律:" 谁要是搞这种事,就是在破坏咱们班的风气!"
这番话,被这名新兵牢牢记在心里。此后,他把精力投入到训练中。为了突破体能瓶颈,他每天自发加练;战术动作不标准,他就向班长请教…… 3 个月后的考核,他的 3000 米跑成绩成功从 " 吊车尾 " 爬升到中上游水平。
" 这样的例子在基层比比皆是。" 柳贵闽的讲述引起大家共鸣,许多风气监督员纷纷打开话匣子。
" 与其琢磨送点啥,不如踏实好好干,这样才能赢得组织和战友的认可。" 许多战士从义务兵阶段,便被班长告诫要杜绝一瓶水、一包零食的 " 人情债 ",共同维护清清爽爽的好风气。
" 作为风气监督员,我们管的都是些‘针头线脑’的小事,可这一针扎歪了,整件衣服就不好看了。" 柳贵闽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 " 小事 ",恰如营区里一块块砖石,构筑着战士对组织的信任根基。
曾经一瓶水、一包零食的 " 小意思 ",你来我往的 " 搓一顿 ",如同侵蚀部队肌体的 " 暗疾 "。随着政治整训和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官兵身边的一些不良现象正在悄然消失——
部队风气好,官兵心气顺,打仗劲头更足。如今,交流训练心得、创新作战思路成为凝聚官兵关系的黏合剂,军营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共同提升的浓厚氛围。
去年获评 " 四有 " 优秀个人的中士黄家栋说:" 荣誉是评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 去年评功评奖期间,他因为高强度的训练任务几乎连轴转。公示那天,他的名字赫然排在榜首。黄家栋指着抽屉里珍藏的奖章对记者说:" 上个月,我带的新号手问我怎么评先进,我直接把训练心得甩给他——照着练,就有机会!"
" 风清气正是基层官兵最大的‘福利’。部队风气好,个人成长进步心里有底,大家练兵备战的劲头更足。" 某部纪检监察科李干事说,近年来,官兵常常满负荷运转、高强度工作,却普遍反映,虽然训练辛苦,但部队风气好,大家始终心情舒畅。
缺少的挂钩补上去,战斗力标准立起来——
好风气就是战斗力,剔除与向战谋战无关的 " 杂质 "
今年 4 月,某营组织某课目考核前,二级上士石加虎对自己所在班组来了一次 " 大义灭亲 "。
作为风气监督员,石加虎在考核前检查各个细节,发现他所在班组发射车的防护篷布少挂了 2 个挂钩。
按要求,防护篷布要在 4 个角挂 4 个挂钩。少挂 2 个,意味着班组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完成撤收,但这显然不符合实战要求。" 一旦遇到大风,防护篷布就存在被掀翻、撕裂的隐患,持续的高温暴晒也会造成装备受损。" 石加虎告诉记者。
不怕自己的班组 " 丢丑 ",石加虎立即将情况报告给考官,并督促班组马上整改。
训练作风的堤坝,容不得蚁穴侵蚀。平时不注意细节,战时就可能吃大亏,不放过 2 个挂钩的疏漏,为的是拧紧战斗力标准的螺丝。这种敢于较真的勇气,已经根植于该部风气监督员心里。
一次某连组织体能摸底,风气监督员、三级军士长吴晓发现,在仰卧卷腹课目考核中,一些战士因力竭动作有些变形,个别考官还是将其算进了总数。
" 标准卡不严,摸底成绩再好也是虚的!" 吴晓立即向考官提出意见。
拧干训练中的 " 水分 ",狠治不符合实战的 " 顽疾 " ——通过在训练场上树起鲜明导向,摸爬滚打、敢战善战者脱颖而出,心存侥幸者则在 " 红脸出汗 " 中直面差距。
一切与向战谋战无关的 " 杂质 " 被剔除干净,有效激发了官兵一心为战、聚焦打赢的热情动力。
" 公差变少了,会议也变少了!" 风气监督员、一级上士蔡庆前告诉记者,以前几分钟就能讲完的通知通报,经常要专门开会传达;如今会议文电 " 瘦身 ",大家轻装上阵,更能集中精力抓训练。
烈日炎炎,操作训练间里,二级军士长李志杰正带着徒弟调试某设备参数。他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说:" 风气连着战斗力,好风气就是战斗力。如今练兵劲头更足,我们可以集中精力攻克技术难点。"
一次比武,某连通信技师石宇带领全排凭借独创的操作技巧脱颖而出,被评为优胜。领奖后,他感慨万千:" 入伍时有人跟我说,没背景不行。现在我知道,爱拼才会赢,只要有能力就会有舞台。"
" 如今,在训练场上凭本事赢得荣誉,成为官兵共识。" 某连风气监督员、三级军士长李兵兵说。
翻看某部近 3 年评功评奖情况,一组数据令记者眼前一亮——奋战于战训一线的官兵立功受奖比例高达 81.9%,向战聚焦导向鲜明。
清风拂军营,强军正当时。当每一名官兵都成为风气建设的参与者、维护者、受益者,军营里的 " 微变化 " 终将汇聚成向战为战的强劲脉动。
从 " 晴雨表 " 看 " 大气候 "
■魏建峰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 要锻造法纪严、风气正的过硬基层,以严明的法治和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法纪、风气建设在军队基层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基层风气是反映基层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 晴雨表 " 和 " 风向标 ",从这里可以看出从严治军、纠风正气的新时代 " 大气候 "。
风气连着士气,士气关乎战斗力。战斗力建设的新标高,离不开良好风气的支撑。从过去训练场上不时传出的 " 吐槽声 ",到如今时时入耳的 " 点赞声 ";从考核评比时模糊不清的 " 弹性标准 ",到阳光下运行的透明机制,军营每一处细微转变都是风气持续向上向好的见证。
" 风气如空气,好时不觉,坏时窒息。" 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基层建设的深刻哲理。良好风气恰似春风化雨,滋养着官兵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着集体攻坚克难的合力;不良风气则如阴霾笼罩,消解士气、侵蚀根基。那些曾干扰基层风气的 " 顽疾 ",看似细微,却如溃堤之穴,严重损害着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新时代新征程,风气监督绝非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关乎强军事业的系统工程。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推进政治整训,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风气建设的鲜明导向,持续推动基层风气建设向上向好。
强军征程波澜壮阔,风气建设永不止步。各级应发挥好风气监督员作为基层风气守护者的作用,为他们撑腰鼓劲,让他们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让每一个角落都能沐浴阳光;以良好风气为牵引,凝聚起官兵投身强军事业的磅礴力量。
基层风气监督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唯有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推动监督常态化,用抓铁有痕的力度保障制度落地生根,才能让清风正气常驻军营,为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提供保证。这既是对历史的回答,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在清风激荡处,必将书写出新时代强军事业的壮丽篇章。
本文刊于 7 月 8 日解放军报05版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武炎洲
主编:毛志文
编审:任旭
转载请注明来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