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也是一年中重要的养生时刻。随着暑气渐长,今年三伏天时间表正式发布,7 月 20 日入伏,8 月 18 日出伏,共计 30 天,将打破近十年 "40 天长三伏 " 的惯例,成为近年来 " 最短 " 的三伏天。
今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初伏:7 月 20 日至 7 月 29 日(10 天)
中伏:7 月 30 日至 8 月 8 日(10 天)
末伏:8 月 9 日至 8 月 18 日(10 天)
今年三伏为何是 30 天?据气象专家介绍,三伏天的推算,依据的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为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而初伏与末伏之间,便是中伏。由于庚日的循环周期为 10 天,这使得初伏和末伏的时长固定为 10 天,中伏则可能是 10 天或 20 天,从而导致三伏天的总时长在 30 天到 40 天之间波动。具体到今年,夏至是 6 月 21 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 6 月 30 日(庚午日),第二个庚日为 7 月 10 日(庚辰日),第三个庚日,也就是入伏的日子,是 7 月 20 日(庚寅日)。7 月 20 日为近十年最晚入伏日。所以,今年的初伏从 7 月 20 日开始,至 7 月 29 日结束。中伏从初伏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即 7 月 30 日(庚子日)起,到 8 月 8 日结束,共 10 天。立秋在 8 月 7 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 8 月 9 日(庚戌日),末伏便从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 8 月 18 日。末伏完全在立秋之后,形成 " 秋包伏 " 格局。由此可见,今年的三伏天属于 " 短三伏 ",共计 30 天。
三伏天,身体排出寒气的好机会!
三伏天养生做好 "8 个一 "!
三伏天养生千万别做这些事!
④切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粘膜层变薄,出现粘膜水肿和糜烂。
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⑦切忌:爱穿露脐装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沈晨介绍,穿露脐装、吊带装出入有空调的场所时,室内外温差较大,易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和肩周炎、颈肩综合征等疾患。
尤其是露脐装,中医认为,肚脐又称神阙穴,露脐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
⑧切忌:情绪太激动
炎炎夏日,人难免会心浮气躁,但激动情绪伤身体。
俗话说 " 心静自然凉 ",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与人交流放慢语速,不急不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学会情绪转移,看看我们公号的文章也是不错的选择。
来源 / 咸阳市广播电视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