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昨天
2025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拟推荐名单公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

西安市民政局网站发布

西安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 2025 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

推荐名单的公示

拟推荐

西安市碑林区爱心护理院等 7 个集体

为全国 " 敬老文明号 "

王丽等 11 人

为全国 " 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

名单如下

↓↓↓

点击上图查看原文

全国 " 敬老文明号 "

拟推荐名单

1、西安市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

西安市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成立于 2016 年,是由民间资本投资 1500 余万元建设的医康养融合型专业养老机构,建筑面积 3360 平方米,设有养老床位 126 张、医疗床位 50 张,具备一级医疗机构资质和非营利养老机构资质,同时为西安市医保定点单位。机构配备 105 人的专业团队,包括副主任医师、康复师、持证护理员(平均年龄 45 岁)等多层次人才,配置多功能护理床、心电监护仪等适老化及医疗设备,并引入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 24 小时安全监护。通过规范化运营和持续创新,机构入住率长期保持在 98% 以上,形成 " 医康养 " 特色服务模式,荣获省市区多项荣誉,其 " 天使照护 " 品牌广受政府、社会及家属好评,成为区域养老服务的标杆机构。

2、西安市公交集团 965315 公交热线服务中心

西安市公交集团热线服务中心创新构建全方位敬老服务体系,通过四大举措打造适老化服务标杆:一是建立 "965315 老年热线专席 " 并配套短信提醒功能,累计服务 28105 人次,有效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难题;二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创建 25 条敬老爱老专线(如 43 路、227 路等高频线路),优化站点爱心座椅等设施配置,精准满足老年出行需求;三是首创 " 服务进阶社 " 线上培训平台,开发《老年乘客服务法》等课程,通过月度考核持续提升话务员 " 慢语速、暖语气 " 服务能力;四是开展社区调研与 " 最美乘车瞬间 " 摄影比赛,形成 " 数据研判 - 服务优化 - 文化营造 " 闭环机制。其适老化服务模式已成为西安市公共交通优质服务典范。

3、西安市雁塔区漳浒寨街道军干所社区

西安市雁塔区军干所社区创新打造 " 党建引领 + 科技赋能 + 文化浸润 + 银铃共治 " 四位一体养老模式。建成 300 平方米智慧养老服务站,为 211 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为 80 户高龄家庭安装智能呼叫系统。开发 " 上门帮办 " 小程序,每周为 31 户困难老人上门服务,组建 " 红领 " 志愿者团队开展义诊理发,月均服务 500 人次。老年大学开设声乐等课程服务 800 余人,年均举办 " 百家宴 " 等 12 场文化活动。创新 " 银龄行动 " 组织低龄老人参与社区治理,累计服务 2000 余人次。其 " 红领养老 " 模式接待 8 家单位考察,获市级以上媒体报道 12 次。

4、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广场社区同心志愿服务队

西安市新城区广场社区同心志愿服务队创新构建 " 银发互助 + 青春接力 " 模式,成员从 30 人发展至 100 余人,银龄志愿者占 45%。打造 " 一碗面 " 助餐服务,累计配送 1200 余次,服务 5800 余人次,获《人民日报》专题报道。首创 " 积分制 + 认领制 + 募集制 " 机制,累计志愿服务 2.7 万小时,募集资金 4 万余元,保障项目可持续运行 26 个月。开展 " 菜鸟学堂 " 智能手机培训项目,荣获省市两级志愿服务大赛奖项。通过 " 餐桌议事会 " 收集诉求,解决民生问题 100 余件,完成适老化改造 16 户。创新推出《社区记忆录》文化活动,收集老照片 300 余张,服务覆盖超万人次,形成人员充足、机制健全、服务多元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5、西安市第三医院 " 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 "

西安市第三医院 " 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 " 成立于 2016 年,是一支以西安市第三医院广大青年群体为主的志愿者队伍,先后吸纳核心成员 675 人,占全院在职人员总数的 80%。服务队充分立足公立医院公益性,长期服务于一线,打造 " 红细胞健康惠民行动 " 公益服务项目,持续深入社区、养老院等场所开展健康公益活动 400 余次,服务老年群体 5 万余人次。服务队高度重视老年群体健康生活,于 2020 年打造 " 暖阳行动 " 志愿服务项目,为较难获得优质医疗资源的孤寡老人和双老家庭群体建立健康档案,提供 " 伴随式 " 健康服务。5 年来,已先后为辖区 52 户重点关怀对象提供 " 敲门送健康 " 服务 600 余次。

6、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纺织城派出所

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纺织城派出所创新打造 " 银发警务 " 服务模式,组建 47 人的专业服务队,针对辖区 2.9 万老年人(占比 33%)开展精准服务。通过 " 精准画像 " 机制为 41 名易走失老人配发定位器,成功找回 63 人次;建立 " 一人一专班 " 机制服务 12 名精神疾病老人;每周走访 215 名独居老人,累计消除隐患 300 余处。创新开设防诈骗讲堂,发布预警 185 次,劝阻诈骗 18 起,挽回损失 10 万余元,惠及 5300 余名老人。增设专门服务窗口,为 60 余名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该模式整合民警、医护人员等多元力量,制定标准化工作手册,形成 " 巡逻防控 + 暖心服务 " 长效机制,成为新时代 " 枫桥经验 " 的创新实践。

7、西安高新区公办示范性养老院

西安高新区公办示范性养老院是由草堂中心卫生院护养中心运营,实现医养深度结合的养老院。该院创新 " 政府建、医院管 " 机制,将废弃学校改造为养老院,卫生院派驻全科医生每日巡检,构建三级医疗服务网络。通过资源整合,医护利用率提升 40%,运营成本降低 25%,为老人提供中医理疗等 9 类特色服务。年均开展 12 场专业护理培训,护工持证率 100%,连续 2 年保持 0 投诉。截至 2025 年 6 月,累计服务 94 位老人(含 80 岁以上 25 人),其中全失能老人 11 人。该模式有效破解 " 医养两张皮 " 难题,被评为 2024 年西安市 " 养老服务机构典型案例 "。

全国 " 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

拟推荐名单

王 丽 西安市阎良区新华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照护部主任

杨阿宁 西安市工会老年护理院副院长

于亚芹 西安市公共交通集团第八分公司一车队 213 路驾驶员

王国庆 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何 平 西安市高新区社会事业服务局局长

周建生 原西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医院名誉院长

张文静 西安市未央区西重所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

李素琴 原长庆油田工业服务处退休职工

王海珍 西安市长安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一级主任科员

胡新颖 西安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主管护师

杜红洁 西安市新城区中山门街道东风坊社区居民

来源 / 古都先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