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港股科技板块迎来了难得的配置时机。在海外资本预期乐观、美联储流动性充裕以及国内信用扩张周期开启的三重因素推动下,恒生科技指数的投资价值大幅提升。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紧密跟踪该指数的恒生科技指数 ETF ( 513180 ) ,通过这该基金一键布局港股科技核心资产。万得数据显示,最近三个交易日,恒生科技指数 ETF ( 513180 ) 净流入 7.79 亿元。
宏观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海外资金对港股的风险偏好不断上升。中国主权 CDS ( 信用违约互换 ) 是反映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信心的重要指标。近期该指标回落至 50.55 的低位且呈下降趋势。有研究机构测算,当这一指标处于当前水平时,恒生科技指数未来 6 个月的平均超额收益可达 9.8%。
同时,充裕的美元流动性为港股科技板块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历史数据显示,在流动性宽松周期中,恒生科技指数的表现明显优于流动性收紧阶段。
国内宏观周期也迎来了关键转折点。随着降准降息政策的落地以及 5 月信贷数据企稳回升,中国经济正式步入 " 货币宽松 + 信用扩张 " 的新阶段。回顾近十年类似的信用扩张初期,恒生科技指数的年化收益显著跑赢市场基准,其高弹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资金捕捉经济复苏机遇的有力工具。
恒生科技指数:稀缺龙头与高性价比兼具
恒生科技指数汇聚了 30 家港股科技领域的标杆企业,构成了中国新经济的核心板块。
该指数的核心优势在于龙头企业的稀缺性突出。前十大权重股,如腾讯、阿里、美团、小米等,占比超过 70%,平均市值达 1.16 万亿港元,业务涵盖 AI 算力、电商平台、智能硬件等前沿领域。其中,AI 产业纯度领先。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在指数中的权重占比超过 60%,显著高于恒生指数,能够深度分享全球 AI 技术革命带来的红利。
从业绩表现来看,恒生科技指数样本公司的盈利增长动力强劲。万得一致预期显示,2025 - 2027 年成分股的 EPS 年增速中位数将分别达到 43%、30%、20%,其成长性在港股市场中表现突出。
从估值角度看,该指数仍处于相对低位。目前指数的市盈率仅为 20 倍,市净率不足 3 倍,较历史均值折价超过 30%,安全边际与业绩上行空间形成良好叠加。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正加速增配港股科技赛道。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的港股持仓比例攀升至 23.59%,较历史均值高出近 17 个百分点,且已连续 5 个季度加仓。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过 1800 亿港元,其中科技板块占比超过四成,机构对港股科技板块的共识不断增强。
恒生科技指数 ETF:分享港股科技红利的高效选择
目前,恒生科技指数正处于 " 宏观周期 + 估值水位 + 资金流向 " 三重正向循环的起点。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恒生科技指数 ETF ( 513180 ) 是分享港股科技红利的高效工具。从历史数据来看,该基金严格控制跟踪误差,能够紧密复制指数表现;同时,该基金规模和日均成交额在同类基金中名列前茅,流动性良好,方便场内投资者买卖。
建议投资者逢低分批建仓恒生科技指数 ETF ( 513180 ) ,以把握港股科技龙头估值修复与盈利增长的双重机遇。对于场外投资者,则可通过申购联接基金 ( A 类:013402;C 类:013403 ) 进行配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