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收缴率低、长期亏损的小区,当下很多物业公司选择主动撤场。
6 月 25 日,中海物业向鄂州双创之星小区发出撤场公告信,表示公司将于 2025 年 8 月 31 日 18:00 正式退出项目,结束服务。导火索则是自 2023 年 3 月 1 日迄今,小区入住率较低,累计欠缴物业费 59.59 万元,项目长期亏损,公司无力继续维持垫资运营。
视觉中国图
此前,金科服务也曾发布类似公告,宣布将于 2025 年 8 月 31 日正式退出重庆龙兴未来城市小区,理由也是运营近 6 年长期亏损,不得不撤场。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包括龙湖物业、金科服务、中海物业等在内的超 10 家物业企业发布主动撤场公告,原因则涉及开发商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与业主谈不拢物业费、项目物业费收缴率低,以及与业主、业委会矛盾激化等。
多家头部物企主动撤场
6 月初,金碧物业向岳阳湘阴六建溪上桃花源小区业主发出撤场公告。金碧物业在公告中表示,由于持续投入人力、物力等资源,成本开支不断增加,但部分业主以延期交付、房屋质量问题、开发商赠送物业费未到账等非物业原因,不及时支付物业费,导致连年亏损,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迫于无奈 " 选择于 2025 年 7 月 30 日正式退出项目,结束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湘阴六建溪上桃花源,即恒大溪上桃花源项目,总占地面积约 2500 亩,总建筑面积约 180 万平方米。但 2021 年 9 月恒大集团 " 爆雷 ",项目延期交付,后来湘阴县成立恒大工作专班,开展保交楼工作,直到 2024 年底基本完成交付,累计交付 3134 套,而这也为后来的物业费收缴埋下隐患。
有业主在湘阴县人民政府县长信箱公示平台表示,从 2024 年底起,物业就不断打电话或发短信催促缴纳物业费," 只要对方提供竣工验收表达到收房条件并正式通知,我就立刻去办理收房手续并缴纳相应费用,但物业只谈要钱不谈解决问题 "。
另据该项目工作人员透露,金碧物业于 2022 年 12 月正式入驻小区,由于延期交房、开发商遗留问题所导致的额外支出,小区前两年物业费收缴率不到 60%,累计亏损几十万元。
金科服务也于今年 5 月底在重庆恒春凤凰城小区张贴退出公告。据记者了解,金科服务于 2015 年 2 月 18 日进驻该项目,运营 10 年后将在 8 月 31 日正式撤离。
金科服务在公告中表示,近半年时间,小区一直在降物业费选续聘物企,尽管金科服务多次表达愿意以原价续签服务合同,但始终无法与业委会就续签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很多业主持观望态度,不缴纳物业服务费,收不抵支,不足以支撑项目的正常运营。
据记者了解,目前,重庆恒春凤凰城小区物业费为每月 1 元 / 平方米,业委会则希望进一步下调物业费。在撤场前,金科服务表示会配合业主选聘新物业公司。这已是金科服务近期在重庆第二个因亏损撤场的项目。
事实上,除了金碧物业、金科服务以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包括龙湖物业、中海物业等在内的多家头部物企也先后发布了多个项目的主动撤场公告。
物企转向 " 质量优先 "
在这波 " 主动撤场潮 " 中,下调物业费、物业费收缴率低、开发商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与业主、业委会矛盾激化等都是物企主动离场的原因。
例如,近期被广泛关注的滨江服务退出杭州万固珺府,就是由于该小区业委会与滨江服务就续聘合同谈判时,要求将物业费从 2.8 元 / 平方米降至 2.2 元 / 平方米。滨江服务方面表示,"2.2 元 / 平方米的物业费,注定无法维持现有的服务品质。" 此后,其宣布 6 月 30 日正式撤场。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中渝 · 春华秋实二期。今年 3 月,该小区召开业主大会表决物业服务费调整方案:高层住宅每月 2.0 元 / 平方米和别墅每月 3.5 元 / 平方米,统一调整为每月 1.30 元 / 平方米;商业每月 5.0 元 / 平方米调整为每月 3.0 元 / 平方米;车位每月 80 元 / 个调整为每月 40 元 / 个。
运营该小区的加州物业方面直言:物业费整体降幅接近 40%," 这完全背离了物业市场实际。"
然而,物业费催收困难、人力成本上涨、基础设施维保费用上涨,都在考验着物企的盈利。公司财报显示,2024 年,全国有 13 家上市物企录得亏损。克而瑞的数据显示,2024 年,物业费整体收缴率为 82%,较前一年下降约 3 个百分点。
" 主动退场是基于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及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金科服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是公司为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优化在管项目结构,将资源集中投向更能体现服务标准和管理优势的优质项目;另一方面也是公司战略调整,主动退出的项目,基本上长期面临物业收缴率偏低、运营成本过高、设施维护资金短缺等客观挑战,现有经营模式难以保障服务品质的可持续性。为避免因资源不足影响业主权益,经综合评估才选择退出,以便项目能更高效地匹配更合适的物业服务方。
" 当前,居民消费行为正在重塑,导致部分业主试图通过压低物业费减轻负担,但当物业费跌破物企成本线时,服务缩水引发更多拒缴,形成低价 - 劣质 - 欠费 - 撤场的死循环。" 中物智库发布的研报分析指出,而另一部分业主则更愿为精细化服务付费。物企既要应对成本刚性上涨,又要满足日益精细化的需求,当物企无法在特定项目中找到平衡点时,战略退出实为对双方负责的商业选择。
在中物智库发布的研报看来,头部物企主动退出管理密度低、跨区域协调成本高的项目,实则是从 " 规模优先 " 转向 " 质量优先 " 的必然调整,转而聚焦长三角、大湾区等核心城市群,用区域深耕替代广种薄收,而头部企业退场留出的空白,则为中小物企创造了增长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