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 7 月 8 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博时基金近期对 5 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白云机场 (博时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 现场 & 口头)
调研纪要: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预计年底前正式投产,T1 改造方案仍在论证中,T3 将引入 6 条高铁和 3 条城际轨道,汇聚多种交通工具。T3 航站楼由机场集团建设,主体建筑折旧年限为 40 年。第四跑道启用后高峰小时起降架次标准暂无变化。商业出租率接近 8 成。公司制定了现金分红中长期规划,并通过了现金分红特别安排,将严格落实现金分红要求。
2)北方稀土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机构投资者调研 & 座谈交流)
调研纪要:北方稀土表示,今年 5 月稀土市场活跃度提升,成交量扩大,供应偏紧,需求稳定。国家稀土总量控制指标综合考虑市场情况,公司对未来稀土价格走势持乐观看法。国家出台的稀土产品出口管制政策对公司镧铈产品出口影响不大,镝铽等产品出口受影响。公司磁性材料产能 10 万吨 / 年,新建项目提升产能和技术水平,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提升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下游磁材客户需求快,新能源车和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镧铈产品结构性过剩,但没有计提减值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冶炼分离企业整合,推动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3)沪农商行 (博时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 现场参观)
调研纪要:面对市场竞争,沪农商行从六条路径出发,聚焦 " 早小硬 " 科技企业成长痛点,目标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公司服务重心下沉至 " 早小硬 " 初创期科技企业,避开成熟科技型企业的红海竞争市场,积极对接上海优质孵化器,解决入孵企业发展痛点。公司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包括市场化运作、条线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差异化考核、创新型发展等。公司已建成一支专业化、专职型的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并围绕上海 "3+6" 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行业研究。公司构建了科技型企业全成长周期产品链条,推出多种创新产品。公司还构建了开放生态圈,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 "1+N" 平台服务模式。对于科创企业的审批,公司重塑风险评价逻辑,重视创始团队和技术前景,摒弃传统银行单纯依赖抵押物和财务报表的评估模式。
4)维海德 (博时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 电话会议)
调研纪要:维海德公司表示,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业绩增长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升和终端市场需求增强,公司持续深化市场布局并加大研发投入。自有品牌推广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全球代理商渠道,并在欧美设立全资孙公司,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自有品牌业务与 ODM 业务因产品定位、销售渠道和应用场景不同,不易形成直接竞争。为保持高毛利率,公司将通过产品创新、客户结构优化和开拓高价值市场来维持利润率水平。此外,公司计划通过收并购优质标的企业,深耕音视频、算法、I 三大核心技术领域,推进产业链整合与生态延展,实现价值倍增效应。
5)翔宇医疗 (博时基金参与公司线上交流)
调研纪要:翔宇医疗在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推动康复领域从被动到主动转变,提升康复效果。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一体化能力和持续产品化能力,已申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 6 个月内完成。技术水平涵盖多种通道配置、多样化电极和领先的性能指标。商业化规划包括利用现有渠道网络推广,与临床机构合作,培训营销团队,探索消费端产品。部分省市已出台医保收费指导目录,如湖北 960 元 / 次,山东几十元至一百多元不等。公司具备全链条自主研发优势,掌握核心算法,自产关键部件,具备产品整合优势。外骨骼机器人结合脑机接口产品进展顺利,预计 8 月份推出样机。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已完成小批量生产,预计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研发投入占比超 20%,聚焦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公司还在探索消费级应用场景,如防晕车头环、专注力训练头环、睡眠引导设备等。
博时基金成立于 1998 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 ( 全部公募基金 ) 10292.44 亿元,排名 7/210;资产管理规模 ( 非货币公募基金 ) 6518.82 亿元,排名 6/210;管理公募基金数 726 只,排名 6/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 108 人,排名 2/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博时金融科技 ETF,最新单位净值为 1.44,近一年增长 130.77%。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博时上证综合指数增强 A,类型为指数型 - 股票,集中认购期 2025 年 6 月 25 日至 2025 年 7 月 15 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 AI 算法生成(网信算备 310104345710301240019 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