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07-09
“苏超”也成楼市政策噱头,政府真成开发商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谭浩俊

文章首发于 " 谭浩俊 ",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据澎湃新闻报道,7 月 8 日,据微信公众号 " 无锡滨湖发布 ",为进一步促进滨湖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持续推动住房消费,提振市场信心,无锡市滨湖区发布进一步促进住房消费的若干措施。

其中提到,支持 " 苏超 " 参赛球员和观赛球迷购房。本措施发布之日起至 2025 年 10 月 31 日,支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购买滨湖区新建商品住房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参赛球员和观赛球迷,凭参赛或观赛等证明给予每套 3 万元 -5 万元的购房补贴。

初看新闻,还以为是开发商在玩噱头,想借 " 苏超 " 之名推销房产,还觉得这家开发商脑子反应很快,能够如此迅速地抓住热点事件促销。但是,当看完新闻,知道借 " 苏超 " 推销房产的不是开发商,而是政府,是政府出台的正式文件时,内心的感觉就非常奇怪、五味杂陈了。

虽然说政府的政策也是可以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但是,政府毕竟不是企业,政府出台的政策,还是需要相对稳定的,是需要公信力的,也是需要稳定市场和居民预期的。如果政府出台的政策,也像开发商制定的销售策略一样,看到一种现象出现、一个事件发生,就立即出台跟随现象和事件的政策,那政策的稳定性就完全消失了,那企业和居民还能对政府出台的政策予以信任吗?还能够按照政策做出投资和消费决策吗?

以这次无锡滨湖区的楼市新政来看,竟然把 " 苏超 " 也作为推销房产的一种噱头,那这项新政的 " 寿命 " 该是多短。这样的政策,还怎么能够让居民相信楼市政策具有稳定性呢?还怎么相信政府具有公信力呢?政府不是开发商,政府应当站在公共利益角度制定政策,而不能成为开发商的代言人。像 " 苏超 " 这样的噱头,只能让开发商去利用,而不能成为政府出台楼市政策的噱头。

要知道,面对楼市出现的问题,舆论和公众原本就对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的关系议论很多,觉得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绑得太紧,而对广大居民关心不够。而从过去二十多年楼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地方政府也确实扮演了过度依赖房地产的不够正面角色,推动了房价的上涨,也推动了开发商的投机冲动,并最终给楼市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也正因为如此,中央提出了 "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 定位,并在楼市出现持续低迷后,出台了稳定楼市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放宽调控、出台资金支持措施、优化土地供给方式、加大租赁房建设与供应等,目的就是要让楼市步入平稳、有序、健康轨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就应当顺势而为,理顺与开发商的关系,公平站在开发商与购房居民之间,用楼市的稳定激发广大居民购房的热情,提升购房者购房信心,而不是继续扮演开发商的代言人。

很显然,像将 " 苏超 " 作为噱头写入政府楼市新政的行为,是典型的开发商行为、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而广大居民能够看到的,政府仍然与开发商站在一边,而没有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处理问题。如此,不仅不会购房,反而会坚定不购房的信心。即便是准备购房的,也会因为类似政策的出台,打消购房的念头。在他们看来,就算政府不是与开发商一头,能把 " 苏超 " 作为噱头写进政府的政策之中,说明楼市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地方政府的压力巨大,继续等待观望,房价仍有很大下跌空间。也就是说," 苏超 " 进入楼市新政之中,起到了是相反的作用与效果。那么,地方政府想到这一点了吗?

实际上,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已经习惯了市场低迷,也都在心理上逐步趋于稳定。此时此刻,政府出台的楼市政策,更多的应当是激励开发商与购房者的信心,而不是扮演推销房产的角色。如果地方政府扮演推销房产的角色,只能让房地产市场更加低迷,让广大居民的购房信心更低,甚至把刚刚有点恢复的购房信心重新打回到低迷状态。因此,希望无锡滨湖新区能够取消这项政策,而是留给开发商去使用。政府出台这样的政策,真的很可笑,也很短视,是没有长远眼光、全局意识的表现。

新浪头条 | 大鱼号 | 雪球 |

百家号 | 东方财富 | 智云平台 |

京东金融 | 小红书

商务合作,24 小时内回复,合作邮箱:Thjly@126.com

作者谭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谭浩俊微财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朋友圈 楼市 无锡市 房地产市场 房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